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玮 日期:2015-11-08 19:28:57
★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14中国童书榜10部年度**童书之一★《人民日报》100本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书之一
★《两根弦的小提琴》入选2014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5“年度十大童书”复评50强★《龟背上的花纹》获“2014年冰心儿童图书奖”★附赠金牌主播专业配乐朗读音频,扫书中二维码即可聆听
每个读过“周末与米兰聊天”的人都会深深地爱上这套书,都会重新审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都会将自己放在更大的环境里放眼世界。是的,只有找到自己文化归属和自信的人才有可能走向远方!这是一套带你自信地开步向前的魅力之书,无法抗拒!书中的中国女孩米兰就好像作者程玮本人,读着西方文学,崇拜西方艺术,但德国人却告诉她中国有那么多珍宝你应该骄傲、珍惜和学习,在欣赏别人家珍宝的时候,应该先对自家的珍宝做一个清点。作者在德国电视二台工作的时候,做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电视片,曾用3年时间和摄制组在西北的戈壁沙漠无数次往返;在德国和英国甚至**次接触到很多中国文物、古籍和孤本(如大英博物馆现在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多的地方)。“周末与米兰聊天”并不是对常识性知识的普及,而是一次深层次的探究和追问,用她的话说,她到德国20多年,做的是中国文化的清点,这套书用了20年来完成,希望中国人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和自信。在牛津的旅程,让米兰就像哈利·波特一样,似乎很自然地强烈渴望着被格兰芬多录取。《周末与米兰聊天:学业篇神奇的魔杖》图文并茂,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以国际化的视角,更为宽泛和深度地解答了小读者心中对学习目的的疑问,在看过一代代学子艰辛的求学路后,他们会发觉学习*终带来的是美丽的心境、修养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不是功利性的成功。
本书简介:
“周末与米兰聊天”从一个在德国出生长大的中国女孩米兰的视角出发,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仔细清点着故乡的珍宝,这让米兰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归属,确立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正如她所说:“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非常富有。”本系列包括《周末与米兰聊天:文字篇龟背上的花纹》《周末与米兰聊天:音乐篇两根弦的小提琴》《周末与米兰聊天:学业篇神奇的魔杖》《周末与米兰聊天:书画篇塔楼里的珍宝》《周末与米兰聊天:家园篇赛里斯的传说》5本,故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文字轻快优美、新鲜生动,辅以大量的实物图片,令读者打开视野,游走在中西文化间,重新认识中国文化,重新认识自己。
《周末与米兰聊天:学业篇神奇的魔杖》:暑假,米兰和妈妈来到牛津大学,偶遇马兰的妈妈玛格丽特。她们跟着玛格丽特在校园里参观,了解了英国的贵族教育。在哈利·波特的餐厅,米兰仿若被那根神奇的魔杖一点,怀揣着求学的梦想,促使她和妈妈讨论着中国一代代人的求学路。在中西方教育交错的时空中,米兰发现学习并不是为了所谓的成功,而是使人拥有哈利·波特的魔杖,能够发现和创造美的世界……
作者简介:
程玮,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在西柏林国际电视中心培训毕业。1992年定居德国汉堡,从事中德文化交流活动,为德国电视二台制片人。中篇小说《来自异国的孩子》、长篇小说《少女的红发卡》分获第一、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电视剧作《秋白之死》获1987年飞天奖最佳编剧奖,电影《豆蔻年华》获金鸡奖及政府奖。自2008年以来,出版有“程玮至真小说散文”(8部)。2009年在德国ISKOPRESS出版德文版短篇小说集《白色的塔》。2011年系列小说《周末与爱丽丝聊天》被列为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并选入2011年最受读者喜爱的50部作品之一。其中《米兰的秘密花园》获2011年冰心儿童图书奖。2014年出版的《周末与米兰聊天》系列,再次被列入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其中的《两根弦的小提琴》入选为2014年最受读者喜爱的50部作品之一;《龟背上的花纹》获2014年冰心儿童图书奖;《赛里斯的传说》入选2014中国童书榜年度优秀童书、年度最佳童书。翻译出版《小王子》《大盗贼》《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完整版)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变化的计划1
