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入山章荣 日期:2021-12-19 01:34:46
入山章荣(Akie Iriyama),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系,1998年在该校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进入三菱总合研究所,主要负责汽车业及国内外政府机关的调查及顾问工作。2003年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商学院进修,200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商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经营战略理论及国际经营管理。目前担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感谢大家阅读本书。
如果大家通过阅读本书学到了一些世界最前沿的管理学知识,或者为自己正在思考的问题找到了一些线索,或者理清了思路,我将感到不胜荣幸。
在本书结束之际,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管理学知识浩若繁星,远远不止本书所介绍的这些。与其他商业管理书籍相比,本书涉及的主题更为广泛,但是本书所能做到的也仅限于对各个主题进行介绍。因此,请不要认为本书的内容涵盖了管理学的全部知识。
本书试图描绘管理学的全貌,但最终介绍的知识或许只是沧海一粟,因为管理学知识浩瀚博大。请大家牢记这一点。
第二,请不要把本书中的内容当成绝对真理。
正如第2章所讲的,要是那样的话,大家就会追求所谓管理学的“正确答案”。我认为管理学的意义不过是在大家遇到商业问题时提供一些思考的线索。
事实上,未知领域层出不穷。越是向前推进研究,学者就越不敢断定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通常人们会认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找出答案,但学术研究却恰恰相反。
我认为,越是在前沿领域潜心钻研的学者,越对“这就是正确答案”之类的话慎之又慎。我看到一位学者在接受电视采访时,面对主持人逼问“到底怎样才是对的?因为这些理论对我们来说晦涩难懂,请用一句话说出正确答案”的时候,学者却缄口不言。正是因为这位学者严谨治学,所以才说不出“绝对正确”之类的话(这也是我最近被媒体要求明确指出对错时,经常告诫自己的事)。
第三,商学院的理想状态。实际上,在本书书名中加上“商学院里学不到”这个说法,是出版社提出的建议。
我当时也在犹豫是否接受出版社的建议。的确,我在第1章中指出了“在商学院里无法学到世界最前沿的管理学知识”这一事实,但我并不想给人一种否定商学院的印象。
事实上,我认为世界上的很多商学院都非常优秀。在美国的时候我就这么认为,回国后我在早稻田大学商学院任教,这种感觉变得更加强烈。
的确,正如第1章中所讲到的那样,商学院学生难以充分学习世界最前沿的管理学研究成果。但是,他们可以充分学习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基础管理学”。而且,我所在的早稻田大学商学院里有很多顶尖的商业咨询顾问担任实践指导老师,还有顶尖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每天给学生讲课。学生从这些商业人士身上学到实践知识并且受到激励,这是大有裨益的。
但我认为,商学院更大的价值在于“积累人际网络资源”。例如,前面讲到学生与老师相识,与各个行业的有志者成为同窗甚至是一生的好友,这是一笔不可替代的人生财富。在学生为时两年的商学院生活结束时,我可以看到他们的巨大成长,真的令人感慨颇多。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很多人给予了我诸多关照。
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仅列出在我周围关照我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早稻田大学的山野井顺一和立命馆大学的琴坂将广对在《日经商业在线》上连载的原稿提出的宝贵意见。我还要感谢早稻田大学的好友长内厚和井上达彦、东京工科大学的泽谷由里子、新兴设计工作室biotope的代表佐宗邦威,他们积极参与了对书稿的讨论,并给我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感谢早稻田大学商学院“入山研讨课”的学生们,特别是夜间主项目的第一届毕业生大西信慈、森内泰、齐川嘉则、早川喜八郎、佐野元治、山本敏嗣、伊势一也以及作为“特别研讨生”参加的哈佛商学院日本研究中心的山崎茧加,我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我还要感谢第二届毕业生桥本树一郎、大西章仁、森田惠美、西山熏、手屿悠太和诹访清美。每周五晚上的研讨课结束后,我与他们喝酒聊天直到深夜。我们聊着与管理学完全无关的话题,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
此外,我还要深深感谢对本书出版给予帮助的日经BP社的诸位同仁。感谢录用本书部分章节内容的钻石社编辑部以及《Think!》编辑部的各位,谨在此表达我的谢意。
同样感激不尽的人还有我在《日经商业在线》连载文章时的责任编辑广野彩子女士。
2012年年末,我的文章开始在《日经商业在线》上连载,我们两人一直默契配合,通过邮件交流诸多想法。广野女士对书稿内容的把握以及追求专业的精神令我敬佩。此刻,我在写这篇“后记”,而广野女士也在通过邮件给我发送其他章节的编辑工作进展顺利的报告。也可以说,这本书是我们两个人共同完成的。
我还想在此感谢养育我的父母。两年前我回到日本,我与妻子两人都在工作,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母亲每周都会过来帮忙做家务,对此我深表感谢。如今我都年过四十了,母亲还在为我操持家务,今后我自当竭力孝敬母亲,报答恩情。
我也想对九年前去世的父亲表达感谢。我在美国攻读博士期间父亲离世,这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虽说读博士的我已经是拥有社会经验的成年人,但在父亲眼中终究是个学生。我在纽约州立大学任职的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