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远之 日期:2015-02-18 20:02:58
在六百余年的世界近现代史上,为什么有的国家会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如英国、美国;有的国家却在强大之后又迅速衰落?如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苏联;而有的国家如今还是一片贫瘠?如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国家。
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历史上,经济建设经历了哪些波折和探索?为何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有如此大的差别?当下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出路在哪里?
《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从重商主义到新结构主义》立足于世界六百余年和新中国六十余年来的“经济问题与主义”,运用“历史主义”方法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求找到一把解释世界和中国经济实相的钥匙。书中提出创建中国经济学“历史学派”、建立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从重商主义到新结构主义》以史为经,以国为纬,纵横交错,经纬相连,把历史与当下、中国与世界结合起来综论经济史,是经济理论研究者和经济政策制定者及执行者的案头参考书,同时也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经济学著作。
作者简介:
马远之,经济学者,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史、产业经济学、市场价格学,首倡建立中国经济学“历史学派”,开创中国“社会市场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研究先河。西安交通大学产业与贸易经济系毕业,从事过记者、编导、经济师等工作,调研、撰写过多篇内参及内部分析报告,著有《被遗忘的较量——辛亥沉思录》《中国的光荣与梦想——21世纪前十年中国镜像》《未来会好吗——决定我们发展变革的“理”与“力”》《世界六百年与中国六十年:从重商主义到新结构主义(经济问题与主义Ⅰ)》《过去三百年的世界与未来三十年的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与镜鉴(经济问题与主义Ⅱ)》等作品。
目录:
茅于轼推荐序言
人口、技术与市场制度
魏杰推荐序言
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问题与主义”
作者自序
思想的雄心和力量
引论构建中国经济学刍议
一、经济学思想演化简论
二、从“苏联范式”到“美国范式”
三、对中国经济解释的乏力
四、构建中国经济学
五、借鉴、继承与创新
上篇
第一章重商主义茅于轼推荐序言
人口、技术与市场制度
魏杰推荐序言
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问题与主义”
作者自序
思想的雄心和力量
引论构建中国经济学刍议
一、经济学思想演化简论
二、从“苏联范式”到“美国范式”
三、对中国经济解释的乏力
四、构建中国经济学
五、借鉴、继承与创新
上篇
第一章重商主义
第一节富国强兵的经济哲学
贸易引发的战争
重商主义的逻辑起点
富国强兵的经济哲学
第二节英国:从“重金主义”到“重工主义”
都铎王朝时期的重商主义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在英国的衰落
从“重金主义”到“重工主义”
第三节重新认识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缘何声名不佳
历久弥新的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有许多条生命”
第四节中国式重商主义
中国模式与重商主义
中国重商主义的困境与隐忧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重商主义
第二章重农主义
第一节重农主义的由来及其逻辑
从医生到经济学家
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逻辑
政治经济学的鼻祖
第二节法国: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重商抑农的代价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第三节中国的“重农抑商”与法国的重农主义
重农抑商为何适得其反
重农抑商缘何不及重农主义
第四节中国“三农”问题与新重农主义
“三农”问题困局
中国的新重农主义
第三章古典自由主义
第一节“看不见的手”与“守夜人”
亚当斯密打败了拿破仑
“看不见的手”
“守夜人”角色
第二节第二英帝国:贸易建造的帝国
第二英帝国崛起的秘密
贸易建造的帝国
第三节中国:艰难的市场经济之路
来之不易的市场经济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规制政府权力
第四章历史主义
第一节历史主义的起源及真谛
孤独的奔走者
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及浪漫主义
历史主义的真谛
第二节无所不包的国家经济学
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的国家经济学
旧历史学派时期:罗雪尔的国民经济学
新历史学派时期:施穆勒的社会改良主义
第三节历史学派的是与非
软硬兼施的强国策略
现代经济学的思想源泉
难以成为更加科学的理论
第四节历史学派VS奥地利学派
跨越世纪的论战
唯名论VS实在论
普鲁士VS奥地利
历史学派的让步
第五节历史学派的终结与启示
价值判断之争
后进国家的经济哲学
第六节中国经济的“历史”诠释与学派构建
历史学派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历史学派对中国经济的解释与说明
创建中国经济学历史学派
中国历史学派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计划主义
第一节“有计划”地发展经济
“计划”的愿望
指令性经济
“计划”的弱点
“计划”的终结
第二节苏联:成也“计划”败也“计划”
高度集中的模式
成也“计划”败也“计划”
被迟滞和误导的改革
第三节中国为什么要选择和放弃计划经济?
