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先超 日期:2021-12-19 01:23:24
赵先超,阿里巴巴小二,花名:长勺,工号:124270。这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的珍藏版,也是第一次彩版印刷。从黑白到彩色的转正,是读者的认可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支持。前5次印刷没有后记,因为在不停地补充内容。这一次加后记,不是到此为止。阿里的企业愿景是活102年,我希望本书能更新出版到同一年。
那么,为什么加后记?我想写三点思考,这些思考来自读者的高频提问,不一定能写好,抛砖引玉,或能给大家些许启发。
1.理顺几组近义词:团队/部门、主管/领导、一线员工/基层员工、老大/老板
在写第一稿时,这几组词经常混用,现在看来,当时体会还是太肤浅了。日常工作中,阿里是团队作战,不是部门作战;团队负责人叫主管,很少称领导;阿里只有一线员工,没有基层员工。
区别是什么?
先抛出另一个问题,《孤独大脑》作者老喻曾问,阿里如何做到在如此大体量下仍然保持快速增长?问题难度在于:如何保证舰队方向正确?如何保持每个单元的活力与战斗力?他引用沃尔特·艾萨克森的话进行了自答:自上而下、指挥控制式的公司运营产生不了最伟大的创新,真正伟大的成功,是一群团队为了共同目标快速协同工作,计算机、晶体管、微芯片和互联网的发明,概莫能外。有一点很关键:任何一小团队,有自主决策权,就如电影《菲利普船长》一样。
我逐渐认识到,所谓团队,就是在前线打仗,员工是一线战士,主管是“头”,一把勺子一口锅,团队因人而设,团队打没了,主管也就没了,也可用来理解阿里为何要求团队主管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技能:找到他需要的人。注意,找人不是招人。找人,是创业心,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招人,是职业心,按招聘要求打勾勾,这就容易理解阿里为啥有“闻味官”了。一个公司可以很大,一个团队必须很小(两个披萨原则),否则无法快速反应和协同。
部门是行政设置,因岗而设,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门一直存在,领导职位一直存在,只是领导人轮换。
老大和老板区别很大,老大是发自内心的叫法,哪怕将来他不管你了,你也会叫老大,因为,老大是做人做出来的;老板是行政职位,是封的。
还有一组词,同情心/同理心,前者不是同情谁,是对别人感同身受;后者不是和谁有一样的观点,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2.阿里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马云说阿里的员工都是独一无二的。
写第一稿时,我认定阿里巴巴的文化核心是“让每个小二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两层含义,对小二而言,最重要的品质是皮实自信,真实不装;对公司而言,信任员工。天下诸事,唯有信任,才能简单,才能高效。
有一次,我提问阿里巴巴CPO童文红,怎样才能做好阿里巴巴的CPO?她反问,你认为呢?我说CPO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个小二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她说,这是结果,不是过程。
这个“过程”在阿里有迹可循:阿里初创时的文化无疑是创始人文化,马云在十八罗汉中普及他的思想,普及方式也简单,天天在一起,言传身教。当时有一句谣相信“相信”,大家不知道互联网会成什么样子,但相信马云,就跟定了他——这是企业文化的第一个过程,可称之为:启蒙。
第二个过程是提炼,企业有意识地提炼自己的文化,阿里的提炼方式是“发现员工之美”,并传播这些美的故事。故事的选题很像优酷制作电视剧遵循的“九字法则”:小人物,大感情,正能量。人最怕别人说你不行,更怕自己认为自己也不行,有了这种提炼,员工会找到自信心,一路走到强大无比。
第三个过程是形成价值观,阿里叫作六脉神剑,书中大量篇幅进行了描述。价值观形成初期不稳定,所以列入考核,直到渗入员工血脉。
3.我写的是阿里,想表达的一定不是阿里,是人性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道))取材于阿里,写的是“家事”,但表现的是人性,尤其是企业中的人性。
企业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人性不会。人性总有良善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永远不要挑战人性,阿里巴巴的做法是顺着人性激发人性,极大地发挥人性的正面作用。读者很聚焦的一个问题,阿里巴巴商业逻辑的原点是什么?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良善。一个伟大的企业不是业务有多大,而是把良善发挥到多大。企业相信员工的良善,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弹药”直接给到一线员工;员工相信企业的良善,就不怕犯错,不会明哲自保,敢打敢拼,敢创造敢承担。
有人说,算法时代,人不再重要,人性更无须关注,其实,人类社会几千年,科技发展了很多,人的情绪并无多大变化,人性的价值不减反增——这也是阿里巴巴等很多优秀企业极力倡导价值观的原因,这些价值观各不相同,丰富多元,本质都是对人性的理解。
也有读者说我作为阿里员工写阿里,只说好话,问题不敢多讲,蜻蜓点水,隔靴搔痒。阿里作为超过10万人的公司,问题当然很多,问题的关键不是问题本身,问题本身不足以形成社会启发,我寻找的是单个企业身上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