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亮 日期:2014-12-11 03:14:14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为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宋晓亮的散文集,本书以作者在美国定居28年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背景,同时将视角切换和转移到中国大陆故乡,通过饱蘸着生活源头的语言以及生动鲜活的文字,让读者更清晰、更详尽地对比中美风土人情,了解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及内心世界。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作者简介:
作家小传:
宋晓亮,祖籍山东,文登人。1986年秋天移民美国,先扎寨华盛顿,后定居印第安纳州。现为《华盛顿新闻》副刊专栏作家。
优点:不馋、不懒、易生存。
缺点:不识数,常把几亿看作几百,把几百说成几亿;不会理财,从没存过钱取过钱,没刷过信用卡。
最长远的计划:吃完早点,得把晚饭给合计出来。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涌进新大陆》(山东友谊出版社);
长篇小说《切割痛苦》(华夏出版社);
长篇小说《梦想与噩梦的撕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散文集《心的驱动》(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作家小传:
宋晓亮,祖籍山东,文登人。1986年秋天移民美国,先扎寨华盛顿,后定居印第安纳州。现为《华盛顿新闻》副刊专栏作家。
优点:不馋、不懒、易生存。
缺点:不识数,常把几亿看作几百,把几百说成几亿;不会理财,从没存过钱取过钱,没刷过信用卡。
最长远的计划:吃完早点,得把晚饭给合计出来。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涌进新大陆》(山东友谊出版社);
长篇小说《切割痛苦》(华夏出版社);
长篇小说《梦想与噩梦的撕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散文集《心的驱动》(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小说集《宋晓亮小说集——素描百态》(九州出版社);
散文集《永不消逝的第一眼》(中国纺织出版社);
中篇写实小说《无言的吶喊》(台湾地区《中央日报》副刊连载);
短篇小说《小老板娘儿》、《相逢正是尴尬时》入选《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精选与点评》;
短篇小说《握住与甩开的“艺术”》入选《人、欲、望——北美华文作家小说精选》;
短篇小说《第四次嫁人》在2007年世界华文新移民爱情小说大赛中获奖;
短篇小说《摆地摊的安老师》入选《美国华文作家作品百人集》;
散文《甩手大掌柜》入选《环肥燕瘦》——海外华文作家文丛;
论文《为了写给妈妈看》入选《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游记《头回去云南》入选《为了华夏文化的尊严》;
此外,短篇小说、时评、影评、随笔,散见美国华文报刊及《人民日报·海外版》。
目录:
##第一章亲情未移民
爷爷的财富2
妈妈,如果您在白云间7
齐鲁名厨,我妈就是12
父亲的遗产15
这个世界,我来啦19
怕忘,却真忘了23
就爱过大年26
正月十五躲花灯29
想起二姐就滚泪32
简报我姐宋老三36
美村姑娘41
家有铁杆“粉丝”46
思念,在清明间50##第一章亲情未移民
爷爷的财富2
妈妈,如果您在白云间7
齐鲁名厨,我妈就是12
父亲的遗产15
这个世界,我来啦19
怕忘,却真忘了23