合乎历史逻辑的选择
波折式“计划之路”
折腾年代
第六章凯恩斯主义
第一节经济政策的“相机抉择”原理
凯恩斯的担忧和劝告
国家干预主义宝典
“相机抉择”原理
短期内繁荣之道
非常态经济政策
第二节美国:经济与军事相结合的凯恩斯主义
从经济凯恩斯主义到军事凯恩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二战”后美国凯恩斯主义的演变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凯恩斯主义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凯恩斯主义
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时期的凯恩斯主义
里根政府时期的新自由主义和军事凯恩斯主义
畸形的刺激方式
第三节中国模式与凯恩斯主义
“巴山轮会议”带来凯恩斯主义
中国模式与凯恩斯主义
中国凯恩斯主义的困境
中国还需要凯恩斯主义
下篇
第七章供给主义
第一节长期繁荣之道
餐桌上的曲线
供给创造需求
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刺激的分析结构
温和地解决经济问题
第二节美国:里根经济学革命
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时期
里根经济学原理
里根经济学的成效
里根经济学的负面后果
经济学革命与美国的拯救者
第三节中国的“供给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交替误导
中国税负到底重不重
中国式供给主义减税计划
中国的长期繁荣之道
第八章货币主义
第一节货币主义原理
唯有货币最重要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单一货币规则
货币主义的困惑
货币主义与次贷危机
第二节日本:货币战争的教训
20世纪50、60年代:稳定日元汇率
20世纪70年代:实施日元国际化
20世纪80年代:经济步入泡沫时代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
21世纪前十年: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第三节中国货币主义改革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反通货膨胀为主
20世纪90年代:实行松紧相间趋稳的货币政策
21世纪前十年:实行稳健趋紧的货币政策
中国该如何运用货币主义
第九章制度主义
第一节制度经济学原理
从“旧制度”到“新制度”
继承与完善
新制度经济学原理
私人经济的有效性
第二节德国:有人性的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
中间道路
“社会市场经济”的演变
有人性的市场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节中国:超越单一公有制或纯粹私有制
科斯的忠告
一种时尚的理论
中国的制度主义改革实践
从“单一公有制”到“混合所有制”
超越单一公有制或纯粹私有制
制度改革的红利
第十章结构主义
第一节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需求
结构主义的“四唯”理论
结构主义的奇迹
结构主义的困境
结构主义的衰落
第二节日本:从“重厚长大”到“轻薄短小”
产业结构演进简史
20世纪50—70年代:以“重厚长大”型产业为主
20世纪70—90年代:以“轻薄短小”型产业为主
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服务业为主体、制造业为支柱
产业政策功不可没
第三节中国经济为什么“大而不强”
从“二一三”到“二三一”
“大而不强”的症结
分业施策,多管齐下
产业结构调整并非易事
第十一章新自由主义
第一节新自由主义的魅力与本质
从亚当斯密到哈耶克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四化”理论与主张
华盛顿共识
发达国家走出“滞胀”
发展中国家陷入低迷
霸权国家的经济哲学
新自由主义的衰落
第二节拉美:被边缘化的次大陆
拉美的困境
拉美大陆的“经济政变”
“拉美陷阱”的幕后推手
从“华盛顿共识”到“圣地亚哥共识”
第三节中国渐进式新自由主义改革
新自由主义的“西学东渐”
中国经济改革的话语选择
渐进式新自由主义改革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自由主义
第十二章新结构主义
第一节“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基础
拉美的艰苦探索
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调和的产物
“正向协同”模式
“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基础
新结构经济学发展“食谱”
第二节中国式新结构主义经济学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结构主义
政府的职能和使命
后记通往市场经济之路
第一节中国经济需要什么“主义”?
