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敬琏 日期:2017-02-28 11:24:09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一个重要增补,是加强了对“双轨制”及其经济和社会-政治影响的分析,并据此对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措施和可能前景作出了估量。中国经济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叙事。如何向《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的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线索和分析框架是一件颇费思量的事情。这是因为,经济转型虽然是通过若干这样或那样的政策措施来实现的,但它有一根主线,这就是从计划制度到市场制度的变革。既然是制度变革,所有的改革势必是经历了不同利益取向的人群之间反复博弈之后的产物。
作者简介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国际经济学会(IEA)执行委员会顾问,国际管理学会(IAM)会员。
他在中国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化改革,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他在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反对权贵资本主义、推动增长模式转型等),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1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
1.1 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体制构建
1.2 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3 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1.4 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1.5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第2章 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
2.1 行政性分权(1958-1978)
2.2 增量改革(1979-1993)
2.3 “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第二篇 部门专论
第3章 农村改革
3.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营制度的特殊要求
3.2 承包制改革以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3 农业承包经营(“包产到户”)的推行和效果
3.4 后家庭承包制的农村改革前景
第4章 企业改革
4.1 企业制度和现代公司
4.2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
4.3 国有企业的公司化
4.4 改善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
第5章 民营经济的发展
5.1 国有制崇拜及其突破
5.2 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私有部门的成长
5.3 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6章 金融改革
6.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货币与金融
6.2 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6.3 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
6.4 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的议题
第7章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7.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
7.2 1980-1993年: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
7.3 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7.4 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
第8章 对外开放
8.1 中国从内向经济到外向经济的转变
8.2 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8.3 经济特区的构建和开放地区的扩展
8.4 外商直接投资
8.5 中国对外开放前景
第三篇
第9章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9.1 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其分类
9.2 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
9.3 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
第10章 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10.1 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10.2 1979-1996年间的四次经济波动
10.3 1997-200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波动
10.4 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第11章 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
11.1 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11.2 中国政府的政治改革规划及其进程
11.3 中国转型期中的社会矛盾
11.4 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四篇 简短的结论
第12章 结束语
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它的发展前景
12.2 推进改革,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