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大提琴之树


作者:伊势英子/文图彭懿周龙梅/  日期:2014-11-24 11:28:10



故事讲述了祖孙三代与树的不解之缘。祖父是个深谙森林与种树的人,爸爸是个专门制作大、小提琴的琴师,至于小男孩,则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然承袭了两代人的生命精髓,遂走上了音乐之路。他既认识了来自森林的各种声音,也懂得在无言的大树里面,隐藏了诸多音符。最后,他成了一位教授儿童拉大提琴的教师,不但教抱着父亲所做的大提琴的孩童,继续弹奏出温暖的声音,也让这新生的一代,继续传承那首来自祖孙三代、来自森林的壮阔诗篇。
  作者简介:
  伊势英子画家、绘本作家,1949年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游学法国后从事绘画创作。醉心于研究知名荷兰画家凡高与日本儿童文学大师宫泽贤治,曾旅行走访两位大师的故乡以及画中场景,深受影响。擅长以丰富的光影切换和色彩的各种变奏,为文字故事传达出令人惊叹的氛围和感染力。1998年因为参加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支援的“千人大提琴演奏会”而创作了《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之后的很多年,她的创作都离不开“人与树的主题”。她的作品有《大提琴之树》《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卢利尤伯伯》《树宝宝》《第一次提问》《两个凡高》《第七种颜料》等,深受读者喜爱。透过绘本传递手心温度
  ——台湾设计杂志《ShoppingDesign》陈琡分/文
  被诸多读者视为“疗愈系绘本天后”的日本知名绘本作家伊势英子,数十年来,总以一幕一幕柔美沉静的画作,与一则又一则涵养深长的故事相互辅佐,创作出上百部生命与自然交相共鸣的动人绘本,抚慰了无数的心。无论是她与长田弘、柳田邦男、立松和平等多位作家进行图文合作的《第一次提问》《最早的记忆》《山之生》《海之生》。或是自己潜心酝酿的个人作品《大提琴之树》《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书的手艺人》(也译为《卢利尤伯伯》)《画之旅》等等,都有着丰富的层次与悠远的意境,在充满奇想趣味、鲜活缤纷的绘本世界中,占用独特且举足轻重的地位。
  透过绘本传递手心温度——台湾设计杂志《ShoppingDesign》陈琡分/文  被诸多读者视为“疗愈系绘本天后”的日本知名绘本作家伊势英子,数十年来,总以一幕一幕柔美沉静的画作,与一则又一则涵养深长的故事相互辅佐,创作出上百部生命与自然交相共鸣的动人绘本,抚慰了无数的心。无论是她与长田弘、柳田邦男、立松和平等多位作家进行图文合作的《第一次提问》《最早的记忆》《山之生》《海之生》。或是自己潜心酝酿的个人作品《大提琴之树》《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书的手艺人》(也译为《卢利尤伯伯》)《画之旅》等等,都有着丰富的层次与悠远的意境,在充满奇想趣味、鲜活缤纷的绘本世界中,占用独特且举足轻重的地位。   解析伊势英子的绘本创作与生命要素,自然,音乐与人,为其三大重点,近十多年来,更聚焦在人,树,大提琴之间的流动。13岁接触大提琴至今,伊势英子深深了解,一首悠扬的乐曲,是乐器与树的融合。是以她无时不刻都在思考该如何借由绘本,呈现个中的完美关系。“从小学习大提琴至今,我一直都希望在自己绘画的本业上,将大提琴的魅力传达出来。”不同的树木依其特质,赋予不同乐器各自展现。“制作一把大提琴,不是只把树砍下来就可以了,从一棵树到一把琴到一首曲子,要从大自然的生长开始。”   如《大提琴与树》中,爷爷种植树木,父亲以树制琴,孩子则成为音乐的传承者,大提琴是树木生命的延续,没有树木的奉献,也成不了美妙的音乐。“从树到人,每一个角色都在漫长的岁月里,寻找着牵动自己的声音,就像重生一样,对我而言,那是一种美丽的浪漫。”伊势英子轻轻地说。   伊势英子谦称自己忍受不了每日八小时的练习,因此成不了音乐家。“画画是可以自己一个人躲起来做的事”无论是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甚至是学校上课时,她总是在画画。“我不擅长说话,在表达上比较笨拙,绘画是我用来表现自己的方式。伊势英子笑称自己有“空想癖”我很喜欢幻想,时常沉迷在各式各样的故事里,往往一进去幻想的世界后就出不来。”年纪渐长,想说的故事、想传达的影像愈来愈多,绘本于是成了伊势英子最好的媒介,转化出盘桓在她脑中的语言。 对于台湾读者冠予“疗愈系绘本天后”的称号,伊势英子先是相当惊讶,随即点了点头。“我在日本举办画展时,真的会有大人站在画作前面哭了起来。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但伊势英子表示,她从未以疗愈他人为创作目的,反而是为了疗愈自己。“我今年64岁了,这么长的人生,不论是自己或身边的人,绝对都不是全然平顺的。”而她平抚自己的方法,就是去感受对方的痛苦,带着这样的痛投入创作,试图得到一点安慰。   “创作最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心、手,甚至是身体的记忆合而为一,才有可能和他人有所重叠,产生共鸣。”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电脑成为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工具,然而伊势英子始终认为,那少了温度的牵系。“我希望我的创作带给读者的感受,像是亲自交到每个人手上那般。透过每一部绘本,传递我手心的温度。”伊势英子细想,所谓的疗愈,应该是源自于此。  “其实树木才是我的疗愈天后呢。”伊势英子温柔地笑着。“大提琴是我的影子,树是我对话的朋友、家人,绘本则是一种愉快的游戏。”三者都是她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每个人阅读绘本的方式都不一样。我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在我的作品里读到各自的人生,那是我隐藏给大家的生命信息。” 【书评】“人与树”的交响诗——伊势英子的绘本
  台湾儿童文学工作者林真美
  伊势英子是绘本繁星中的异数。她以深具文学与艺术质地的文、图表现和独特的文图合奏,创造了一首又一首的生命交响诗。自2000年创作《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以来,十几年间,她的创作都围绕着“人与树”这个主题,而其间少不了的元素还包括了:时间、声音、风、气味、光、记忆、四季风景……,以及她所钟爱的绘画和音乐。
  2004年出版的《画家》,彷佛是身为画家的作者回到了自己的原点,借由在旅途中的追索,不仅画下、写下属于她个人的风景,也让我们自那有如画家喃喃自语的文字中,以及隐晦在画面中的宫泽贤治和凡高,看到了一幅表现出画家内在风景的画作。而“她”的澄澈与美丽,足以让人在掩卷后低回、赞叹良久。
  2007年的《书的手艺人》(也译为《卢利尤伯伯》),作者以巴黎为舞台,刻画用一双神奇的“魔手”为老旧的书籍“治病”的手艺人,和一名醉心于植物的小女孩的邂逅。基于对书的深情,老先生经过了60道繁复的手续,终于让一本几乎被翻烂的书,重获新生。而这本得以继续生生不息的“植物图鉴”,造就了日后的植物研究者——苏菲。
  在2009年出版的《像大树一样的人》中,苏菲在植物园的办公室和我们再度照面。不过,这内容主要描述的是人类植物学者和一名闯入植物园的小女孩的忘年之交。这位人类植物学者是伊势英子在巴黎的三十多年好友的化身,至于那位爱画画的小女孩,不就是集作者特质于一身的小孩吗?作品中交织着“人”对老树新苗的情感,以及那沐浴在四季中,人与树、人与人所发展出来的如诗般的凝视。这虽满载了作者的情深,却因其流动、毫不拖泥带水的笔触,让页与页之间,不仅不至于太紧或太浓,还留下了几抹淡淡的余韵。也因此,作者会自己形容,她所呈现的,乃是“时速五十公尺的大世界”呢!
  当这一系列的“人与树”来到了2013年的《大提琴与树》时,我们彷佛看到了系列的集大成。这故事说的是祖孙三代,祖父是个深谙森林与种树的人,爸爸是个专门制作大、小提琴的琴师,至于小男孩,则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然承袭了两代人的生命精髓,遂走上了音乐之路。他既识得了来自森林的各种声音,也懂得在无言的大树里面,隐藏了诸多音符。最后,他成了一位教授儿童拉大提琴的教师,不但教抱着父亲所做的大提琴的孩童,继续弹奏出温暖的声音,也让这新生的世代,继续传承那首来自三代、来自森林的壮阔诗篇。
  “有人写曲。
  有人将它演奏出来。
  有人创造演奏它的乐器。
  就像被繁星围绕,
  音乐跨越了时间,将一切网罗在一起。”
  没错,最后是音乐串起了永恒的生命。来自森林某棵老树的大提琴,里面住着爷爷、爸爸、大提琴家帕布罗的灵魂,以及森林里的鸟叫虫鸣、风声雨声、溪流潺潺声和大雪中探出头来的安静树头……也因此,音乐是风景,风景则来自森林、来自记忆、来自对前人的思念。
  伊势英子说,她一直想要完成一本“绘画和音乐结婚”的绘本。13岁开始学大提琴的她,在34岁那一年走访了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Casals,1876~1973)的故乡,并一路画了许多素描。当时的素描本不仅占满了各式各样的“树”,也慢慢的从中渗出了悄静的“声音”。她说,她多想珍惜那些出现在画中的“声音”。也因此,让她所钟爱的绘画与音乐合而为一,便成了她创作“人与树”绘本系列时,最想达到的境界了。
  因为对大提琴的一往情深,以及对绘画表现的无尽追求,伊势英子让她的“人与树”来到了登峰造极之地。那里不仅有森林的低语,也有世代的交相呼唤,另外,就是诗(音乐)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
  







阅读提示:大提琴之树的作者是伊势英子/文图彭懿周龙梅/,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大提琴之树下载地址

上一本:潘宫的预言⑧死神的黄金棺
下一本:埃及法老王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