对照“问题”寻找“主义”
突出“(新)结构主义”和“供给主义”
第二节“克强经济学”解析
“克强经济学”的诞生
“克强经济学”属于什么“主义”?
“克强经济学”的特征
正确解读“克强经济学”
第三节“社会市场经济”要义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市场经济”
从“社会市场经济”到“市场经济”
新书预告
致谢
我对本书的题目与所涉及的内容怀有极大的兴趣,也有长期的思考。这本著作详尽地讨论了六百余年来全球经济的大事情和相应的经济学发展情况,书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试图客观再现历史,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中国有所借鉴启示。
——茅于轼(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
本书通过透视世界与中国经济的来龙去脉,探寻世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理。作者力图通过对经济学思想及其在世界和中国的运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找到一把解释世界和中国经济现象的钥匙,为解读经济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魏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部用心的经济史著作。作者用“历史主义”方法把我们带入到时间跨度长达六百余年的经济思想演进史中,并在此背景下来反思中国过去六十多年间走过的发展之路 我对本书的题目与所涉及的内容怀有极大的兴趣,也有长期的思考。这本著作详尽地讨论了六百余年来全球经济的大事情和相应的经济学发展情况,书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试图客观再现历史,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中国有所借鉴启示。
——茅于轼(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人文经济学会理事长)
本书通过透视世界与中国经济的来龙去脉,探寻世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理。作者力图通过对经济学思想及其在世界和中国的运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找到一把解释世界和中国经济现象的钥匙,为解读经济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魏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是一部用心的经济史著作。作者用“历史主义”方法把我们带入到时间跨度长达六百余年的经济思想演进史中,并在此背景下来反思中国过去六十多年间走过的发展之路,其视野之宏大,让人震惊。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图书出版人)
本书在介绍世界六百多年来各种经济学主义的同时,试图解释“中国奇迹”“中国主义”,总结中国人的智慧和技巧。中国人聪明在什么地方,缺陷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这些都是中国今天应该认真总结思考的。在这个意义上,此书的出版正适逢其时,合乎其要。
——仲大军(知名经济观察家,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本书通过梳理纵论世界近代以来的各大主要经济学思想理论,在考察各个大国以及新中国经济史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每一种经济学思想在当时世界主要国家和新中国的实践应用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可为构建中国经济学和创新中国发展模式提供一种参考。
——贺雄飞(著名出版家,中国犹太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教授)
这本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著作,不唯书,不唯上,不虚美,不隐恶,客观务实,对中国持续、深入地开展经济社会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性,值得一读。
——郭宇宽(资深传媒人,开放力商业思想论坛总干事)
第四章历史主义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第一节历史主义的真谛
孤独的奔走者
1846年11月30日,在奥地利库夫斯泰因城的一个小镇上,大雪纷飞,静谧之中,突然传来一声枪响。——德国经济学历史学派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开枪自杀,结束了57岁的生命。
57年前,1789年,李斯特出生在德国罗伊特林根城的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是一位皮革匠。李斯特自小刻苦努力,勤奋学习,决心走出这个寒微家庭。
李斯特在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文官考试,1806年,他顺利通过考试,17岁便开始在符腾堡州政府工作。
李斯特的仕途一帆风顺,到1816年就升任到了州议会副秘书长的职位。1817年,28岁的他被聘为蒂宾根大学行教授。1820年,他被选为符腾堡州议会议员。
但是在此后人生旅途中,李斯特并不如意,他的后半生充满了一系列的失败和困苦。
1819年,因组织旨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而受到迫害,李斯特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
1820年,由于在担任议员期间,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主张废除多邦关卡,李斯特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监禁。
1825年,李斯特一家迁居美国,他在当地一家德文报纸做编辑。同时,他开始经营农场,并开办了一个煤矿。
1832年,李斯特回到德国,参与莱比锡到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统一,继续致力于振兴德国的事业。
1834年,李斯特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受到封建地方割据势力的反对而失败,本人无法在德国继续进行政治经济活动,遂赴法国巴黎从事经济研究工作。
1837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煤矿生意破产,从此陷入生活困境。其间,他一直受到德国政府的监视,并受到再次被监禁的威胁。尽管他不断努力,但仍然找不到一份固定职业,主要靠给报社撰稿获取微薄收入。
1841年,李斯特被推荐筹办《莱茵报》,并被委任主编,但由于健康原因未能成行。
