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


作者:朱科  日期:2015-01-15 00:09:39



  本书为作者关于近年来图书、电影的评论集,左手妙论昆汀塔伦蒂诺、贾樟柯、陈凯歌、杜琪峰,右手辣评冯友兰、杜维明、翁贝托艾柯、萨拉马戈、熊秉元、雅各布斯……畅销元素与思维深度兼而有之。既有韩寒式的嬉笑怒骂,也有周濂式的理性分析,既有马家辉式的小资情调,也有梁文道式的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
  朱科
  湖北襄阳人,1985年出生,2011年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大)文学院硕士毕业,现为书评人、媒体人。
  目录:
  序言:书影璀璨的世界......1
  自序......9
  第一辑别了,励志
  励志是一种病......002
  岂有学人守书斋......006
  忘了我是谁......011
  青春,为了忘却的纪念......014
  中国式失败与工具理性的倒戈......017
  站在这里遥望梦想......020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023
  谁在为穷人说话?......026"目 录
  序言:书影璀璨的世界...... 1
  自序...... 9
   
  第一辑  别了,励志
   
  励志是一种病...... 002
  岂有学人守书斋...... 006
  忘了我是谁...... 011
  青春,为了忘却的纪念...... 014
  中国式失败与工具理性的倒戈...... 017
  站在这里遥望梦想...... 020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023
  谁在为穷人说话?...... 026
  真实的谎言...... 030
  装睡与醒来...... 034
  网媒时代的马基雅维利...... 038
  “科学家”的“天堂之旅”...... 044
  独守书斋与投身社会...... 048
  通往艾柯思想花园的隐秘小径...... 051
  懦夫般的态度...... 059
  服从的限度...... 061
  我信故我在...... 064
  第二辑  异乡中国
  “看不见”的中国...... 070
  集体失忆的年代...... 074
  人有病,天知否?...... 078
  饭碗先于真理...... 085
  当孔子遇上马克思...... 087
  朴槿惠的“中国哲学”图谱...... 091
  幸福相对论...... 096
  消闲文章...... 100
  厚黑正义论...... 105
  作为工具的美德...... 109
  “她”的主义...... 113
  差一点成为希区柯克...... 116
  动物凶猛...... 119
  一个座位引发的悲剧...... 123
  她也是盲的吗?...... 125
  迷途知返的羔羊...... 128
  美国有超人,中国有雷锋...... 132
  第三辑  域外我者
  人人生而平等,但有些人更加平等...... 136
  眼不见为净...... 140
  正义经常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144
  日本的“东张西望”...... 149
  文学的好坏...... 155
  最好的岁月...... 158
  作品在左,作家在右...... 162
  作家是知识分子吗?...... 165
  顶级掠食者...... 169
  另一个地球...... 172
  被解放的昆汀...... 176
  此处应有掌声...... 179
  多少身前身后事...... 182
  他竟然被梁文道访问过...... 186
  从尼采身体里走出的摩西...... 189
  阳台上的番茄熟了,我摘一个给你...... 191
  第四辑  爱的梦境
  我爱真理,但我更爱……...... 196
  时空穿越爱恋指南...... 200
  秘色爱恋...... 204
  爱的告慰...... 206
  爱,很简单?...... 209
  爱人与爱狗...... 212
  一爱一世界...... 215
  妻子复仇指南...... 218
  虚构的暧昧...... 222
  梦...... 228
  你会在梦里选择哪一种死法呢?...... 231
  记录与遗忘...... 234
