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中行朱正 日期:2015-03-13 14:29:24
从《走向世界丛书》轰动到《周作人散文全集》终成,钟叔河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出版界和文化界。本书收录了1981—2014年间评介钟叔河出版成就及创作成果的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共分为四辑。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多为综合性文章,纵论钟叔河其人其书;或集中一件事情,一项话题,一次见面,一点印象。辑二“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主要谈钟先生所编书籍。辑三“青灯有味忆当年”,偏重于钟先生自己的著作。辑四“温和的意义”,专收商榷、批评、讨论类文章,力图呈示全貌,保全“众说”况味及“百家争鸣”之追求。钱钟书、杨绛、张中行、黄裳、朱正等大家云集,字间行里,时间深处,诉说钟叔河先生的文人本色、编著成果,以及不绝如缕之文化回响,极具可读性与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张中行,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朱正,编审。1949年肄业于长沙长郡中学。历任《新湖南报》编辑,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编审,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的著作有:《鲁迅传略》《鲁迅回忆录正误》《鲁迅手稿管窥》《人和书》《留一点谜语给你猜》《周氏三兄弟》《重读鲁迅》等。
梁由之 文史学者,作家,策划人。著有《大汉开国谋士群》《百年五牛图》《从凤凰到长汀》《阅世偶记》《翻书闲录》《锦瑟无端:十年自选集》等。策划主编《天涯社区张中行,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朱正,编审。1949年肄业于长沙长郡中学。历任《新湖南报》编辑,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编审,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的著作有:《鲁迅传略》《鲁迅回忆录正误》《鲁迅手稿管窥》《人和书》《留一点谜语给你猜》《周氏三兄弟》《重读鲁迅》等。梁由之文史学者,作家,策划人。著有《大汉开国谋士群》《百年五牛图》《从凤凰到长汀》《阅世偶记》《翻书闲录》《锦瑟无端:十年自选集》等。策划主编《天涯社区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全四卷)、《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全三卷)等。大型书系《海豚文存》(海豚出版社)、《回顾丛书》(辽宁人民出版社)、《梦路书系》(中信出版社)、《主见文丛》(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中心)、《一苇文库》(商务印书馆)总策划兼主编。王平湖南长沙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编、策划及编辑出版了社科人文类图书两百余种,《书屋》杂志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雨打风吹去》(作家出版社)、《王平小说》(湖南文艺出版社)。
目录:
前言(王平)
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
朱正“述往事,思来者”
胡秀总编辑应当是第一编辑
牧惠焚与坑及其他
余开伟虽然大器晚年成
蔡栋“书要到读者中去”
张中行书呆子一路
蒋子丹钟叔河小记
黄成勇长访钟叔河
马力学人之缘
王建辉钟叔河先生
王一方世纪末,一位出版人的身影前言(王平)辑一先行者并不孤独朱正“述往事,思来者”胡秀总编辑应当是第一编辑牧惠焚与坑及其他余开伟虽然大器晚年成蔡栋“书要到读者中去”张中行书呆子一路蒋子丹钟叔河小记黄成勇长访钟叔河马力学人之缘王建辉钟叔河先生王一方世纪末,一位出版人的身影向继东先行者并不孤独周实烈士暮年燕妮驾驭生命之船赵相如钟叔河函究蓑衣饼黄岳年想念念楼里的钟叔河先生刘德水系心湖南朱晓剑民间有钟叔河徐艾平访念楼咸江南钟叔河——“走向世界”以后俞晓群蓝朱两支笔薛冰初上念楼袁复生大时代里守着“一”伍杰如水之交李天扬拖着拉杆箱登“念楼”姜子健“钟叔河,你出周作人,要适可而止啊!”姚峥华钟叔河的深圳缘沈文冲“毛边一党也堪夸”谢晨星“我就是个手工匠”卫洪平访钟叔河先生王平更能消几番风雨胡竹峰念楼邓左民念楼的苦茶朱纯老头挪书房鲜鲜我幽默的父亲辑二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吴德铎我国早期的一部访美游记楚天高一套学近代史的好丛书戴文葆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柯安(李侃)走向世界的艰辛历程王德祥新翻印的旧游记黄俊东文化播种人——钟叔河萧乾长沙出版四骑士(节录)陆建德重读《走向世界丛书》王尔敏《总理衙门命使试探》引言向敬之中国书史上的一座丰碑陈子善谈谈《知堂杂诗抄》《北美日报》社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评中国重新出版《曾国藩全集》钱理群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陈四益《风土丛书》李锐让旧籍“从火中而新生”姜威西山娟碧晚来鲜谷林“嘉孺子”舒芜评《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王得后难得老人有童心张荷诗中的土风孙华阳《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的背后徐南铁桃李无言一队春刘召兴此情可待成追忆杨小洲读编年体《周作人散文全集》的几点感想周立民且到寒斋吃苦茶李公明它让我们打开眼界钱钢傻心眼儿的老百姓才真公道赵普光《知堂书话》的四种版本及其他肖跃华出版重镇——钟叔河辑三青灯有味忆当年钱钟书《走向世界》序龚书铎《走向世界》与中国近代文化王庆成读《走向世界》李一氓《〈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序言左鹏军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