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贝尔福斯,陈壮鹰 日期:2014-08-25 23:58:17
《百日》是卢卡斯·贝尔福斯的小说处女作,它以一个亲历者的口吻,描述了瑞士援非人员戴维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所见所闻,他与当地一高官的女儿阿佳忒的情爱以及他在1994年卢旺达胡图与图西种族大屠杀中的经历。在那难忘的100天里,他亲眼目睹了美变成恶,善行造成了兽行,女人成了疯狂的屠夫。
小说在80万生灵涂炭的血河中反思,拷问、批评了西方彻底失败了的援非政策,对西方价值观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权力话语机制,对因此而歪曲了的人类道德理性提出了质疑。
本小说先后获得安娜·西格斯文学奖、席勒文学奖、雷马克和平奖等六项重要大奖。
作者简介:
卢卡斯·贝尔福斯(LukasBarfuss),1971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图恩市;完成学业后做过烟农、钢筋捆扎工、花匠,后又当过书店店员,其间完成书商职业培训;1997年后以自由作家身份开始工作生活,现居瑞士苏黎世。
贝尔福斯人生经历丰富,对社会具有敏锐洞察和批判力,其戏剧和小说往往对人性、社会、责任、良知进行深刻剖析,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与反思。
贝尔福斯是近年来瑞士文坛最成功的戏剧家之一,是400asa剧团的创立者。其作品屡获文学大奖,并在世界各地公演。代表作有荒诞剧《迈恩伯格之死》(2000)、散文《死去的男人们》(2002)、戏剧《石油》(2009)、小说《百日》(2008)等。译者简介:
陈壮鹰,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外德语系副主任,上外德语海外考试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瑞士、德国留学进修多年,获瑞士伯尔尼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多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德国、瑞士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先后在国内外发表专著、论文、译作、教材四十多篇、部。曾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教育部精品教材奖。一部极其精彩的小说!在德语小说中罕有出其右者。一部高度政治性的小说,却不落俗套,能带给读者极大的享受。
——《世界报》2008年3月8日贝尔福斯的目光射人黑暗的心脏。他看见的真相令人难以接受,然而这却让《百日》成为一部伟大而激动人心的小说。
——《每日新闻报》2008年3月12日卢卡斯?贝尔福斯通过小说将赤裸裸的真相摆在读者面前,他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了一段可怕的历史,却不带丝毫矫揉造作和炫耀。
——《时代周刊》2008年3月13日
小说《百日》是一部高度凝练的精彩之作,带着优雅和政治激情。
——《国家信使报》2008年2月28日
不该是这个男人,不该是戴维?霍尔——我的小学同学。像童年时一样,他的下嘴唇微略耷拉着,仿佛吃惊时一口唾沫会从那地方漏下来。当然,这种情况从没发生过。他的嘴唇稍微有点潮,清晰地向人展示自己的构造——向外翻卷的口腔内壁。
戴维小时候十分文静,从没惹过什么大麻烦,对大部分孩子热衷的冒险和大胆行为不屑一顾。一个非常谨慎的小家伙,唯有三四次没控制住自己。不过这不值一提,因为这种失控现象很少出现。记得戴维最后一次出格是在一场讨论中,他面色苍白,说着说着突然停顿下来,紧接着涨红脸从嘴里进出一串咒骂,开始侃侃谈论这个丧失公平的世界多么卑鄙无耻。他的话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是从一个十一二岁孩子嘴里说出来的。他具有非常强烈的正义感。谨慎地说,他的正义感与理智无关,不是深思熟虑后的世界观产物,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一种冲动。
我记得有一回他被几个高年级学生狠狠揍了一顿,仅仅是因为他无意间听到他们轻蔑地谈论某个同学,而他觉得他们不该这么做。课间休息结束后,他坐回课桌旁,鼻子淌着血。老师让他去洗手间清理一下,他拒绝起身,并表示为自己的负伤而感到自豪。
大家不清楚他这么做的动机,不过猜他这番为正义而战的壮举是为了捞取印象分,尤其在女孩子们那里。令人不安的是,这家伙竟然成功了。所以大伙儿认定他虽然是个疯子,但还没完全神志不清。或许这一古怪的性格令他陷入后来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