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一筠 日期:2015-11-05 11:08:08
陈一筠教授婚姻家庭读物,可读性强。
本书简介:
这是一套对将要进入婚姻和已经建立家庭的男男女女进行“岗位培训”的书,辅助他们“自学成长”,也便于更多的专业人士去开展广泛的婚姻家庭教育及相关的咨询服务。
作者简介:
女,1940年生于四川筠连,成长于重庆,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她是国内著名的婚姻家庭研究与青春期健康教育专家,1993年获国务院授予的“社会科学领域特殊贡献专家”荣誉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两性世界何处去》(上)《两性世界何处去》(下)《现代男女的婚恋与性》(上)《现代男女的婚恋与性》(中)《现代男女的婚恋与性》(下)解读“青春期”
当然,青春期教育应包含狭义、广义两个层面。从狭上说,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健康教育,要讲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基本知识,青春发育的生理规律,青春体貌的变化,性的自然心理情感现象,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护等等。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更应当传授爱的价值观念,培养孩子爱的能力与爱的责任人,让孩子学习人际交往特别是两性交往的知识与技能,讲授关于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社会化、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如果狭义的青春期教育主要涉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心理学的话,那么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就必然涉及哲学、社会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
为什么我们要倡导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并付诸实施?不在于统计数字与渲染悲剧情节,而在于探究:为什么那许多始于自由择偶、结合于浪漫爱情的现代婚姻会纷纷陷入困境?为什么某些已饱尝失败之苦的男女再度跨入婚姻后还会重复先前的不幸?对那些陷入不幸的婚姻来说,大多很难从道德、法律或医学上去寻找原因和救治办法。“性格不合”、“感情不和”、“没有共同语言”之类的说法是当事者们惯用的解释。然而,认真追溯他们的成长经历、婚前交往和婚后生活,可以发现,在“感情”、“性格”的背后,某些“远期”的因素早己存在,其中不乏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即青春期缺失爱的教育留下的隐患。
究竟现代男女应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两性交往、友情爱情、婚姻与性以及男女平等这类人生的必修课呢?答案不应是“等到结婚之后”。两性开始自然吸引和交友的青春期,就是学习婚姻准备课程的最佳时期。因此,青春期教育可被视为恋前训练、婚前准备教育。下面,我们不妨用几个实例对爱的教育这个主题加以解释。
青春友情,难言爱
个案:初中时,因为学校工作关系,林浩喜欢上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因为工作的关系,交往自然会多一些,是自然生起好感,并没有什么过格的举动。但是成绩的滑落给了爸爸妈妈最强有力的证据和理由。于是家长粗暴干涉,强行禁止交往,为此曾引发过一场为期半年多的家庭风波。
青春期男女的交往,作为对未来恋爱择偶的准备、尝试和练习,是一种特定的活动。由于大众媒体展示的男女关系往往是成年男女之间的情爱,大多带有谈婚论嫁的性质,而很少媒体节目对少男少女之间那种友情关系做出恰当的展示和解释,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们在交异性朋友时也仿照了成年男女的那种风格、语言、行为。他们说不清这个阶段的异性交往是友情、爱情、心理需求抑或是生理和外表的相互吸引,也不能准确地分辨自己与对方之间究竟属于好感、喜欢、欣赏、同情、依赖等等复杂感情中的哪一种,于是统统冠以“我爱你”三个字,或者把流行歌曲中的哪一句唱词借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感觉。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异性交往及早进行点拨和疏导、从中传授爱的价值观,就很有意义。
父母可以巧妙地选择一个让孩子感到自然和轻松的时机(如与孩子外出游玩、购物时的休息空间,一同散步或看了某个影视片之后,千万不要在用餐时、孩子做作业前后或睡觉前)问起孩子班里男女同学的情况。青春期的异性友情,是开放的,不保密、不占有、不作永久承诺。这种友情越多越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当某位异性朋友离你而去时,你就不会觉得太孤独,寂寞和失落。
父母这样来解释或者开导孩子与异性之间的友情,既不使他们感到羞辱,又不使他们有过多的期待,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接纳、欣赏和享受青春友情,同时能在友情发生变化或转移之时不会过于沮丧。
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青春期应是伴有丰富的异性友情滋养,而又不执着和专注于与某个异性同学的关系,更不陷入对某个异性同学的心理依赖。这样的健康成长状态,与父母本身对青春友情的态度和指导孩子的方法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