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邰启扬,林琳 日期:2015-11-12 14:30:26
只要人类存在,爱情就会继续。但这每日每时发生的现象却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形形色色的爱情现象,原来那么多的不可思议,终结的原因就是一个,爱情中的人们被催眠了。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例证与深度心理分析,多方面、多维度分析林林总总的爱情现象,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至今未见同类型书籍。
本书简介:
用催眠学知识来分析网恋、闪恋等最令80后、90后关注的社会现象,叙述平易,不流于简单的说教,而是让人在轻松的阅读心理氛围下,获得一种如茅塞顿开的启迪。
本书一开头先“说说催眠术的能耐”,让读者先对催眠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继而提出“情场就是催眠场”这一令人颇感新鲜的主题及话题。对“情人眼里出西施”“英雄难过美人关”“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些人们熟悉的心理现象提出了一些更合情理的解释。
只要人类存在,爱情就会继续。但这每日每时发生的现象却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形形色色的爱情现象,原来那么多的不可思议,终结的原因就是一个,爱情中的人们被催眠了。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例证与深度心理分析,多方面、多维度分析林林总总的爱情现象,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至今未见同类型书籍。
作者简介:
邰启扬1956年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任职于扬州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自1987年起从事催眠术研究。著有《减压阀》,《催眠术治疗手记》,《语文教育论》,《怎么活才不累》等。
目录:
一、说说催眠术的能耐
1超乎寻常的生理现象
2令人叫绝的后催眠暗示
3介绍两位重要人物
4日常生活中的催眠现象
二、情场就是催眠场
1林林总总的非理性行为
2不可理喻的爱情
3美丽的“荒唐”
三、情人眼里出西施
1我们生活在臆想的情境中
2被严重歪曲的世界
3晕轮效应
4受知觉模式影响
5爱情会让人变傻一、说说催眠术的能耐
1超乎寻常的生理现象
2令人叫绝的后催眠暗示
3介绍两位重要人物
4日常生活中的催眠现象
二、情场就是催眠场
1林林总总的非理性行为
2不可理喻的爱情
3美丽的“荒唐”
三、情人眼里出西施
1我们生活在臆想的情境中
2被严重歪曲的世界
3晕轮效应
4受知觉模式影响
5爱情会让人变傻
四、英雄难过美人关
1史上最著名的“连环计”
2不爱江山爱美人
3克格勃的必胜之招
五、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1激情如海水退潮
2不能延续的新娘情结
3审美疲劳与“性趣”下降
4婚姻使人恢复了视力
六、初恋:终身难以释怀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2印刻效应
3契可尼效应
七、网恋:在虚幻中满足
1乌托邦:这里众生平等
2网络才是我人生的后台
3匿名:我们可以放肆
4距离产生美
八、闪恋:爱在一念之间
1丘比特与月下老人
2生物学的原因
3非汝之美,美人之贻
4谁触动了你无意识中的原型
5你正是我心中的爱之图
6封建社会对生理欲望的压抑
7小心情景催眠场
九、暗恋:秘密的美妙
1我爱你,你是我的影子
2你是我心灵的救世主
3把萤火虫当做太阳
4爱在心头口难开
十、忘年恋:因相知而忘年
1恋父情结——在恋爱中和爸爸团聚
2不能忘却——老男人爱上小女孩
3恋母情结——大媳妇与小男人
4师生恋——老师竟是催眠师
十一、失恋:跳不出那个迷人的圈
1有一种人是主动失恋者
2非他(她)不可
3失去的就是最可贵的吗
4失恋就是失败吗
5在自酿的苦酒坛子里游泳
十二、偷情:罪恶感与快感交织
1隔锅的饭香
2最棒的两性享乐
3毒汁的力量
4鱼和熊掌综合征患者
5被时尚催眠
6精神出轨
7没人能保证自己不出轨
十三、青楼:“坏女人”的魅力
1猎奇心理
2感官剌激
3本我释放
4无条件的母爱
5英雄梦
6文化知音
7上帝的感觉
十四、同性恋:不被理解的爱
1鸟瞰同性恋
2为什么是这种性取向
3同性恋的快乐与纠结
十五、殉情:爱到非死不可
1文化传统:我们共赴黄泉
2错误观念在作祟
3弱者的精神胜利法
4那一刻,是场景在催眠
5被美感忽悠催眠师接着请来一位女观众,脱下鞋子踏踩在这位身体僵硬的被催眠者身上。这位弱小女子竟能承受住这样的压力!的确让人难以置信,若不是亲眼目睹,势必将信将疑。
