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千禧年三部曲


作者:拉森,颜湘如  日期:2014-08-26 00:06:03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的出版人、媒体、作家、读者集体上瘾,就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也击节赞叹的故事。记者布隆维斯特,因为一篇报道被法院判了诽谤罪,职业生涯跌入谷底。这时,一个叫亨利?范耶尔的企业大亨找上门来,开出天价,请他私下调查40年前他的侄女神秘失踪之谜。失业且面临财务危机的布隆维斯特接下了这个活。在调查过程中,他认识了莎兰德,她貌似问题少女,却是一个超厉害的黑客。在她的协助下,布隆维斯特最终破解了少女那桩失踪案。相处中,莎兰德对布隆维斯特萌生了爱意,却目睹了布隆维斯特与别的女人亲热的场景,情感受挫的她迅速离家,在世界各地游走了一年才回到斯德哥尔摩。然而等待她的却是警方的通缉令。她被列为三起谋杀案的重要嫌犯,因为凶器上都留有她的指纹。但尽管警方设下严密防线,莎兰德却始终无迹可寻。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莎兰德的身世渐渐浮出水面:她的父亲札拉千科是70年代叛逃到瑞典的俄国间谍,也是这三起谋杀案的主谋。莎兰德最终追踪到了父亲,并用斧头将他砍伤,但自己也差点被父亲活埋,头部中弹。幸亏布隆维斯特及时赶到,把她送到医院。全身动弹不得、又受到警方严密监控的莎兰德,面对的不只是住在隔壁病房、想置她于死地的父亲,还有谋杀罪名,以及希望她消失以保护札拉千科的瑞典国安局。绝不向恶势力妥协的莎兰德与布隆维斯特再次联手,直捣秘密的核心!
  作者简介:
  2009年,丹麦导演涅尔斯?阿登?欧普勒夫执导拍摄了这个系列的三部电影,收获了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2010年,索尼影业决定重拍好莱坞版的“千禧年”系列第一部《龙文身的女孩》,邀请曾经执导《七宗罪》的导演大卫?芬奇执导,曾为《辛德勒名单》、《碟中谍》等大片执笔的史蒂夫?扎里兰担任影片的编剧,男主角由“007”丹尼尔?克雷格担纲,女主角则是鲁妮?玛拉。影片在2011年圣诞期间公映,反响热恋,并斩获2012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剪辑奖。
  在外界对斯蒂格?拉森的这个“千禧年”系列的诸多评价中,最有分量的莫过于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话:“几个星期来,我完全沉浸在每一部作品带给我的无尽的欢喜和极度的兴奋中。这种欢喜和兴奋只有在我童年和少年时阅读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或者狄更斯和维克多?雨果的小说时才有。在意识到故事很快就要结束时,我感到痛苦,仿佛遭到遗弃一般。于是,便会放慢阅读速度。真是太棒了!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斯蒂格?拉森,这位不幸的瑞典作家来不及看到自己创造的文学奇迹就去世了。让我们向小说中的不朽人物——莉丝?莎兰德致敬!”
  目前此系列小说全球销售超过6600万册,自第一部出版以来的7年时间里一直雄踞亚马逊Top100中的榜单中。
  目录:
  
  《龙文身的女孩》
  楔子
  第一部动机
  第二部后果分析
  第三部合并
  第四部恶意接收
  尾声:最后审核
  《玩火的女孩》
  楔子
  第一部不规则方程式
  第二部来自俄罗斯的爱
  第三部荒谬方程式
  第四部终结者模式
  《直捣蜂窝的女孩》
  《龙文身的女孩》
  楔子
  第一部动机
  第二部后果分析
  第三部合并
  第四部恶意接收
  尾声:最后审核《玩火的女孩》
  楔子
  第一部 不规则方程式
  第二部 来自俄罗斯的爱
  第三部 荒谬方程式
  第四部 终结者模式《直捣蜂窝的女孩》
  第一部走廊上的插曲
  第二部黑客共和国
  第三部磁盘损毁
  第四部重新启动系统
  尾声遗产清单  
  我带着一种老练的读者挑剔的眼光阅读斯蒂格?拉森的“千禧年”系列三部曲,但很快就被彻底征服了,几个星期以来,我完全沉浸在每一部作品带给我的无尽欢喜和极度的兴奋中……欢迎进入文学的不朽殿堂,莎兰德!
