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本,张琳 日期:2021-12-19 01:31:40
韧,格局,好奇心,领导力
很幸运能得到这次机会,为张本先生书写记录他的人生和事业的辉煌,此处说“有幸”并非寒暄。在跟张本先生几次接触中,在用文字呈现他精彩故事的期间,我作为一名记录者都受益匪浅。
有一些人天生就有照亮别人生命的能量。我不能说自己从张本先生那里学到了多少,到目前也无法准确估量,然而,张本先生的许多为人处事的准则确实从内心深处影响到了我,而我只是这本传记的写作者,我们的接触也并不多。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所看到的张本先生并不一定是你眼中的张本先生,更不是他的全貌,但,我却一定要诚实地表达出我心中对于这个人物的印象出来。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无法用生动形象的画笔来呈现对于张本先生的印象。但是对于张本先生,下面这四个关键词是最先也是最强烈映像在大脑的屏幕上的:韧,格局,好奇心,领导力。
在与张本先生打交道的这大半年时间里,让我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30年前的那个冬天,张本先生每天下班后都会骑上自行车,骑行45公里地穿越大半个北京城,从东南郊区到北京市中心去听两个课时的培训课。两个小时45公里,一小时骑行20公里,已经是普通人普通自行车的极限速度,最关键的是要一天一个来回,是90公里。就这样,张本先生连续奔袭了三个月,三个月90天,8100公里!现在的许多极限运动爱好者会挑选固定的时间从某地以跑步或骑行的方式,行程多少公里,期间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是一种很潮很时尚的行为。相比之下,张本先生这为期90天的一路骑行平淡无奇,在我看来,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历程,因为,它的目标指向只有一个:为了学习,在张本先生35岁的人生节点上,他选择再次出发挑战生命新高度,而一般人处在这个生命阶段大多已放弃成长,不愿改变,在这一点上,张本先生做出了超越常人的举动,这是我对张本先生的第一个印象——“韧”。
在传记写作过程中,我也有幸结识了数位张本先生原先的同事,今天的朋友知交(他们今天正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让我最感惊叹的是,他们无一例外地对张本先生表现出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敬重”和“爱戴”。这两个词亦非虚词。在这个社会。人们习惯用“人走茶凉”来表达世态人心,然而,从张本先生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人走茶更热”。做人到一定份上,茶就变成了“恒温茶”。在这一点上,张本先生重塑了我的许多认知,让我认识到,职场中的领导和下属也不是必然无法交心,如果能把同事处成知己好友,那将是你一生的财富。
著名重点高中育才学校通州分校校长李竹林说,张本先生是“永远的师傅”。“领导的大家,管理的大师”,是李竹林对张本先生的评价。在我的印象中,李竹林一向低调,平日里讲话用词都极谨慎。
在张本先生的传记中,有一个章节是专门解答“一个心灵上高度契合的领导班子是如何炼成的”,这一节其实可以简化为“交心管理层养成记”。一个团队能做到目标一致已然不易,而能做到交心的又有几个?从这里,我体会到的一个关键词是——“格局”。
第三个关键词是“好奇心”。复旦大学某教师说,如果说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人永远保持年轻、永远充满力量,那么这样东西就是“好奇心”。许多了解张本先生经历的人都会禁不住感叹:一个人的人生怎么可以这么精彩,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怎么能精通这么多领域?他是怎么做到的?张本先生认为,其实,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本事。养猪状元,兽医高手,自组民队,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练书法,自学管理学硕士,退休后与儿子合伙办“小饭桌”……一个人的生命力就是如此旺盛,一切源自“好奇心”,好奇心治愈一切懒惰。
“人天生喜欢被领导,而不喜欢被管理。”在写作过程中,我曾经跟张本先生探讨过关于“领导力”的话题,通过总结,我认为,张本先生在担任学校一把手近二十年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卓越“领导力”根源于他“提拔人,尊重人,成就人”的一颗公心。他从来不为自己带出来的骨干有一天超越自己而担心,相反,张本先生以此为荣,并认为这正是一名卓越领导者的本色。从张本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强大的照亮他人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也可以被称作为独特的“领导力”。
张琳
2018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