第二章穿马褂的高鼻子23
第三章通天的梯子39
第四章牛津的黄昏65
第五章哈利·波特的餐厅79
第六章中国也有过牛津101
第七章伟大的失败者123
第八章娜塔莉的梦想143
第九章再见,状元155
第十章那一根奇妙的魔杖167
那轻轻的一下(代后记)179
程玮是一个有天分的儿童文学作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有天分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她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是中国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因为她的文字在气质上更贴近儿童文学,而不是成人的回忆和感觉。——梅子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
成长就是意味着建立外在世界和内在自身的良好关系,程玮是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责任担当的作家,她在云卷云舒般的聊天中,引领孩子去建立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引领细腻、温婉、智慧、大气!感谢爱丽丝和米兰,感谢在东西方交织的时空中跟我们优雅而深刻地聊天的程玮!当儿童书市里充斥着平庸之作时,程玮的作品所表现的胜境使我们恢复了对儿童书籍应有的敬意和信念!——谈凤霞(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新鲜的生动的文字加上写实精美的照片,人文常识因而变得生动、活泛、立体起来,也潜移默化地引领孩子正确看待家园内外的人与事、是与非。——张贵勇(《中国教育报》记者)
第五章哈利·波特的餐厅
天亮了。窗外的天空蓝得透明,是一个少有的好天气。米兰和妈妈还没起床,咖啡和煎蛋的香味就已经从楼下的客厅顺着楼梯爬上来,穿过门缝,直接飘进来了,就像一个不经邀请就登门的客人,得意洋洋,毫不客气,因为知道自己是最受欢迎的那一个。平时,米兰醒了以后喜欢在床上赖一会儿,可现在,米兰毫不犹豫就跳了起来。在旅游的时候,米兰总是起得最早的一个。爸爸妈妈常说,旅游在外的每一分钟都应该珍惜,懒觉可以留着在家睡。米兰和妈妈洗漱完毕,顺着咖啡和煎蛋的香气轻轻走下楼梯。昨天见过的胖胖的老太太正端着咖啡壶在几张早餐桌中间穿行,靠窗的餐桌上坐着一个客人。米兰惊得张大了嘴巴,喊出声来:“玛格丽特!”坐在窗口的金发女人也惊叫起来,而且用的是中文:“米兰,是你!”妈妈目瞪口呆地看看米兰,又看看那个女人。昨天这人到旅店的时候米兰已经睡得迷迷糊糊,她们是怎么认识的呢?米兰飞快地奔到玛格丽特身边:“原来是你啊!”她突然记起上次学校组织到伦敦旅游时,她住在马兰家,马兰妈妈用的香波就是她昨天半夜时在洗漱间闻到的香味。玛格丽特站起来,给了米兰一个大大的拥抱。米兰回过头对妈妈说:“这是伦敦马兰的妈妈,她叫玛格丽特。玛格丽特,这是我妈妈!”两个妈妈高兴地拥抱起来。胖胖的老太太拿着咖啡壶在一边很开心很自豪地微笑着,好像这次意外见面是她一手策划的一样。“马兰呢?”等她们三个坐下以后,米兰四处看看,忍不住问起来。“马兰跟着爸爸去苏格兰度假了。”玛格丽特回答说,“我一个人到这里来度假。”米兰和妈妈互相看了一眼,不知道应该怎么往下问。一家人分两处度假,这正常吗?米兰家从来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除非爸爸要上班,他们全家总是一起出去旅游的。玛格丽特连忙解释说:“这是我们家的老规矩。爸爸和女儿一年单独出去旅行一趟。我呢,趁这个机会,到牛津来上暑期大学。一个女人忙忙碌碌一年,需要一个独处的时间,不是吗?”她把目光投向米兰妈妈。米兰妈妈赞同地点了点头。“牛津有暑期大学?怎么报名?要考试吗?”米兰觉得很新奇。“牛津几乎每个学院都有暑期大学,这是他们的传统了。有的学院需要考英语,有的学院连英语也不需要考,网上报名就行。”玛格丽特回答说。“那你上的是哪个学院呢?”米兰妈妈问。“我上的基督学院,所以我住这里。今天是报到的日子,如果你们有兴趣,跟我一起去吧!”玛格丽特热情地说,“我可以带你们到不是参观区域的地方去转转,比如说,学生宿舍啦、学生酒吧啦!”“太好了!”米兰高兴地蹦起来,“如果能去哈利·波特的餐厅吃饭就更好了!”玛格丽特想了想,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我是学生,邀请你们当我的客人。不过,可能事先得去登记一下。”要不是客厅里还有其他客人在吃早饭,米兰开心得差点就尖叫起来。牛津的基督学院是牛津大学中最古老、最著名和最壮观的学院。它是牛津最贵族化的学院,先后有13位英国首相在基督学院读过书。牛津基督学院也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学院。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路易斯·卡洛尔在这里教过书。