深沉思索黄裳《书前书后》序朱健《书前书后》书外王稼句读书小笺王武子由《书前书后》说书里书外程千帆致舒芜书(节录)徐雁平钟叔河先生的散文卫建民读《偶然集》随想张国功独有书癖不可医徐明祥厚积薄发写我口谷林得书杂记于晓明读《念楼学短》唐元明《念楼集》《学其短》编后记吴筠暑天读“学短”,清凉自然来杨绛《念楼学短》合集序艾苏念楼文短情却长萧金鉴“我的杯很小……”绿茶小楼风雨说文解气薛原钟叔河的《天窗》朱昌远窗上影话汪成法青灯有味忆当年董国和念楼改题杨向群听钟叔河先生“与之言”乔志明“用古今浇灌之”邱向峰隔溪高树散轻阴辑四温和的意义臧克家也谈周作人臧克家读报有感唐自健如此《家书》有何益张伐我们能向曾国藩学习教子和做人么陈平原译本比较与文学史研究李书磊温和的意义:漫谈《知堂书话》赵京华温和的别一种意义:也谈《知堂书话》黎澍《知堂书话》和周作人的文化态度徐可温和的第三种意义:再谈《知堂书话》孙犁耕堂题跋二则陆汉萍(胡真)“周作人热”必须遏止消除徐林正钟叔河认真纠错,季羡林诚恳认错马斗全“最早情书”留有作者名左自鸣古文翻译“信”为先陈福康也谈校勘周作人文的工作止庵《周作人散文全集》琐谈【引录一】忆妓与忆民(钟叔河)舒芜伟大诗人的不伟大一面杨万翔关于白居易的“老丑”与“淫”陈永正为白居易讨回公道【引录二】潘汉年在洣江(钟叔河)阿丙晓梅钟叔河诉说潘汉年最后的日子维中(黄道奇)《钟叔河诉说潘汉年最后的日子》读后【引录三】“书前书后”这个书名(钟叔河)来新夏书名雷同及其他雨云钟叔河《书前书后》的一处误识梁由之书多重名后记问汝平生功业(梁由之)钟叔河作品要目前言前言
钟叔河先生答应我和由之兄编这本书,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并且实话实说,也不是一件难度太大的事,因为材料大多现成,省却了到处搜寻的麻烦。这主要依赖钟先生三十多年来的留心,但凡他可见到的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他都保存了下来。钟先生做事无论巨细,都是极认真的一个人。当然,开始他根本没有想到多年后会成就一本书,但如今,水到渠成了。
我们做的,主要是选编的工作。此外,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也尽可能补充了若干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手头所拥有的数百篇文章,不是评论钟先生和他的书的文章之前言钟叔河先生答应我和由之兄编这本书,是令人高兴的一件事。并且实话实说,也不是一件难度太大的事,因为材料大多现成,省却了到处搜寻的麻烦。这主要依赖钟先生三十多年来的留心,但凡他可见到的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他都保存了下来。钟先生做事无论巨细,都是极认真的一个人。当然,开始他根本没有想到多年后会成就一本书,但如今,水到渠成了。我们做的,主要是选编的工作。此外,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也尽可能补充了若干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手头所拥有的数百篇文章,不是评论钟先生和他的书的文章之全部。但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反复斟酌,最后选了一百一十七篇,入选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最初的编选思路主要打算将所选文章按年代顺序划为四个部分,即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九年,二○○○年至二○○九年,最后是二○一○年至二○一四年。此外,特别将“商榷与批评”单独做一部分,而且不加选择,全部选入(这是钟先生本人的意思),也按时间顺序编排。这样的编排时间脉络固然较为清晰,且也相对省力,但后来再经由之兄与出版社责编多次商量,最终还是确定所选文章既按时间顺序,亦依所写内容,将其分为四辑,更能体现编者用心,即:第一辑多为综合性文章,主要是综论钟叔河先生其人其书;第二辑文章着重谈钟叔河先生编的书;第三辑文章就是谈钟先生自己写的书了。“商榷与批评”还是单独做一部分,名曰“温和的意义”,为第四辑。此外,除了《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一文为特例,我们删去了所有文章的副标题。这样,
目录:
和正文里的题目显得更加洗炼,也不影响原意。文章基本选定后,我们打印了一份
目录:
给钟先生过目。他认真看过后,从整体上肯定了我们的选文和编排,但也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且处理起来难度也不大,我们都欣然接受了。书名亦几经反复。最初起名“众说钟叔河”。后又打算用“更能消几番风雨——钟叔河和他的书”。还想了另外两个。但最后还是觉得“众说钟叔河”直截了当,就终于定下了。时间过得真快!从最早发表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十七日《文汇报》的《我国早期的一部访美游记》(作者吴德铎)起,至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发表于《深圳商报》的《书多重名》(作者梁由之)止,三十几年过去了。一九八一年,钟先生时年五十。可以这样说,钟先生的编辑生涯和写作生涯,至五十岁左右时才真正开始。他二十五六岁即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沦落社会底层;“文革”初期又被打成反革命,坐了九年牢,直到一九七九年才被平反。然而,他所以能够“刚出牢房就走向世界”,拥有在当时极为罕见的宏阔胸襟与现代眼光,乃是与他在任何困厄的处境中仍具有顽强、坚韧的生命张力和乐观精神,并且在个性被极度压抑的时代仍能头脑清醒,坚持独立的自由思想密不可分的。这在同时代大量怯懦而绝望的知识分子当中,是何其可贵!而一个人直到五十岁才有机会开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且在很短时间內取得举世公认的斐然成就,亦是何其难得!而透过这本书,透过各种人对钟先生和他的书的不同理解和欣赏,让我们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深入钟先生用数十年苦难铸就的、博大而深邃的精神世界,当然是桩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王平二○一四年十二月八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