  书香...... 239
  后记...... 242

  前言
  书影璀璨的世界/傅铿
  朱科君的随笔集《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评介了中外人文学科中诸多赫赫有名的著作,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杜维明的《现龙在田》、艾柯的《密涅瓦火柴盒》、美国记者何伟的《江城》,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等一系列开阔人们眼界和思路的读物。本书同时也收入了作者的一些影评文章,其中关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搜索》《天注定》和《被解放的昆汀》等多部影片的评论,文字机趣俏皮,揭示片中的底蕴寓意,令人回味深思。
  朱科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媒体人,从其字里行间,人们可以体会出他的随笔的一些独特品质:触觉敏感,思路敏捷,品味高雅,视野广阔,胸怀道义,行文激昂,机锋犀利,文字中处处都是机智。某些篇章看似流于激愤,然而“愤怒出诗人”,年轻人血液中的激情化成了一片片灿然辉煌的带刺的玫瑰。作者在“饭碗先于真理”一文的结语中说:
   只是,当下的中国,“犬儒”咸鱼翻身,小儒主动招安,大儒乘桴浮海。没钱没势也没办法用脚投票的,便只能自娱自乐,随波逐流,以求片刻安逸。这时读点《论语》,"
  书影璀璨的世界/傅铿
  朱科君的随笔集《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评介了中外人文学科中诸多赫赫有名的著作,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杜维明的《现龙在田》、艾柯的《密涅瓦火柴盒》、美国记者何伟的《江城》,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等一系列开阔人们眼界和思路的读物。本书同时也收入了作者的一些影评文章,其中关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搜索》《天注定》和《被解放的昆汀》等多部影片的评论,文字机趣俏皮,揭示片中的底蕴寓意,令人回味深思。
  朱科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媒体人,从其字里行间,人们可以体会出他的随笔的一些独特品质:触觉敏感,思路敏捷,品味高雅,视野广阔,胸怀道义,行文激昂,机锋犀利,文字中处处都是机智。某些篇章看似流于激愤,然而“愤怒出诗人”,年轻人血液中的激情化成了一片片灿然辉煌的带刺的玫瑰。作者在“饭碗先于真理”一文的结语中说:
  只是,当下的中国,“犬儒”咸鱼翻身,小儒主动招安,大儒乘桴浮海。没钱没势也没办法用脚投票的,便只能自娱自乐,随波逐流,以求片刻安逸。这时读点《论语》,抑或是打着国学旗号的心灵鸡汤,于他们来说,无异于伤口撒盐。读上半篇,内心的不平、愤懑、骚动与酸楚便翻江倒海,片刻安逸也休想了。饭碗先于真理,如是而已。
  当我读到这段结语时,心中顿时生起一种羡慕和伤感,羡慕的是作者文笔中的才情,伤感的则是自己早已过了这样的青春韶华。作者的文字也让我想起了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怎样养老》一文结尾中的比喻:“个人的生命应该犹如一条河流,开始时很小,紧紧地被夹在两岸之间,剧烈地冲刷着巨石,奔腾地泻下瀑布。而河流逐渐宽阔,河岸逐渐远退,河水流得更为平缓。最终自然而然地,毫无痛苦地失去自己的存在,融汇到大海之中。”朱君文字中的青春朝气正是罗素所说的那种“剧烈地冲刷着巨石,奔腾地泻下瀑布”的气势。
  在“饭碗先于真理”一文中,作者还讲到,傅佩荣的《人能弘道》一书中引证了钱穆先生二十岁后每年要读一遍《论语》的感人事迹。我在想,“人能弘道”诚然,实际上“道亦弘人”(孔老夫子云“非道弘人”则是在不同的意义上所说):掌握了一种代表未来的新思想或理念,一定能使一个人更加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行动不屈不扰。作者行文胸怀道义,文字激昂,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掌握了中外思想家中某些代表未来的新思想之故。