就爱过大年26
正月十五躲花灯29
想起二姐就滚泪32
简报我姐宋老三36
美村姑娘41
家有铁杆“粉丝”46
思念,在清明间50
##第二章友情已跨国
大姐大——赵遐秋54
一针一线都是情58
急难之中见真情61
想念我的老街坊66
简述林楠70
新浪淘出老邻居74
文心结冰花78
荒田不荒81
熟人和朋友85
丰碑树在邮票上89
##第三章揭发自己
我当老板了94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98
脚上无鞋穷半截102
续述中文老师不好当105
铲雪也有乐儿110
我唬老美113
一抔家乡土115
饿她42小时118
田园牧歌种菜乐122
主妇不能白当124
母语,句句重千斤127
要考美国公民吗130
重返故乡时134
夕阳的魅力137
《素描百态》秉笔初衷140
落后,不贫穷144
又逢月儿圆147
##第四章美国有多美
老中喜热,老美贪凉150
好心常留人间153
老美的活法155
花园“走红”引贼来158
贵贱蒲公英162
不必看脸色164
两张白脸两重天166
差异,抬眼可见169
鲤鱼的地位172
少见莫多怪175
情暖雪国179
##第五章面容鲜活
午夜幽魂184
名字与脸面187
清廉,要从娃娃抓起190
不是酒的错193
弃婴的命运196
明月当头照199
在异乡自缢203
该给后人留什么205
##第六章情路弯曲吗
女人的翅膀210
资深美女215
智慧的女人217
相敬如宾啥结果220
鹊桥相会时224
绿卡好骗吗227
谁爱谁230
情人节后话男人232
莫言和“大衣哥”236
握住老婆的手239
大龄男女的婚事242
第二春246
##第七章惹人关注的那些事
何为隐私250
领导来了怎么办252
长夜常梦255
故土办奥运258
汉字可架桥261
香港回归时265
##第八章动物情更深
孤雁失群飞何方270
狗狗渴望被尊重273
鸟儿的外在表现275
小龙虾和老乌龟278
鸟儿的情爱281宋晓亮的散文、随笔写得相当独特,不乏历史感之余,更能在直面生活与个人际遇的元素中闪现思辩的光彩。乡情、亲情、友情与移民圈内的不同情绪、感受,都会在她的这类写作中捕捉到。
——美国《侨报》
宋晓亮的作品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感,还表现在她的新移民小说中。她
写新移民,在展现新移民涌进美国新大陆的众生相中,特別传扬了炎黄
子孙的那种奋斗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赵遐秋宋晓亮的散文、随笔写得相当独特,不乏历史感之余,更能在直面生活与个人际遇的元素中闪现思辩的光彩。乡情、亲情、友情与移民圈内的不同情绪、感受,都会在她的这类写作中捕捉到。
——美国《侨报》
宋晓亮的作品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感,还表现在她的新移民小说中。她
写新移民,在展现新移民涌进美国新大陆的众生相中,特別传扬了炎黄
子孙的那种奋斗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赵遐秋
宋晓亮曾是非常不幸的人。不能不说,她是在歧视下顽强地生存,在无言后发出了内心的呐喊,她用笑脸迎接厄运、用自信应对不平,她刻苦、坚韧地把血和泪化成白纸上的黑字,这才从人生的谷底,赢得了今天的一切。
——东华大学教授?周增楠
晓亮让人感动的,除了她倾力而为的小说,还有她泉水般奔流不息的散文,或洞察世事,针砭时弊,或书写人间深情,温暖人心。无论写人、写景,其中的赤子心肠都让人读来心颤,凝聚着“她”爱憎分明的浓郁风格。
——北美著名文学评论家?陈瑞琳
宋晓亮以至情书写,所以血肉丰满,“真意”淋漓。国人要了解有人情味的美国,活生生的美国,要读的正是这样的好书。
——北美著名散文家?刘荒田
宋晓亮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闪烁着人性和人品的光辉。读宋晓亮的文字总是让我有这样的感叹:她的文字是醒着的,是鲜活的,是水灵灵的跳动的生命。文章里的用词简练流畅,且字字珠联,句句如浪花翻滚,活力之水飞扬四溅。我想这是来自她的天分,一般人是学不来的。当然,这也来自她对生命的热爱和对造