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开始推行谷物自由贸易,这让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李斯特备受打击。而且,他提出的建立英德联盟的计划没有被理睬。
此时,李斯特陷入到深深的失望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由于疾病缠身和生活困顿,身体一直健壮的他开始明显衰老。
在给朋友的信中,李斯特说:“我如果没有写作所得的收入,就只能靠妻子的财产糊口度日了。可是,这些收入和财产也不足以维持妻子和孩子们的生活,我几乎陷入了绝境。”
1846年,在儿子病故的打击下,贫病交加的李斯特决定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当年11月30日,他在奥地利库夫斯泰因城开枪自杀。
德国历史学家在评价李斯特时,称他是“德国关税统一、建立铁路网和实行保护关税的先驱”。的确,李斯特的一生都在为德国的关税统一与保护、铁路修筑、经济联合等事务而奔波。
作为德国经济学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在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写下了不少著作,如《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27年)、《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1837年)、《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年)等。
为了德国的强大,李斯特可谓耗尽毕生心血。但他的学说与主张在其生前并不为德国所接受,终致抑郁困顿而自杀,以学者生涯而论是悲壮而不幸的。李斯特带着遗憾离开了世界,而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日渐强大的德国。到19世纪中期,德国关税同盟地区工业总产量位居欧洲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李斯特的学说及其实践,无疑是德国崛起的基石之一。正如亚当斯密的著作是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的手边书一样,李斯特的著作也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案头必备书。
据沙俄晚期的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1892—1900年任俄国财政大臣)称,“德国所有大学都在学习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而且此书还是俾斯麦的案头书”。在研究了李斯特著作之后,俾斯麦改变了一度信仰的经济自由主义,成为“李斯特的崇拜者”。
如果要评价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同古典自由主义学派分道扬镳是其一大突出特征。“李斯特的历史成就是什么呢?当代经济学家看来日渐愿意这样承认李斯特:首位从后进欧洲国家角度批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主要人物”;他是“反英国、反世界主义、反古典学派和带有强烈民族性的资产阶级反对派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代言人”。
李斯特的理论与实践对后来的经济学者以及后进国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世界现代化道路上众多的后来者都从李斯特那里得到过启示。一位研究李斯特的学者曾这样评价他:“任何人要想就欠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著书立说,首先应当师从这位增长理论与发展政治学伟大的先辈。”
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及浪漫主义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德国远远落后于欧洲传统强国英国和法国。在德国,经济学是一门外来科学,19世纪30、40年代之前,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及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作为“舶来品”,从英国、法国传入德国。19世纪40年代,德国才形成自己独立的经济学理论,这就是德国历史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开创了从历史角度分析经济的先河,主张以历史的方法研究国民经济,从大量的经济史料中归纳出经济学理论。
历史学派在德国经济学历史上存在了长达百年之久,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先驱时期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旧历史学派时期的威廉罗雪尔(1817—1894年),新历史学派时期的古斯塔夫施穆勒(1838—1917年)。
同所有经济学理论产生的过程一样,德国历史学派的形成并不是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背景。
近代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9世纪初,当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在深入发展时,德国在经济上仍然是封建农奴制占统治地位,是欧洲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而且,当时德国封建贵族传统势力顽固,各邦联国家分散割据,国家没有实现统一,国内市场不发达,民族工业脆弱。
德国不同于英、法的经济、政治史实,决定了其经济学理论在意识形态上有着浓厚的对抗当时盛行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色彩。
古典自由主义倡导的在世界范围内实行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这被李斯特称之为“世界主义经济学”。但李斯特认为各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存在具有普适的“世界主义经济学”。他抨击古典自由主义学派的“世界主义”经济政策,认为它忽视了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民族特点。
李斯特指出,如果按照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当时落后的德国就不应当发展工业,而只应当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即为英国提供木材、煤炭和粗加工品就可以了。这被李斯特认为是英国征服世界的一种政策或“战略”,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类似德国这样落后的国家永远处在初级产品供应的位置和水平。
