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绪源 日期:2017-01-07 13:06:57
本书通过对中国儿童文学从二三十年代到文革十七年的梳理,精心挑选出几十个典型性的个案,通过对这些代表当时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最高水准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评析,梳理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轨迹史。作家评述结合,个性化的文字有见地有深度,张扬了中国式的纯文学传统。
作者简介
刘绪源,作家,批评家。1951年生,现居上海。曾任《文汇月刊》编辑,《文汇读书周报》副主编,现为《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主要学术兴趣在中国现代文学、儿童文学理论及中国思想史。著有中长篇小说《“阿憨”出海》《无标题音乐》;现代文学专著《解读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专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与《文心雕虎》,并有论文集《文学中的爱情问题》(与宋永毅合著)及《当代散文选析》等;著有长篇随笔《逃出“怪圈”》《人生的滋味》《体面的人生》《你和你的青苹果》《苦茶与红烛》;近年致力于书评书话的写作,已出版书话集《隐秘的快乐》《冬夜小札——刘绪源书话》《桥畔杂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翻书偶记》。
目录:
序一
序二
卷一
一、白话文与《尝试集》
二、陈衡哲的《小雨点》
三、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
四、周作人的理论与冰心的《寄小读者》
五、凌叔华的《小哥儿俩》
六、沈从文、陈伯吹与老舍的“阿丽思”
七、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八、从“政治童话”到“教育童话”
卷二
九、鲁兵与柯岩:童诗从哪里出发
十、任溶溶:把童趣推到极致
十一、儿童小说的两种范式
十二、“战争中的孩子”和“孩子的战争”
十三、胡万春·沈虎根·高玉宝
十四、诗的散文与小说的散文
十五、“早春天气”与《宝葫芦的秘密》
十六、1960年的批判及此后的创作界
十七、《小兵张嘎》与《羊舍一夕》
十八、林海音、朱氏姐妹与林焕彰
十九、“文革”中的儿童小说
附:“建构论”与“本质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