他喜欢给院长的女儿爱丽丝编各种各样的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本书,就是他为爱丽丝专门编写的。第二,它的餐厅就是哈利·波特魔法学校的餐厅,所以它就成了全世界哈利·波特迷向往的地方。吃过早饭以后,米兰和妈妈就跟着玛格丽特去基督学院。基督学院在牛津的市中心。正门汤姆塔这边,是不允许游客进出的,但在那里能看到基督学院雄伟的汤姆方庭和餐厅华丽的外观,所以门口围了很多游客在那里照相。当拉着行李箱的玛格丽特走过去的时候,穿黑制服的门卫立刻做手势请游客们让开,他恭恭敬敬地向她们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这些门卫真厉害,一眼就能认出谁是学生,谁是游客。米兰和妈妈沾了玛格丽特的光,连门票也没买,就这样进去了。进门是一个巨大的庭院,这是汤姆方庭,是牛津最大的方庭。中间是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中间有一个喷泉,喷泉上站着一个快乐的年轻人,他手握一根魔杖,脚穿飞行鞋,头戴一顶有翅膀的帽子,好像随时准备凌空飞去。“这是谁?”米兰问。玛格丽特说:“这是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在这里作为一种青春、敏捷和求知的象征。”往左边的台阶走上几级,就是报到的地方。台阶是石头的,已经被踩得坑坑洼洼。这得需要多少年、多少人的脚步,才能把石头台阶踩成这个样子?报到的手续很简单,玛格丽特报上名字,负责接待的女学生就找出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交给她,然后给了她一串钥匙,除了她宿舍的钥匙以外,竟然还有一把基督学院正门的钥匙。女学生说,基督学院的大门每天晚上9点以后就关闭了,晚回来的人只能自己拿钥匙开门进去。米兰觉得很新奇。在德国的学校,只有守门的人才有学校大门的钥匙,普通老师都只有办公室的钥匙。到了英国可好,不管住旅馆,还是上大学,人家刚见面就直接把大门二门的钥匙一起都给了。真让人有当家做主的感觉啊!正是中午的时候,校园里参观的人群来来往往。玛格丽特带着她们在校园里四处参观。现在玛格丽特胸前有一个基督学院的学生证,这就意味着她可以在基督学院里面自由行走,不受参观线路的约束。她们在喷泉旁边坐了下来。这是普通参观者的禁地,所以显得特别安静和空旷。玛格丽特仰起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太喜欢牛津的气氛了,每年都争取来住几天。”“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大学城。”妈妈请求说,“如果不麻烦的话,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牛津。你一定比我们了解得更清楚。”玛格丽特说:“也许你们都知道,牛津大学的最精髓部分是学院制、寄宿制和导师制……”“这是纽曼的大学理想,这个我知道。”米兰明知随便插话不好,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妈妈和玛格丽特都很惊讶。玛格丽特惊喜地说:“米兰还知道纽曼,知识面真广啊!”妈妈不说话,只是紧紧盯着米兰,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意思。米兰明白,妈妈根本就不知道纽曼是谁。她小声对妈妈解释说:“这是爱丽丝跟我说的。”玛格丽特接着说:“纽曼是英国有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他在牛津上过学,也教过课。他认为,大学一定要为学生提供住宿。他说,当一大批敏锐智慧、心胸开阔、富有同情心、善于观察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自由地互相融合,即使没有教师教他们,他们也会互相取长补短,因为每个人的谈话,对其他人都是讲座。他们在一起会日复一日地吸收新思想,养成自己的判断能力。久而久之,这样的群体就会形成统一的气质和性格。”“这就是寄宿制,太有道理了。”米兰也很支持。玛格丽特接着说:“纽曼认为,如果教授只是在冷冰冰的大教室里传授知识,然后进行考试,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知识不是被动地传授和接受,而是一种沟通。有了沟通,才能形成独特的思想氛围。所以,学生们必须有自己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是品学兼优的学者。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周与导师见一次面,学生把自己一周内研究和所写的论文向导师宣读。”“哦,这就是导师制。”米兰妈妈说。“牛津大学刚创建的时候没有规划统一的校区,当时学生和教师都租住在城内不同地方。后来为了管理方便就采用独立学院联合办学的方式,逐渐建起了学院,到现在还是保持着这一传统。牛津大学由一个中央学校,包括图书馆、科学实验室、38个学院和6个永久私人学堂组成。这就是学院制。”玛格丽特继续说着。“那时候的牛津大学学生,都是怎么挑选的呢?”米兰关心地问。“刚开始时,并没有很多挑选的余地。因为学费很贵,当时牛津大学的学生基本上来自英国的贵族家庭。”玛格丽特说,“比如说我住的派克沃特方庭,就是当年建校时为贵族子弟建造的学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