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思忠 日期:2014-12-08 14:21:27
本书编著者在从事国民素质与国学研究数十年、著述10余部,且年近古稀之时,特地面向10-15岁左右的少年儿童,遴选了300句经典谚语,内容涵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修身方面的精华;并将其分为30类,在每一类的后面都附有谚语解析,供老师与家长在讲解时参考,也可供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少年儿童自行阅读。书后另附《弟子规》及解释,和正文谚语对照阅读,能起到相得益彰之效果。
作者简介:
解思忠,194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同济大学毕业。曾任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1998年后历任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等副部长级职务,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业余长期致力于国民素质与国学研究,创建了素质内涵与分类理论,力倡用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并将儒释道人生哲学融为一体;出版国民素质与国学专著10部,代表作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国民素质忧思录》、《观念枷锁》和《国民素质读本》(合称“国民素质三部曲”),以及《人生篆书——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精髓》。兼任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国民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创立了用小篆书写人生感悟的“人生篆书”,其书法作品(别署大隐)获启功“得其髓”与季羡林“学者书法之典范”评价,以及“日本国际书道金奖”、“当代中国作家书法优秀奖”等奖项;中国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
目录:
前言:我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谚语
1.人格
2.敬畏
3.知耻
4.良心
5.诚信
6.守法
7.自由
8.爱国
9.公德
10.惜福
11.谦虚
12.宽容
13.忍让
14.吃亏前言:我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谚语1.人格2.敬畏3.知耻4.良心5.诚信6.守法7.自由8.爱国9.公德10.惜福11.谦虚12.宽容13.忍让14.吃亏15.感恩16.孝敬17.平等18.团结19.博爱20.为善21.立志22.自强23.学习24.勤奋25.有恒26.严谨27.创新28.礼仪29.健康30.安全附录:《弟子规》及解释1.人格▲猪在圈里捂不白,羊在山上晒不黑——我就是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男儿膝下有黄金。▲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自以为灯,自以为靠。▲自主之后,天方有助。▲他用不如自用,求人不如求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讲解参考】“人格”一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然而有许多人并不明白它原本的涵义,动不动就说某某人“丧失了人格”;其实,这种表达是不正确的——人格是一个人固有的东西,不会丧失。“人格”是个外来词,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文译名是Personality,原本的涵义按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与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中国古代的辞书,以至1840年出版、集词汇之大成的《辞源》里还都没有“人格”这个词,但在各种典籍、诗文和谚语里却不乏有关人格的表述。从外来词翻译为“人格”这两个字后,人们便望文生义,想当然地把它等同于“人的品格”,并约定俗成地赋予其“道德品质”的涵义,却把它原本的涵义忽略了。人格作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与环境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即存在状态——如果一个人能保持独立存在状态,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可称之为“独立人格”;反之,如果一个人是依附于他人而存在,他的人格则是不健全的,可称之为“依附人格”。最初提出“独立人格”,并大力提倡,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例如,陈独秀就曾在《一九一六年》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国民没有独立人格,号召青年要“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主体意识,即自主、自强的独立意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而不是一味依附于他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个性鲜明,特立独行,敢于创新,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能保持做人的尊严,不卑不亢,而不是趋炎附势,卑躬屈膝。2.敬畏▲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人在做,天在看。▲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修道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讲解参考】“敬畏”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既敬重又畏惧,敬中有畏、畏中有敬的意思。在德国哥尼斯堡城堡的墙头上,矗立着一块铜碑,上面镌刻着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句话:“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在对大自然的原始性恐惧逐渐消失后,又一度盲目自大,无所顾忌;其结果,对大自然的每一次“征服”,都遭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人类终于认识到“物我同舟,天人共泰”的道理——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不可能“战胜”大自然,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与人不相胜”;只有对大自然怀着敬畏之心,与之和谐相处,人类自身才能得以生存发展。人的敬畏不仅只是对大自然,还应包括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法则。明太祖朱元璋曾问诸位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中有的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者快活,还有的说富甲天下者快活;一位名叫万纲的大臣却回答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众目愕然;朱元璋却大悦,连夸其见解“甚独”。所谓“法度”,就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道德法则;只有学会尊重这种道德法则,才会真正活得心安理得、自由快活。敬畏大自然与道德法则,绝不是在大自然面前缩手缩脚、无所作为,也不是在道德法则面前战战兢兢、无所适从,而是对自身局限性和行为底线的清醒认知。人们往往以勇为荣,以畏为羞,其实,有所勇亦应有所畏,方显英雄本色。真正的勇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二是敬畏应该害怕的——此之谓“大勇若怯”。无所敬畏是非常可怕的,无法想象一个人要是无所敬畏的话,将会是什么样的下场。3.知耻▲知耻近乎勇。▲五刑不如一耻。▲可以无钱,不可无耻。▲不知羞耻,不能成人。▲人活脸,树活皮,没皮没脸难活人。▲身有正气,不言自威。▲自重则重,自轻则轻。▲当止则止,终身不耻。 【讲解参考】知耻,就是做了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后所产生的羞愧、内疚和悔恨的心理。知耻,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规范——对人最厉害的贬斥就是“无耻”;同时,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正如《荀子》所说:“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人。”