作者: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 日期:2014-09-21 11:50:03
这本《大师之路(古今中外的文学盛宴)》由李福成主编,为“教科文行动”系列图书之一。
全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向广大读者朋友介绍了巴金、冰心、曹禺、老舍、李白、杜甫、泰戈尔、马克·吐温、托尔斯泰等古今中外著名的文学家及他们的重要著作。
目录:
第一章巴金第二章冰心第三章曹禺第四章老舍第五章边塞诗第六章李白第七章杜甫第八章白居易第九章泰戈尔第十章马克·吐温第十一章易卜生第十二章托尔斯泰第十三章海涅第十四章歌德第十五章弗里德里希·席勒第十六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第十七章永不落幕的古希腊戏剧第十八章希腊神话与英雄史诗 巴金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被誉为一代文学大师,自1928年公开发表处女作《灭亡》至今,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学创作。
巴金先生崇尚真诚,在他的作品中,很难发现虚伪做作无病呻吟的影子,有的只是一颗赤诚真挚的心。
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家,比如像巴金非常崇拜的克鲁泡特金,他的理论就认为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整个欧洲的工业发展,经济上已经达到了非常富裕的地步,如果一旦这个世界上各国的政府都取消,国家都取消,那么,人就可以过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主张,就是要改造社会,要分成几个大时期,首先是大宣传,然后是大破坏。先是大宣传,动员民众,然后就大破坏,把军阀政府全部给它推翻,然后大建设,大家合作,互助,挽着手奔向美好的社会,一个崭新的社会就出现在面前。
巴金先生的朋友,作家、文学评论家陈丹晨先生,也是研究巴金的专家,同我们一起回顾巴老的创作历程。
巴金童年生活的一些情况,对他日后的人生道路,换句话说,对他的文学创作是不是起了一定的影响?陈丹晨认为,“巴金的童年对他后来一生影响比较大,因为他的家庭是诗礼传家的,文化的氛围比较浓厚,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官宦人家,是一个大家庭。
这个大家庭里面好几代四世同堂,人口很多,他祖父做过官,不是很大的官,县官,他的伯伯叔叔里面也有做官的,他父亲也做过一任知县。但是这个家庭除了做官,除了有很多田地以外,它还有文化,就是说家里面文化氛围很浓。他祖父会写诗,做文章,他母亲也会做诗,做文章。母亲从小就教他念诗词。家里面呢,一方面是古代文化底子比较深厚,另外一方面,在当时,20世纪开始的时候,四川有很多留学生,到日本等地去留学,巴金的一个大伯、一个叔叔也都是留学生,从这一点看他的家庭又比较开放,文化氛围比较浓厚,但毕竟又是一个封建家庭。”巴金这个人,他比较早慧,就是说从小比较聪明,年纪虽然小,却喜欢动脑子去想事,尤其性格又比较倔强。他们三兄弟,姐妹比较多,可是他母亲最喜欢他,比如说家里面祭祖的时候,他就不愿意,不愿意,他就跑到马房里面去,人家拜祖宗穿戴很整齐,他却躲到阴暗、潮湿的马房里面轿夫的床上去睡觉。
“那个时候(他)虽然很小,但是他跟常人有点不大一样,有一点个性,很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他喜欢跟那些下人在一起,听他们讲故事。这样,除了他们家庭里的生活以外,他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就是这些贫困的下层人,他听到了很多悲惨的故事,所以到了后来,在他30岁的时候他还说我是在下人中间出来的,所以我应该回到那里去,就是要回到普通的人民那里去。
“比如说还有一件事对他影响非常深,一直到了晚年有时候写文章还提到,比如说他父亲做知县的时候,他就跑到知县老爷坐的那个公案旁边,看父亲审官司,看见那个犯事的人,跪在知县大人面前说话。
他父亲平时很慈和,很慈祥的,但这个时候,他看见父亲板着脸,铁青着脸,很凶的样子,把犯事的人拉下去打,打得皮开肉绽,血淋淋的,最后那个挨打的人还要磕头,还要谢大老爷打板子之恩。他就(想)怎么被打的人还去谢那个打的人,他就回去问妈妈,母亲说你还小,还不懂。像这类事他不懂,他解释不通,但是他去想,引起他思索,像这类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P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