  ——二〇一〇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萨兰德是最棒的小说女主角之一,体型瘦小,却拥有如地狱般的危险爆发力。
  ——斯蒂芬?金
  阅读“千禧年三部曲”于我就是一个单纯的被引诱,被勾引的过程。——毕飞宇
  几乎找不到比这则数十年前发生在斯德哥尔摩北方一座偏僻小岛的少女失踪案来得更冰冷的案件,也找不到比勇于揭发丑闻的瑞典记者拉森所写的这本欧洲畅销书,来得更热卖的小说处女作。既是令人震撼的原创惊悚小说,也是对瑞典一些难堪而不容忽视的秘密的精彩剖析。
  ——《出版人周刊》 我带着一种老练的读者挑剔的眼光阅读斯蒂格?拉森的“千禧年”系列三部曲,但很快就被彻底征服了,几个星期以来,我完全沉浸在每一部作品带给我的无尽欢喜和极度的兴奋中……欢迎进入文学的不朽殿堂,莎兰德!
                ——二〇一〇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萨兰德是最棒的小说女主角之一,体型瘦小,却拥有如地狱般的危险爆发力。
  ——斯蒂芬?金阅读“千禧年三部曲”于我就是一个单纯的被引诱,被勾引的过程。——毕飞宇几乎找不到比这则数十年前发生在斯德哥尔摩北方一座偏僻小岛的少女失踪案来得更冰冷的案件,也找不到比勇于揭发丑闻的瑞典记者拉森所写的这本欧洲畅销书,来得更热卖的小说处女作。既是令人震撼的原创惊悚小说,也是对瑞典一些难堪而不容忽视的秘密的精彩剖析。
                                    ——《出版人周刊》一项出版界的奇迹,一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成功犯罪小说家……犯罪小说界极少同时需要向一位作家致敬与致哀——拉森就是这样一位光芒四射的作家。
                                  ——《周日泰晤士报》瑞典的犯罪小说,就像该国一样,兼具高水平与社会关怀。这样的国家产生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战争与和平》是早晚的事……这部小说巨著藉由许多角色来呈现许多主题……本书的情节与节奏的掌握都极为出色,难怪整个欧洲都为之疯狂。
                                 ——《悉尼前锋早报》如雪地上的血迹般强烈鲜明!一部完美的杰作,带领读者感受北欧犯罪小说的独特力量。
                        ——英国推理小说作家 李?恰尔德《龙文身的女孩》是部全新的政治与新闻悬疑小说,内容非常贴近人心且具道德精神。尽管揭露的是社会的黑暗面,斯蒂格?拉森仍完成了一部精彩丰富的小说,书中的主要人物令人难忘。
                   ——《英国病人》作者 麦克尔?翁达杰我遇见的每一位瑞典出版人都读过这三本书,也都不吝说出他们的赞美,这在嫉妒心很强的出版界是很难得而有趣的现象。再也不会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推荐了。
                        ——瑞典资深出版人 克里斯托弗?麦理浩这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看的小说,每个出版人都希望遇到这样的作品。
                     ——企鹅出版社中国公司总经理 周海伦  开始读这本书之后,它几乎接管了我的生活……当我终于在凌晨三点合上本书时,眼睛已经极度疲累,但脑子却仍停留在拉森所创造出来、那极为鲜明的犯罪小说世界中,根本无法入睡。这是我读过最棒的犯罪小说之一。
                          ——澳大利亚莫道克出版社发言人 朱莉?达拉赫拉森的《龙文身的女孩》,总的来说属于密室犯罪小说,它起于智力,罪恶,仇恨,但终于一个人黑暗的内心,人性的“恶之花”,性与命相连的宿命。它终究是在丈量人心、世道,这是一般密室犯罪小说所达不到的。它像一首动听的流行歌,旋律是轻曼的,但调子是忧怨的,听着听着就听出一点宗教意味来,像麦当娜唱的《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
  ——麦家如果你是个评论家,难免会发现有些书的宣传文字有点言过其实,但就《龙文身的女孩》而言,每一句赞美之词都名副其实……这本书黑暗且极具说服力……是我有幸读过最好的犯罪小说之一。“跨越了类型界线”是一句太常被使用的形容词,但用在这本书上可是再贴切不过了。
                         ——ReviewingTheEvidence书评网站警告!一本令人上瘾的惊悚小说,尝到的人都会入迷!