  本书中谈意大利博学的哲学家翁贝托艾柯一文“通往艾柯思想花园的隐秘小径”,也是我特别喜欢的文字,让我想到他的另一部著作《玫瑰的名字》。艾柯的书讲到写文章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路,独特性乃至怪诞性无疑是出色思想家的一大特色。今年八月份刚刚过世的美国电影笑星罗宾威廉姆斯在电影《死亡诗社》(DeadPoetSociety)中,扮演一位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抓住青春瞬间的英语教师。有一次他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站上讲台,学会不断地用不同的眼光来看世界上的事物”。并对学生说:“一旦觉得自己懂得,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这可能显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须试一下。同样,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字和语言。不管别人怎么说,文字和语言的确能改变世界。”
  影片中也引用了英国诗人丁尼生(AlfredTennyson,1809—1892)的一首诗,来象征发挥最大的个性,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来吧,我的朋友/探寻崭新的世界尚为时不晚/我决心已定,要驶过夕阳尽头/尽管我们不再有昔日的威力,可以震天撼地/我们仍有着,同样的英雄之心/时间和命运,使它衰老/但坚强意志仍在/让我们去奋斗,去探索,去发现/永不屈服”。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曾深深地被罗宾威廉姆斯的表演和电影中的这段故事所感动。他在1997年重返苹果公司不久,深受《死亡诗社》的启发,为苹果公司的品牌形象做了一个题为“异想天开”(ThinkDifferent)的广告。当接近生命黄昏之年的乔布斯在向艾萨克森说起这则广告时,居然依然极其激动地流着眼泪说:“这则广告让我呜咽不已,只要想到它仍然会使我流泪……主要是这则‘异想天开’的广告所体现的卓越非凡。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沉浸在一种纯情之中,那种对于精神和爱的纯情,此时我常常会哭泣。这种纯情总是渗透我心,并震慑了我。做那则广告之时就是这种时刻之一。它所体现的纯情使我永生难忘。”
  这则名为“异想天开”的广告最初由乔布斯心爱的广告师李克劳(LeeClow)精心设计,他用了爱因斯坦、甘地、列侬、狄伦、毕加索、爱迪生、卓别林、马丁路德金,以及法国歌剧演唱家玛丽亚卡拉斯,美国摄影家安索尔亚当斯等人不注名字的肖像,左下角则仅写了“异想天开”几个字。然而更加气势磅礴的则是那段乔布斯本人参与拟就的广告辞:“让我们告慰于那些疯狂之人,那些格格不入者,反叛者和肇事者。圆的螺丝钉打在方的洞孔里。那些从不同角度看事物的人,他们不喜欢规则。他们对现状也毫无敬意。你可以引用他们的话,不同意他们的观点,赞扬或蔑视他们。然而你唯一做不到的事则是忽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事物。他们推动人类朝前迈进。尽管某些人可能把他们视作疯狂之人,我们看到的则是天才。正因为那些足够疯狂之人以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到头来恰恰是他们改变了世界。”
  乔布斯的这种标新立异和叛逆精神确实在某种意义上使他从一个凡人上升到了尼采式的“超人”境界。他一再告诉人们,他开公司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开发出了不起的产品。只有一个站在六千尺之上看世界的超人,才会拥有这种气势和品质。这种人只能是介于人与神之间的超人。正像捷克诗人里尔克的一首《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所吟唱的,“在真理中吟唱是另一种气息。/一无所求的气息。神境的吹拂。一阵风。”
  再回到艾柯的著作,小说《玫瑰的名字》中的圣方济格会修士威廉是一位见解独立,从不人云亦云,并善于理性逻辑推理的智者。艾柯在为《玫瑰的名字》所写的后记中,开篇就引了一位墨西哥抒情女诗人克鲁兹(JuanaInésdelaCruz,1651—1695)的一首诗,原诗流露了万物轮回,生命无常的感慨:“红玫瑰在草地盛开,/骄傲地展现自己的娇美/沐浴在深红色的大海:/沉浸于一片芬芳。/然而正因你如此艳丽,/不久便会伤心悲戚。”惊鸿一瞥的玫瑰只沉淀于历史的记忆之中,在倒流的时光中如幻如真。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飘逝的玫瑰在适合的时机又会破土而开,犹若轮回转世。在某种程度上,《死亡诗社》和《玫瑰的名字》都在感慨生命的无常,告诫人们要“抓紧时日”(Seizetheday),活出自己生命中的潜在才情。
