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行霈 日期:2014-08-12 12:42:08
全书八册,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序,上自远古传说,下至五四运动;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语言、艺术、历史、考古、地理、科技、民俗、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共一百五十四个专题,各分“全景扫描”“集点透视”“多维切换”“画外音”单元深入解析。
作者简介:
袁行霈,字春澍,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1936年4月18日生于济南,原籍江苏武进。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顾问组顾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在亚洲的东部,有一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大气磅礴的昆仑山,高耸入云的祁连山,雪峰与深谷交错的横断山脉,它们环绕的这片高原,就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到太平洋的巨大跨度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千条江河,大致走向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长江、黄河宛如两条主动脉流贯中华大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背靠着世界屋脊,俯视着浩瀚的太平洋。中华文化就是从这块土地上崛起的。她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当我们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拿起筷子吃饭的时候,我们就参与了自己民族的文化行为。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个中国人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特色。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老家——老家的山,老家的水,老家的四合院,老家的竹篱笆,老家的酒,老家的歌,老家的乡音,老家的亲情……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阴历年红纸黑字的春联;那个成双的“囍”字,那个倒贴的“福”字;那前额突起的老寿星;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那戏台上的脸谱,红脸的关公和黑脸的包公……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乡愁,魂牵梦绕的中华情!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她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联结在一起。中华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人在中华文化中是和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是万物之灵。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也有神学,但宗教、神学从没有取得无上权威的地位。中国的文学艺术虽然和宗教有关,但宗教的题材远不如欧洲那么盛行和重要。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非凡贡献的人。大禹、李冰父子、诸葛亮、岳飞,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但他们却是人而不是神。因此,中华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以人为主体的文化,以人伦为核心的文化。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中华文化又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个体是“小我”,是私;群体是“大我”,是公。尚群就是先公后私、大公无私,为了群体的大我而克制个体的小我。从古到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他们的行为弘扬了这一尚群的精神。特别是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永志不忘。中国有句古话:“敬业乐群。”“乐群”这两个字也很能代表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以众人群处为乐事,以合群为优点,以顾全大局为美德。中华文化又是一种平和的文化。所谓“平”是注重平衡,所谓“和”是注重和谐。平和的精神渗透到我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的规划,房屋的设计,室内的摆设,都讲究对称。书法和绘画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作诗讲究对偶,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文质彬彬”(《论语·雍也》),才称得上君子。这种“平和”精神使中国人早就懂得人和大自然要和谐相处。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就包含着这种思想的光辉。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受大自然养育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天上飞的鸟,水里游的鱼,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伙伴。不仅如此,这种文化传统还使我们善于从大自然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在心灵上和大自然相通。平和的文化精神,渗透到人和人的关系中,使我们的文化特别注重人的和睦相处,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平衡。例如长辈和幼辈,要尊老爱幼;老师和学生,要尊师爱生……都体现了这种文化精神。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在今天的竞争时代,仍然需要“和”。竞争要在统一的公认的原则下进行,竞争的各方具有统一性。通过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墨子写了《非攻》一文,斥侵略战争为“不义”。中华文化对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却从来没有对别的文化构成威胁。由于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当今的世界似乎变小了,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彼此如何相处?如何才能相处得和谐?将中华文化平和的特点弘扬开来,能够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恰当的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华文化又是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中华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从来也没有中断,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而不可征服,靠的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道德经·十六章》),意思是说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易传》也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意思是说要同大地一样有负载万物的宽厚美德。因而中华儿女胸襟博大,敢于、乐于也善于吸取外来的文化以丰富自己。鲁迅称赞汉唐两代人“闳放”,就是这个意思。佛学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今天,当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不能不由衷地赞叹她顽强的生命力和璀璨的光辉。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是在古代,主要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出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清理遗产,也包括剔除糟粕这项艰巨任务。抱残守缺、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一样,都是没有前途的。中华文化既有光辉的历史,也有光辉的未来。中华文化曾经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今后仍将带着自己的特色和光芒,带着新的成果,为人类的未来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