人只有知耻,才会自觉抑制自己的邪念,规范自己的行为;才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自我谴责,痛改前非。人一旦不知耻,也就是没有了羞耻心,就会无所顾忌,厚着脸皮干坏事;正如古人所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据《论语》记载,当弟子询问怎样才算得上受人尊敬的“士大夫”时,孔子的回答首先就是“行己有耻”——立身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耻近乎勇”——意思是说,一个人自己能够知道羞耻是需要勇气的。孟子也曾说过“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和“人不可以无耻”这样的话。清代的龚自珍和顾炎武论及时弊,曾发出“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和“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的痛切之辞。不仅中国的先哲重视知耻,世界各国的先哲也都把知耻作为一个人必备的德行来肯定。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说过:“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说过:“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近年来,国内知识界提出一个“底线伦理”理论,认为伦理崩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耻感淡化以至于消失,从而导致人性和道德中最后的、最起码的准则被践踏;其结果,不仅表现为无耻行为的大肆泛滥,还表现为无耻者的恬不知耻。“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一个缺乏自爱、自尊的人,是难以知耻的;所以,人欲知耻,首先得从自爱、自重开始。知耻,还须具有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方能耻所当耻,不至于以耻为荣。羞耻心的强弱,取决于对自己要求的高低。一个对自己要求甚低的人,是难于有强烈羞耻心的;只有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具有强烈的羞耻心。4.良心▲天理良心,天下通行。▲人吃良心树吃根。▲天凭日月,人凭良心。▲物贵黄金,人贵良心。▲群居防口,独坐防心。▲无负于人,无愧于心。▲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讲解参考】良心,人们往往只把它理解为知恩图报,而其实际涵义要比这宽泛得多——它是对一切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约束力分为两种:一种来自外界,主要是法律和舆论;另一种则来自内心,主要是良心。良心不像法律和舆论那样,是凭借外在的强制和引导来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而是凭借内在的自我约束。即便在一个法制不健全或舆论有误导的环境里,一个有良心的人也不会胡作非为;良心就像在他心头值勤的岗哨一样,监视着主人不要去做缺德违法的事情。良心最基本的特征是自律,就是用内化了的社会行为法则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心可以理解为内心的道德约束力。人的社会行为离不开良心的支配,需要通过良心来规范调解彼此之间在利益上、意志上的冲突,把行为限制在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心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人生活在社会里,总有不被外界知道的事情,总可以背地里干些缺德的事情而不被人发现,这个时候就只有凭良心了。如果我们的良心足以能对自己起到约束作用,就不会去做缺德的事情。应该说,人都是有良心的,只不过多少不同而已。有的人做缺德事时,良心也曾发现过,但最终还是没有能抵御得住利益的诱惑;有的人在做缺德事时,良心突然发现,就停止了;有的人则是在做过缺德事后,良心才发现,又想方设法去弥补对别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当然,也还有人在做缺德事的过程中,以及在做完缺德事之后,都从未受到过良心的谴责——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而且还不能说他在一切事情上和在任何情况下良心都没有发现过。我们社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植人的良心。5.诚信▲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火心要虚,人心要实。▲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人前人后一个样。▲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越奸越巧越贫穷,奸巧原来天不容。▲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讲解参考】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是真实无欺,既不欺人,也不自欺;信,是重然诺,守信用。不诚者必不信,自欺者必欺人。在《说文解字》中,“诚”与“信”这两个字是互为解释的,可见二者关系之密切。相对而言,诚是更为根本、内在的东西;信则显得外在一些。诚是对自己而言的,只有对自己诚,才能对别人信。内心之诚发于外便是信,所以,信是由诚而发,而不是为取得他人信任而故意为之。儒家反对以言获信,因为如果没有内在的诚,外在的信也是不可靠的。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素质之首;一切道德的前提都是诚信,没有诚信就根本无道德可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是道德的基石。一个人、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诚信的基石,就会道德沦丧,堕落为劣等人、劣等民族;各种道德滑坡和社会腐败现象,就必定是意料之中的了。诚信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道德基础;无法想象在一个缺乏诚信、尔虞我诈的社会里,会实现和谐。诚信,还是支撑契约社会存在的道德基础;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诚信经济,如果没有诚信的道德基础,法治与行政往往也无能为力。真、善、美,可谓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而真,又居三者之首。如果缺乏求真的态度与勇气,就谈不上什么善和美;而真,反映在道德领域中,就是诚信。6.守法▲人不犯法,法不犯人。▲祸福无门,都是自寻。▲为人莫犯法,犯法身无主。▲多行不义必自毙。▲身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不做无益害有益,不说假话害他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赌博无益,不赌是赢。▲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讲解参考】守法,就是依法办事,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法律不是某个政府、某个领导办事的参考,而是超越于任何组织、任何当事人之上的普遍规则。依法办事,就是一事当前,首先要考虑法律的规定,弄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选择符合法律规范要求的行为方式。要懂得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当法律规范与个人欲望发生冲突时,要恪守法律的要求,自觉弱化、调整或放弃某些个人需求,在合法的前提下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当法律和人情发生冲突时,不能徇情枉法。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交流感情,多一点人情味,再多一点人情味;但不要滥施人情,甚至拿人情做交易,做违法的事情。依法办事,还包括善于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使得公民的民主权利在受到侵犯时,问题能得到正确的解决,违法行为能受到应有的惩处。忍让,应该是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理性控制,其中蕴涵着宽宏大量和顾全大局的理性选择,是文明人的一种特征;如果以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代价而忍让,那就是怯懦了。好公民不是不进法院、不打官司,问题在于怎样进法院、怎样打官司;如果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进法院、打官司,那完全是光明正大的,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