  我们再回到朱科的随笔。在“网媒时代的马基雅维利”一文中,作者用神采飞扬的文笔,潇洒自如地揭露了当今网络“劣币混淆良币”的厚黑学法则:
  近几年,一些水平低劣、情节荒诞的影视剧、书籍,内容粗鄙的电视节目、歌曲刚一出现,各大网站都会带头冠以“奇葩”“二货”“神曲”等字眼,加以调侃、嘲讽、抨击。抱着看客心态的网民,一股脑儿地跟风跟帖、转帖。这些“奇葩”“二货”“神曲”很快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原本在现实生活中精明无比的人们,在贡献出自己花样翻新的嘲笑段子后,意外地成为媒体炒作的炮灰。结果,网民对这类劣质作品的调侃、谩骂愈多,其关注度就越高,网上的点击率就越高,最终它们往往以小博大,低成本赢得高收入。时下靠出格言论和行为博取眼球、进行自我炒作的网络红人,也是遵循着此类法则。
  朱科本书中还有许多篇随笔,也都随处体现了精彩的机锋和犀利的智趣。比如“独守书斋与投身社会”一文叙及胡适与鲁迅对救国的途径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对自由的宗奉则是一致的;“懦夫般的态度”则畅谈对“诺奖”应有的心态,指出“国民性成熟了,心态摆正了,也就无所谓诺奖情结了”。其他写得文采飞扬,机趣深藏的随笔还有“迷途知返的羔羊”“被解放的昆汀”“一爱一世界”“虚构的暧昧”“记录与遗忘”以及“书香”等篇。
  我与作者素未谋面,作者可能是看到了我这位“杂家”的某些文字,而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感,乃至不远万里,而求为一序。最后我想借用王家卫大写意式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一句台词说:“凭一口气点一盏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虎不辞山,人不辞路,祝愿作者和光同尘,在漫长的未来写作生涯中,步步升高,写出更加精致风趣的文字。
  2014年9月9日
  
  自 序
  仔细想来,阅读对于我的思想塑造,在两个时间点比较明显。
  大学本科入学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担任了学校图书馆的义务管理员,在给图书馆书库帮忙之余,拥有一点借书的特权。在号称有100多万册藏书的图书馆,普通学生一个月只能借5册图书,而我只要在图书馆帮忙,基本上可以随借随还。各个学科、门类的图书,只要感兴趣的,我都忍不住要过读一遍,百无禁忌。这种洪水一般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18岁之前被灌输的对这个世界的价值认知,被冲洗得干干净净。之前的“伟光正”露出了“假丑恶”的真面目,之前的“洪水猛兽”反倒显得十分可爱。
  工作近3年后,我考上了硕士研究生,重新回到了校园。在这个拥有230多万册藏书的图书馆,研究生一次可借20本,随借随还。尤其是图书馆里拥有民国、港台及海外版藏书的特藏室,这都是我的最爱。与本科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阅读更广也更深。很幸运,在翻阅《东方杂志》时,我读到杜亚泉先生的文章,惊喜地发现了先生在百年前提出的如先知一般的“调适”“接续”思想。在此之前,我的价值判断略显激进,非黑即白,而接触到杜亚泉先生的思想后,则更趋调和。
  比较可惜的是,在这两个时间点,我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阅读和做笔记,虽然写了不少“文艺范儿”的小品文,但阐述个人对现实社会的意见的文章屈指可数。研究生毕业后,我在从事媒体工作之余,开始调动阅读储备写作书评、影评。
  每当在写作评论文章时,我总会想起意大利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翁贝托艾柯的话:“我在创作专栏文章时所遵循的另一条原则是拒绝人云亦云。我认为,当一个人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而公众都认为这是一项罪恶的举动时,我便没有必要写文章再谴责他了,因为那样做无非是简单地激发一下大众的同情心。但如果大部分公众都认为这个人的弑母行为是正确的,并且符合法律程序的话,那倒是值得写上几句自己的看法。”