事后了解到这位受催眠的女子从未练过气功,过去也从未表现过有如此超乎寻常的功能。在解除催眠状态后,她恢复了原来的状态,这种身体强直状态的功能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超常的功能显然来自催眠。催眠的这种效果早在18世纪就有先例,据说,在1731年,“狂热的冉森派教徒”曾在圣梅达德的帕里斯教堂院子中于自动催眠状态下获得一种特殊的刚性。
此时,能用大铁锤在教徒的胸膛上把石头砸碎。
人体对痛觉是很难适应的。当外界的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时,人们必然会产生某种防御性的躲避反应(一种无条件反射)。但若人们在接受催眠,进入催眠状态以后,情形就大不一样。只要催眠师下达暗示指令,被催眠者身体的某个部分便会失去痛觉,无论是用针扎还是火炙,均无疼痛感觉,当然,也不会出现躲避反应。催眠的这种“疼痛丧失”效果,在“无痛拔牙”的催眠表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谓“无痛拔牙”,指不需用任何麻醉剂,只需用催眠即可使患蛀牙的病人在毫无痛苦的情况下拔掉蛀牙。表演开始时,先由催眠师对牙病患者施行催眠术。在催眠师的循循诱导下,患者渐渐进入催眠状态。不一会儿,催眠师已将患者引入足以消除痛觉的催眠感觉支配阶段。这时,催眠师给患者一个非常坚定的暗示:“在拔牙的时候,你肯定不会有任何疼痛的感觉。”然后,请患者在牙科手术椅上坐好。此时的患者很愉快地坐在牙科手术椅上,神情怡然自得,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与不安。
催眠师退至一旁,牙科医生拿起拔牙手术用的器械,走到患者的面前。这位处于催眠状态下的患者依然表情自如,毫无畏惧。同时,把口张开,很平静地等待着医生给他拔牙!只见牙科医生把手术器械伸入患者口中,来回往复地拨弄着,并用力往外拔拽好几次。观众们屏住呼吸看得目瞪口呆,手心也不禁捏出了一把冷汗,大家直为患者担心。然而,坐在手术椅上的这位患者却仍旧一副怡然向得的神情,看不到半点痛苦的流露。似乎医生所摆弄拔拽的并不是他的牙齿。
大约过了5分钟,医生终于挺直了腰,把手术器械从患者口中取出,上面钳着一颗牙齿。医生舒了一口气,说道:“拔出来了,就是这颗蛀牙!”这颗蛀牙被放在玻璃器皿里,展示在观众们的眼前。果然这是一颗损坏相当严重的牙齿,中间有空洞,周缘已泛泛发黑,已到了无法使用的程度。
随后,催眠师上前继续施术,把患者从催眠状态中唤醒。患者解除催眠状态后,观众们一拥而上,纷纷询问:“你真的不觉得疼吗?”“是的,我没有什么感觉。”“现在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挺好。”“可是,在当时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当时觉得自己似乎飘浮在空中,后来又觉得是在海滩上散步。总之,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你相信吗?拔掉一颗牙齿,不但没有丝毫痛苦,反而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而且这种情形还是在不使用任何麻醉剂的情况下发生的。不用惊讶,也不用怀疑,目前在欧美各国,利用催眠进行“无痛拔牙“已经相当普遍。
催眠使人丧失痛觉的这种效果,不仅使用于进行“无痛拔牙”,同时还被用于如产科帮助产妇“无痛分娩”。产妇在催眠状态下分娩,同样丝毫不会感到痛苦,在我国就有人做这方面的尝试,并获得成功。
另一种奇特的催眠现象,就是“无中生有”的生理效应。催眠师只需对被催眠者作一暗示,并没有真实的刺激物作用,却能使被催眠者不仅在主观上产生一定的心理体验,而且生理上也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在催眠状态中,只要催眠师发出指令,受术者即能按指令行动,能吃能喝,能走能说,分毫不差。在一个实验中,催眠师递给被催眠者一杯白开水,请他喝下,同时,还暗示他:“这是一杯糖开水,里面放了很多糖,所以肯定很甜。”被催眠者喝下白开水后,很高兴地告诉观众:“这杯糖水确实是很甜。”令人惊异的不仅是被催眠者在主观上觉得这是糖开水,而且在生理上也发生相应变化。对被催眠者进行抽血化验,竟发现其血液中的含糖量大为提高。
科学家们所进行的“人工记印实验”,则是人所共知的由催眠直接造成生理变化的著名例证。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用一块邮票大小的湿纸片,贴在被催眠者的额头或手臂的皮肤上。催眠师在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后,就下指令暗示他在贴纸的地方要有发热的感觉。被催眠者集中注意力去体验这种发热的感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催眠师揭去发湿纸片,人们会发现被贴上纸片的这块皮肤果然已经发红。更有甚者,如果催眠师用一块硬币或金属片贴在被催眠者的手臂上,并告诉他说,硬币或金属片是发烫的,他的皮肤很快会被烫得起水泡。片刻以后,硬币或金属片下的皮肤果真起了水泡,与真实情况中的烫伤别无二致。
由此可见,与使人产生超常功能的效果一样,催眠的这种“无中生有”的生理变化效果:同样可以令人咋舌不已。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