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寅 日期:2015-05-14 00:15:27
本书系刘扬忠和蒋寅主编的“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之一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蒋寅的个人专著。《镜与灯: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除了具有重要启迪意义的“导言”部分外共分六章,从中国古典文学对华夏民族精神建构的参与、渗透与互动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宗族与个人、时间与生命、自我与社会、心灵与自然、男性与女性、故国与新朝六个专题,着力对“文学的精神史意义”进行了深度开掘。
作者简介:
蒋寅,1959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1988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早期以唐诗研究为中心,90年代以来主要研究中国古典诗学、诗学史,进行清代诗学著作的考索工作。目录:
导言
一、历史学中的精神史研究
二、文学的精神史意义
三、古典文学研究的精神史取向
第一章宗族与个人
第一节集体无意识的具象化
——作为文学原型的精卫神话
一、精卫神话在唐前的流传
二、唐代文学中的精卫形象
三、精卫形象的特定精神内涵
第二节集体无意识的抽象化
——《诗经》的忧患意识
一、忧患的歌吟
二、忧患意识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三、忧患意识的衍变导言一、历史学中的精神史研究二、文学的精神史意义三、古典文学研究的精神史取向第一章宗族与个人第一节集体无意识的具象化——作为文学原型的精卫神话一、精卫神话在唐前的流传二、唐代文学中的精卫形象三、精卫形象的特定精神内涵第二节集体无意识的抽象化——《诗经》的忧患意识一、忧患的歌吟二、忧患意识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三、忧患意识的衍变四、忧患意识与中国诗歌的感伤传统第三节宗族意识的分裂和个体意识的苏醒——心态史上的屈原一、不可调和的心灵冲突二、自杀作为生命的一种选择三、个人与宗族一体化关系的解除第二章时间与生命第一节汉魏诗歌中的生命意识一、生命意识的萌生二、生命意识的高扬三、伤悼和纵逸第二节传统时间意识的三大类型一、三首诗的时间感觉二、李白与杜甫的时间意识三、苏东坡诗中时间意识的变化第三节在文学中永生一、“不朽之盛事”二、“其文在即其人在”三、“以诗为性命”四、“文字留传胜子孙”第三章自我与社会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体现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通过文学这一窗口来研究华夏民族精神的建构过程及文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接近于通常说的心态史研究,却又不同于现有的关于心态史研究的著作。全套丛书七卷按朝代论述文学中反映的民族精神及其形成过程、机制,但又注意到文学的局限,不以通论的形式泛泛而谈,而是力求抓住各个时代的重要问题,突出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以见民族精神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同时代文学的互动关系,不仅较好地梳理和解释了华夏民族精神建构、形成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不同时代文学所关注的精神内容及艺术表现的倾向,其结论对精神史和文学史认知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杜书瀛:《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从精神史的角度研究古典文学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有着特别重要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砺锋:《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体现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即通过文学这一窗口来研究华夏民族精神的建构过程及文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它接近于通常说的心态史研究,却又不同于现有的关于心态史研究的著作。全套丛书七卷按朝代论述文学中反映的民族精神及其形成过程、机制,但又注意到文学的局限,不以通论的形式泛泛而谈,而是力求抓住各个时代的重要问题,突出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以见民族精神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同时代文学的互动关系,不仅较好地梳理和解释了华夏民族精神建构、形成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不同时代文学所关注的精神内容及艺术表现的倾向,其结论对精神史和文学史认知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杜书瀛:《古典文学与华夏民族精神建构》丛书从精神史的角度研究古典文学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建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我认为这套丛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其一,历来的思想史研究偏重于观念史的内容,对思想史发展脉络的把握过于关注学理上的逻辑性,而忽视现实的心态史内容。这套丛书能抓住各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精神问题,以点带面,勾勒出华夏民族精神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其二,历来的文学史研究较多关注社会现实、历史环境对文学的决定性影响,较少研究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和渗透,对古典文学在古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关注不够。这套丛书则从文学与精神传统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古典文学的传播方式、接受方式,阐明了古典文学在中国古代精神传统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三,历来的作家作品研究,较多关注伦理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这套丛书通过重点剖析一些经典个案,研究传统价值观、人生观、处世态度、感觉方式等在文学中的表现与形成,从精神史的角度对一些作家被经典化的原因做出新的解释,不同程度上提升了作家研究的水平。总体上看,这套丛书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是有开创性的,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