  ——《EllE》杂志出于某种神奇的力量,拉森已让一个完全令人难以置信的角色,成为当代文学中最引人注目又最具说服力的角色……你或许会好奇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与克里斯蒂的马普尔小姐会如何看待莎兰德,但她非常有可能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犯罪小说史上真正不朽的人物之一。
                                         ——英国《每日邮报》
  《玩火的女孩》是极少数写得比首曲更好看的续集小说之一……这是一本要让你大快朵颐的书。
                                        ——英国《观察家报》本书最突出的,就是作者同时处理众多角色与情节、张力却丝毫不减的能力……拉森是位最厉害的说故事高手。这本小说会让读者紧张到正襟危坐、不敢放松。
  ——《周日泰晤士报》与拉森的前一本书一样,《玩火的女孩》极具说服力,又有精心安排的悬疑紧凑剧情。书中有许多可怕又毫不妥协的情节(对许多读者来说一点也不成问题),但拉森的书迷们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字,且将会迫不及待地想接着看第三集。
                                        ——AmazonUKReview这不只是一本小说,而是一种毒品!
                                          ——法国读者俱乐部一个有飓风般威力的故事……卓越非凡……我要毫不羞愧地一再重复:太棒了!
  ——西班牙《国家报》书迷们一定不会失望,因为这又是一次会让你读到深夜不肯放手的云霄飞车之旅。情节错综复杂却毫无缺陷,有复杂的角色,也有令人满意的、明确的道德诉求。最吸引人的还是莎兰德这个角色……谁会料想到一个瑞典怪胎(黑客)竟能让英国人的心跳加速呢?
  ——《标准晚报》莎兰德是个太棒的作品!我想不出还有哪位当代作家能如此成功地把他的政治理念用如此生动的叙事方式、而非教条式的宣言传达出来。拉森对不公正的厌恶,将通过这三本小说吸引全世界的读者,并让读者们在最后一页感到遗憾。
  ——《观察家报》非常、非常好看……毫不停歇又刺激的写作技巧……对于每一个赞誉他是讲故事大师的说法,拉森都当之无愧!
  ——《TimeOut》拉森这一系列作品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史无前例。本书结合了前两本书所有成功的元素,其毫不停歇的节奏可能对某些读者来说有点吃力,但大多数的读者将会很乐于让自己陷于其中、跟着情节走。
  ——AmazonUK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绝对是这系列中最好的一本。尽管情节复杂,拉森对叙事架构与流畅度的掌控却是一流的。
  ——下angledWeb网站书评拉森的小说令人兴奋到足以危害大众生活。看这部作品的人会占据人行道与公园,办公室会因而瘫痪……这全都要怪拉森的小说,因为它们就是教人无法放下。
  ——欧洲读者这个系列在同类型小说中能够鹤立鸡群,是因为它散发出特有的人文气质……每一部曲各自独立又联系紧密……它像毒品,只要轻易尝试就会上瘾……三部曲就像一幅名画的三块拼图,只有集齐,才能仰望它慑人的气魄。
  ——豆瓣豆友老马迷途“千禧年”系列三部曲是对模式化浪漫化的美国式畅销小说的颠覆,它充满了暗黑的元素……三部曲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在于塑造了莎兰德这一反英雄的形象,她长得很萝莉,却有着强大的内心,无视社会陈规,与现在的九〇后非主流颇有几分神似。
  ——严峰莎兰德是个畸人,她生活在社会的正统以外,才能也属偏才,小小年纪阅历无数,不是常人可以想象。
  ——王安忆
  楔子十一月的一个星期五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
  “东西到了。”
  “今年是什么花?”