  因此,拒绝人云亦云,独立、新颖、有特点、不迎合,至少要与众不同,成了我的写作原则。具体到本书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原则,即文章必须与社会现象及思潮有所关联,拒绝“就书论书”“就片谈片”,以独立之见解对现实有所观照,思索解决问题的多重可能。
  2014年4月 于湖北襄阳"
  "
  第一辑  别了,励志
  励志是一种病
  生活在中国的人们,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从小被灌输各种励志故事的经历。所谓“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上一辈的人总是殷切希望,子女能够在孩提时期树立远大的志向,长大后成名成家,光耀门楣。于是,人们发掘了各个领域的明星们,小时候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故事,以便让更多人学习、复制他们的成功。然而,这一类的故事水分太多,有些干脆是人为编造的美丽谎言。当小孩逐渐长大成人,真切体会到,在拼爹时代,个人的诚实努力与实现成功,其实没有多少关系时,已经没有心力去批驳那些励志谎言了。于是,“励志”一词成了无人戳穿的“皇帝新衣”,一代又一代“正能量”的牺牲品前仆后继。
  拿《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中的学人、读书人为例:余英时的父亲余协中,是燕京大学、美国卡拉格大学、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曾任国立师范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安徽大学教授,历任中国国防设计委员会外交组委员、国立编译馆编辑、昆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远征军外交联络员等职。
  许倬云的父亲许凤藻,是知名海军将领,20岁时就陪着孙中山先生,上游到宜昌,下游到浙江海面,东边到连云港,陪他看江山的形势。其后,又参加了北伐,抗战时期担任第五战区经济管理要职。
  邓晓芒的父亲是打入国民党军队里的中共地下党员,曾在东北前线成功策动了所在的国民党部队一万多人起义。他做过报纸编辑,办过书店。南下后到了湖南,就在《新湖南报》工作。李锐是《新湖南报》的第一任社长,第二任是华中工学院创办人朱九思,邓晓芒的父亲是第三任社长。
  许纪霖的父亲是个工科高级知识分子,1943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机电系,1947年清华大学毕业。许纪霖的家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在那居住的大都是知识分子,尤以高级知识分子居多。他经常开玩笑称与鲁迅是邻居,“他住9号,我住3号,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家庭和周边的知识氛围对我影响比较大。”
  如果非要细细搜罗学人的背景,还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清单。当然,他们虽然拥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家世,但是他们能在学界扬名立万,多半还是凭的自己后天的努力,只是起点比普通人高一些罢了。但是这一层,学人自己少有提及,后辈鲜有人知,于是大家便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与他们是在一个起跑线上了。因此,学人的充满励志的求学经历与其学术观点一样,只可远观,或者听其一半,不能全信。
  励志是一种无聊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容易上瘾的疯病。必须重新认识它,拒绝它,以求得自我的疗救。
  拒绝励志,是拒绝对实现人生价值的粗暴而简单化的描述,是拒绝超离现实基础的妄想与执念,是拒绝对政客精心编织的公平正义诳语的轻信与盲从。拒绝励志,是个人对各阶段理想与严酷现状保持相对的清醒与冷静,默默无闻却也充满反叛的力量。
