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伯特·麦克法伦,王青松 日期:2015-01-27 15:37:02
《心事如山》、《荒野之境》和《古道》都关于我们如何与自然相会,麦克法伦自己将它们组成为“松散的三部曲”,本书是其中最新的一部。
全书的开头,剑桥雪夜,作者揣一小瓶暖身威士忌推门而出;接下来,便是“一千英里”的脚步。全书由十六组行走的哲思构成,从英格兰史前的白垩土径,到海岛的片麻岩地,从贡嘎雪峰上的转山之路,到巴勒斯坦枪口下的河床。在这些道路上,自然有明媚和欣悦,也有凄风苦雨、伤痕累累和出生入死,但麦克法伦写来,文笔之从容细腻,让人感觉他不是一个“到此一游”的收集者,而是融入风景,成为它在时间中的一个段落。
麦克法伦的行走文学,笔下涉猎文学、哲学之外,还有自然史、地图学、地质学、考古学等等,所交涉的人物,爱德华托马斯、亨利戴维梭罗、华兹华斯、维特根斯坦等人的身形也像古径上的偶遇和同行者,不时出现又隐去。而所有这些渊博和思绪纷飞都被作者的才情调动差遣,汇聚成此刻如脚底酸疼般切实的体会,让一草一木的所见变成走向内心的脚步。
作者简介:
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Macfarlane)出生于1976年,是剑桥的院士,他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侧重于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二战之后的英美小说、当代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等等。他的“行走文学三部曲”展现了当代旅行写作新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其中《心事如山》获得了“卫报首作奖”、“泰晤士报年度最佳青年作家奖”和“萨默赛特·毛姆奖”;第二部作品《荒野之境》获得或被提名有将近十个奖项,由BBC制成纪录片。《古道》2012年出版,广受好评,不断出现在各种“年度好书”的推介中,获得“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2013年他受邀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麦克法伦的散文机智博雅,精巧而不晦涩,《格兰塔》前主编弗里曼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
目录:
第一部分觅踪(英格兰)
1、踪迹
2、小径
3、白垩土
4、淤泥
5、水——南方
6、水——北方
7、泥炭地
8、片麻岩
9、花岗岩
10、石灰石
11、根
12、冰第一部分觅踪(英格兰)
1、踪迹
2、小径
3、白垩土
4、淤泥
第二部分跟随(苏格兰)
5、水——南方
6、水——北方
7、泥炭地
8、片麻岩
9、花岗岩
第三部分漫游(国外)
10、石灰石
11、根
12、冰
第四部分返乡(英格兰)
13、雪
14、燧石
15、鬼魂
16、印迹
前言作者题注
只是静坐在书桌前要写出这本书是不可能的。本书的主题是道路、步行和想象间的关系,因此,其中的许多思考都是在步行时完成的,而且也只有在步行时才能完成。虽然这是一组关涉景观和人类心灵的松散三部曲的第三部,但却不一定要放在后面来读,或者说一定要和它前面的两部书一起读。本书讲述的是,沿着各条古道徒步行走一千英里路,甚至更多,以寻找通向往昔的路径,结果却发现自己被一次又一次地送回到了当代。本书要探访那些纠缠着各条古道的幽灵和各种声响,要探访那些各条小径保存并讲述的各种传说,要探访那些朝圣者和擅闯禁地者,要探访那些歌曲和它们的演唱者,以及各个国家内的陌生“大陆”。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关于人和地的书:关乎步行作为一种寻访内心世界的方式,关乎我们走过的风景塑造我们的各种微妙方式。称麦克法伦是个关于行走的哲学家就小看了《古道》的成就:他的文笔无比踏实,极其抗拒抽象化的表述。他的博学和智慧是很轻盈的,任由思想穿越地质学、考古学、动物、植物、建筑、艺术、文学和城市设计,走到哪里都能捡拾惊喜。麦克法伦给了我们一本动人的书,关于身体的迁徙,也关于记忆的迁徙,其中的故事都回响着“脚步抬起和放下的节奏”。——《纽约时报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