与古典自由主义宣扬的“世界主义经济学”相对,历史学派提出了以国家干预、贸易保护等为特征的“国家主义经济学”,其研究的主题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
历史学派用“国家主义”来反对古典经济学的“世界主义”,认为古典自由主义所假定的一个没有国家边界的世界是不真实、不存在的。历史学派指出,国家的存在,以及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世界主义”所倡导的共享利益机制不可能成为现实,“世界主义”将导致弱国经济长期、甚至永远地成为先进国家经济的附庸。
同时,历史学派不赞成古典自由主义把个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进而反对其“经济人”的“个人主义”观点。历史学派认为国家才是经济分析研究的基本起点,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个人只是作为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国家,个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李斯特强调国家本位观点,反对古典自由主义将经济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个人对私利的追求,突出制度、法律、道德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主张从国家整体上对经济进行分析研究。
历史学派是在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过程中产生的,同时,历史学派的产生还深受浪漫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18世纪70年代,一场针对启蒙运动的反叛运动在欧洲、尤其是德国酝酿产生,这就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注重个性、主观性和非理性表达,对抗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反对将“理性构建的制度”凌驾于人类经验与感情之上。
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先驱约翰赫尔德(1744—1803年)反对所谓科学研究能够发现普遍、不朽规律的看法,认为“每一个历史时期或者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以普遍规律的方式描述或分析它们,实际上掩盖了研究对象的“特殊个性”,“研究人类现象的正确途径是通过历史科学,包括对语言、法律、文学、宗教信仰、神话和象征的研究以及对制度的研究”。
在浪漫主义运动时期,德国哲学家约翰费希特(1762—1814年)提倡不同于个人自由的所谓“真正自由”,认为同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成员被“内在的精神纽带”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个精神纽带就是国家,国家是一种更高级的组织形式,“真正的自由在于个人意志与国家目标合一,有必要的话,可以用暴力方式强制实现”。费希特认为个人自由只会让社会分化成互相具有破坏性的个体,他提出建立一种“国家经济”,独揽大权的国家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由国家来决定财产、劳动、利益分配等经济活动。费希特因此被称为德国的“国家主义之父”。
在费希特之后,黑格尔(1770—1831年)在历史哲学中强调国家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从而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自由需要有意识地服从国家的权威。黑格尔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分裂,渴望德国在政治上实现统一,认为国家既是民族精神的神圣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发展的最高权威性机构。
浪漫主义强调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个人作为国家成员,从而国家的利益应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无法离开国家而存在。因此,国家应该控制个人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浪漫主义同时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它以国家有机学说反对经济的个人主义,特别是反对古典经济学所遵循的自然规律哲学。
浪漫主义强调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思想主张,这成为历史学派“国家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起源。
此外,1789年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结构的严重破坏也促进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形成。由于法国大革命所造成的巨大社会破坏,甚至连德国的自由主义者也认识到,社会变革的任务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组织实施,追求个人利益的社会各方会相互冲突,只有强有力的国家、政府才能在根本上起到调和、统一的作用。
历史主义的真谛
除了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主张,以及继承“浪漫主义”的国家主义思想内核外,促使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另外一个深刻背景就是“历史主义”。
历史学派之所以被称为“历史学派”,顾名思义就是他们格外强调“历史主义”方法论。历史学派将历史分析法应用于经济学研究,把历史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经济学中的“历史学派”。
所谓历史主义,其真谛在于“强调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认为人类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并且每个民族、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过程,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民族的经济规律。”因此,历史主义认为只存在以个别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经济学”,普遍的经济规律并不存在,只有通过对各国发展史的研究,才能归纳出某些可能存在的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