物主的感恩。
——北美著名诗人冰花【齐鲁名厨,我妈就是】
鲁菜,位居中国四大名菜之首。妈妈所烹饪的鲁菜,在我的回味中,得说全球第一啦!高调赞美自己的老娘,我脸不红,心不慌,还敢白纸黑字地写出一大张。妈妈的拿手好菜并不是极具胶东特色的葱烧海参、油爆海螺、清蒸加吉鱼、扒原壳鲍鱼、糟溜鱼片、浮油鸡片、汆双脆、烤大虾、炸蛎黄。而是红烧鲙鱼、油煎银鱼饼、芝麻拌海蛰、韭菜炒青虾、大葱炒蛤蜊、肉片焖蒜薹、鲜炸黄花鱼、茼蒿芋头汤、虾米白菜粥、鱼肉汆丸子、豆腐炖鮱子。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在老家时,足蹬南山坡,放眼望去,“海到无边天作岸”的壮美景观迫人豪情顿生。就因生在海边,靠海吃海,没商量!如此这般,我家的一日三餐无海味的时候,几乎没有。尤其是产自胶东湾的各种蛤蜊,一直都在不失时机地为汤啊、卤啊增鲜添香。借地缘优势,妈妈便做得一手鲜美可口的海味菜。三姐说,妈做的红烧鲙鱼可用古今中外谁堪比来形容。的确,邻里间,谁家娶媳妇,嫁女儿,都会特地聘请我妈去掌勺。她老人家的那道红烧鲙鱼一上桌,交口称赞是要挑弯了大拇哥的。我的最爱:妈用小银鱼、鸡蛋、少许白面、少许盐跟葱花搅在一起,煎出的银鱼饼儿。圆圆的,像核桃酥那么大,一煎几大盘,闻着喷香,吃着透鲜。常常,一顿饭下来,我什么都不碰,专门大快朵颐
那看着金黄、嚼着倍儿香的银鱼饼儿。走出老家后,在北京,在美国,妈妈的“名菜”,我复制甚难,其主要原因:谷物不新,鱼虾不鲜。就拿芝麻拌海蛰来说,不提其他,仅一新鲜海蛰,绝对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在老家,一根扁担,两个筐,腰里别上几毛钱,一路欢快至海边,两筐海蛰购得后,颤颤悠悠挑回家,碗盏刀剁齐上阵,可口美食引人馋。每每,妈将那略带海水颜色,略带海水味道的海蛰端到案板上,片成片,切成条,放在凉水里浸泡三四十分钟,用漏勺捞到瓷盆里,然后再撒上炒香的芝麻盐儿、倒上酱油、拌上蒜末儿和香菜末儿,人手一碗,吃后若不齿颊留香,其味觉器官愣是不答应。还有蛤蜊打卤面,离开胶东那片海,甭想再尝那个鲜。告别家乡那方田,甭想再品那种面——妈的手擀面。妈妈在擀面时从来不用醭面,要的是把切好的面条往开水里一放,当即会自行散开,这个技术在和面上。常言道:碱是骨头,盐是筋,和面时若配好盐碱的比例,那面条吃到嘴里,是又滑又爽又筋道。如此面条,再浇上我妈的卤:先用葱姜炝锅儿,再煸炒肉丝和西葫芦丝,加进蛤蜊肉,倒上焯蛤蜊的鲜汤汤,开锅后,撒把韭菜末儿,把人好吃得,何止回味三日不衰!
在我眼里,妈妈不仅是红案名厨,白案手艺也相当地道。强烈感受,妈无论做什么均受爱的驱使,那份潜存在心底间的爱,对世人,对孩子无不全心释放。她不怕麻烦,不嫌累,只要我们吃乐了,吃美了,她老人家的“中国梦”就算实现了。人说,娇大的,惯小的。我恰是那个被惯大的老丫头。孩提时,妈妈给我包的大饺子,全捏成胖麦穗儿,甭说吃,一看就咕咚咕咚咽唾沫;包那小饺子比乒乓球还要小一圈,为的是一口一个,吃着痛
快。蒸起馒头来,有时会做几只大燕背小燕;有时会做几只小白兔;有时会做几只小狗狗;有时会做个大刺猬。动物的形状做好后,妈妈就先用剪子剪出燕子的翅膀,用手捏出脖颈、嘴和尾巴。再让燕妈妈用翅膀当手,上翘后弯,勾住自己的孩子,为的是小宝贝不被摔下来。小兔、小狗主要是捏好耳朵与小胖脸儿及四条腿。大刺猬耗时最多,那一身的刺全靠剪刀来一排一排地退着剪,剪一下往上挑一下,以防蒸好后,刺刺会粘在后背上。都做好了,再把那尖尖的小嘴给剪开了,里面还要夹上一条泡过、剪好的红枣呢。一来,我捧着晾凉的小动物,说什么都舍不得下口咬。看着它们那栩栩如生的小样样,好想宠物般地将其养起来。尤为难忘,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妈烙的巧馃更是酥脆,香甜,
咬一口,慢慢嚼,细细品,咽下舍不得。想起了苏东坡的诗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