  有人会说,励志虽然是谎言,但毕竟是美丽的谎言,其本意是好的,无伤大雅,不必上纲上线。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需要指出的是,对励志谎言的批评,并不是要去追究谁的过失,而是要指出这种现象的潜在危害,以便防患于未然。
  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状态,失业率居高不下,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由于学历大幅贬值,且“身份血统论”大行其道,普通学生很难通过考试跻身上层社会,社会阶层流动性差,且越来越板结固化,很多人年纪轻轻却整天无所事事。幼年时期的励志谎言在无情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于是,这些人树立了一种逆反的“下流志向”,自暴自弃,不求上进,靠“啃老”和领社会救济过活。
  现在的中国社会离这样的情况有多远,很难推测。而且,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简单地用“维护社会公平”“追求正义”之类的套话来作为解决方法。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对励志谎言保持自我免疫,警惕“下流志向”,是当务之急。不要向谁抱怨“寒门再难出贵子”,不要有任何的反智思维。需要做的是,承认每个人都是受地域、文化、家庭以及各种偶然性因素局限的,但是要在这些局限之内,穷尽自己的无限可能。
  岂有学人守书斋
  《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一书,云集了余英时、许倬云、杨天石、邓晓芒、王明珂、述弢、魏光奇、许纪霖、李新宇等老中青三代学人,也有阎长贵、杨东平、吴迪、傅国涌等读书人。其中唯一的女性学人沈睿,是以女权主义者的形象示人的。东西南北、海内海外的学人、读书人,所写的自述文章汇成一集,不得不让人有一番比较和解读。
  1.乡土中国
  文如其人。余公英时的文章,就代表了他最鲜明的立场,即对传统“文化中国”的热爱与追念,对“革命阵营”“激进主义”敬谢不敏,对自己学术历程的自谦与自嘲。
  余公年幼时,在乡间生活了八九年,耳濡目染最朴素的传统文化。他发现,“在乡村中,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地缘和血缘把一乡之人都织成了一个大网”,“每一族都有族长、长老,他们负责维持本族的族规,偶尔有子弟犯了族规,如赌博、偷窃之类,族长和长老们便在宗祠中聚会,商议惩罚的办法”。
  这样最直接的经验,让余先生得出结论:“中国传统社会大体上是靠儒家的规范维系着,道德的力量远在法律之上。道理(或天理)和人情是两个最重要的标准。”这样的结论,似乎与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传统乡村的“礼治秩序”不谋而合。从生活中得到的直接认知,让余先生在其后研究中国历史与思想时,本能地多了几分怀疑和谨慎。
  余先生自谦“运气很好”,在香港遇到了钱宾四先生,在哈佛大学又得到杨联陞教授的指导。当下,海内外学界对余先生学术贡献的褒奖,已经无以复加,他对真理、正义的执着,对丑恶、阳谋的批判,在学界更是无人出其右。无论是学术上,还是人格上,他都是同辈、后辈学人的楷模。
  2.怎么回答人家批评我们没有用?
  许倬云先生天生残疾,行走不便,却对学术始终孜孜以求。考入台大,师从李济、李宗侗、董作宾,还受过傅斯年的教诲,这些人个个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只是因为身体原因,许先生的确是“做了一辈子的‘旁观者’”。身体的苦难让他对历史、哲学的思考,更多了些宗教意味。他将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理解为佛家的“人己不分,物我同存”,甚至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在他的眼中也都有了佛家“观照”的色彩。
  许先生的学术背景很庞杂,其对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都有很深造诣,因此在解读枢轴时代、文明崩溃、信息与生物科技、人口老龄化、婚姻制度等课题时,都会有独特的观点。甚至在学科建设、学人素质方面,他都会直言不讳地说:“今天是知识贫乏的时代,每个人只管非常小的专题……我们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人,做出来是这样子的方向,怎么回答人家批评我们没有用?”
  3.民工考上研究生
  邓晓芒的父亲是打入国民党军队的中共地下党员,在东北前线,曾成功策动了所在的国民党部队一万多人起义。后来,他做过报纸编辑,办过书店,做过《新湖南报》的第三任社长。可以说,邓晓芒是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但是在“反右”期间,邓的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中考后,邓因为“家庭有政治问题”,考试成绩作废,不得不选择下乡当知青。1974年,已经在农村待了整整10年的邓晓芒因为“病退”终于回到长沙,却当了民工、搬运工,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看书。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已经过了30岁的他终于考上社科院哲学所,却仍然因为政审没通过,没被录取。时隔一年,他报考武大哲学系,终于圆了求学梦。
  读者在阅读《灯火阑珊处——当代学人自述》一书时,能在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总策划杨东平的口中,得知梁从诫曾与他创办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能读到许纪霖在1987年发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探索》一文“暴得大名”后,因为约稿太多而知识储备有限,心中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还能读到中国女权主义者沈睿,吐槽身为著名诗人的前夫,对她的背叛,婚后的冷漠,甚至是家庭暴力;还能看到傅国涌充满书名号与双引号的“阅读史”。
  书的封底上的文字,将此书定义为“青春的记忆、历史的痕迹,刻画出人生的轨迹”“十五位知名学者自曝‘书斋前传’讲述痛并快乐的人生起点”,还说这本书“不仅对同行和学界同仁,同时对社会公众,尤其对年轻人,有许多启迪和励志作用”。
  但是,无论如何,该书中的多数学人、读书人,对其经历的各个时代的公共问题,都缺乏足够的批判与反抗意识。一些对其个人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有的人使用春秋笔法,有的干脆闭口不提。读者看到的,只是这些读书人在拼命诉说自己的不幸与坚韧,鲜有对学界之外的社会思想、道德伦理的批判与构建。他们的话,只能算是读书界湖面上的一丝清风,全然吹不起象牙塔外的惊涛骇浪了。
  忘了我是谁
  现在,假如有一群朋友相聚,正常的情态是:男人们围坐麻将桌前,边抽烟边摸牌,谁手气好,谁牌风差,谁赢得多,谁输得多,叫嚷几句,争个面红耳赤,临了又一团和气。女人们则大多挤在一块,闲聊头发、孩子、衣服和化妆品,实在没的聊,又各怀心事,自顾自地摆弄手机,刷朋友圈,吐个槽,转点心灵鸡汤,说男人们不懂女人心。
  过好当下,享受现在,才对得起自己整天辛苦工作,拼命赚钱养家。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于我升斗小民何干?言之有理。
  可是,这里也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只顾眼前的日子过久了,眼界必会越来越窄,身边的细微矛盾,似乎变得越来越大,为人处世要么认死理,要么就毫无原则。原来想“做回真我”,结果变成“忘了我是谁”,原本想“给心灵放个假”,结果心灵“久假而不归”。
  究其原因,多半是生活没有横向参照,处事欠缺纵向对比,不知何处“放心”。于是,有人埋头拜物,有人诉诸宗教。
  拜物,世间盛行,已为常态,少许取之,或能解一时之惑,但毕竟娱性而腐心,是鸦片之于咳嗽,田雀之于稻粱。而即便玄妙如宗教,其实也是“修心之学”,梁启超干脆称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
  推而广之,若按照归因理论所讲,人们做一切事时,内心都会有利害计算,找出能自我抚平的理由。那么,所有与人有关的正经学问,都不妨视为“心理学”。
  如何修好这颗心?多翻几本正经书,读读《1966年》,学点“心理学”,倒是最实际且最安妥的NobleStyle。
  当你出生在当下这个可以大声说话的年代时,何曾想到在1966年,你的同龄人因为一首手抄的普希金爱情诗差点没命。
  当你面对变形的爱国主义无所适从的时候,何曾想到在1966年,一位自身难保的医生,为了证明老师对祖国的热爱,愿意横眉冷对千夫所指。
  当你在IMAX影院,报怨3D灯泡不够亮、“出屏效果”不够强时,何曾想到在1966年,两个18岁的小女孩,为了看场电影,要骑60华里的自行车,差点被豪横的“红袖箍”抓现行。
  当你为了生活的琐碎小事,笨到与自己的另一半“拼家伙”时,何曾想到在1966年,一个男孩为了懵懂的单相思,冒着生命危险,向被怀疑为“美特”的女同事通风报信。
  我们身体里流淌着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同样的血液,却早已遗失了他们的执着、勇敢、信仰与理想,只困守在自己建造的心灵牢狱。回头看看那个时代的“他们”,再照照镜子看看现在的“我们”,也许就会找到自我疗救的良方,不再会迷迷惘惘“忘了我是谁”。 








阅读提示: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的作者是朱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请把美献给这个世界的荒凉下载地址

上一本:鲁迅散文诗歌精选集
下一本:读一首诗,念一个人,恋一座城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