  “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
  “没有信吧,我猜。”
  “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
  “邮戳呢?”
  “斯德哥尔摩。”
  “笔迹呢?”
  “一如往常全部大写。字迹整齐端正。”
  说完,话题就这么结束了,两人将近一分钟没交谈。退休警官往后靠坐在厨房椅子上,抽着烟斗。他知道对方已不期望他发表任何可能为本案开启一线曙光的简要评论或锋利问题。那样的日子早已过去,如今两人的对话仿佛一场谜样的仪式,只是这世上除了他们之外,没人有兴趣去解开这个谜。那花的拉丁学名是Leptospermumrubinette(属桃金娘科),是一种高约十公分的植物,有石南状的小叶和一朵五瓣白花,花瓣还不到两公分宽。
  这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丛林与高地,多半生长于草丛间,当地人称之为“沙漠雪”。后来,乌普萨拉植物园的人也证实这种植物在瑞典很少见。这位植物学家在报告中写道,该植物与茶树属性相近,常被误认为另一种较常见、主要产于新西兰的同类植物松红梅(Leptospermumscoparium)。她指出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花瓣末稍有少许粉红小点,因此花朵略带粉红色调。
  “沙漠雪”完全是一种含蓄的花,没有医药特性、无法引发幻觉,不能食用也不能用来制造植物染料。但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原住民却将艾尔斯岩艾尔斯岩(AyersRock),位于澳大利亚中部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岩石。周遭地区与该区的植物群视为神圣的象征。
  那名植物学家说她从未亲眼见过这种植物,但询问同僚后得知哥德堡某处温室曾试图引进,培植者当然可能是业余植物学家。这种植物在瑞典种植困难的原因是它适合生长在干燥气候,而且大半年都得养在室内,种在石灰土壤里很难长得好,还必须从底部浇水,是种需要娇宠的植物。既是如此罕见的花,要追查样本来源理应不难,但实际上却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既无登记数据也无执照可查。有兴趣去取得种子或植物的人少则数人,多则数百人,也许是朋友间易手,或是从欧洲或澳大利亚某个角落邮购所得。
  但这只是每年十一月第一天寄来的一连串故弄玄虚的花之一。这些花都很美,而且大多十分罕见,总是制成压花后贴在水彩纸上,用一个六乘十一寸、样式简单的框裱起来。这则奇怪的花故事从未见过报,只有少数人知情。三十年前,国家刑事鉴识实验室里的指纹专家、笔迹专家、刑事调查员,以及收件人的一两位亲友,都曾非常缜密地调查这件定期收到花的事。如今这出戏的演员只剩三人:上了年纪的寿星、退休的警探与寄花人。至少前两人已到达一定年纪,因此相关人士的数目不久又会减少。
  退休警探是个硬汉。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办的第一宗案子,那次他不得不逮捕一个喝得醉醺醺又有暴力倾向的变电所工人,以免他伤人。在整个警察生涯中,他曾抓过盗猎者、殴妻者、欺诈犯、偷车贼与酒醉驾驶员,也曾经和窃贼、毒贩、强暴犯,还有一名疯狂炸弹客周旋过。他曾参与侦办九起谋杀或杀人案,其中五起都是凶手主动打电话给警方,充满悔意地坦承杀了自己的妻子或兄弟或其他亲人。另外两起都在几日内侦破。另一起则求助于国家刑警队,花了两年时间才破。
  至于第九起案子也算是破得让警方满意,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凶手是谁,但由于证据太薄弱,公诉检察官决定不予起诉。令侦查警探气馁的是,案子终究因为过了法定追诉期而不了了之。不过总体回顾起来,这段警察生涯还是有声有色。
  但他却不满意。
  对这位警探来说,“压花案”已令他苦恼多年,这是他最后一宗案子,却因未能侦破而令他十分沮丧。更荒谬的是,无论在不在执勤,他日夜苦思了数千小时,仍无法斩钉截铁地说这的确是一起犯罪事件。
  他二人都知道为花裱框的人会戴手套,所以框或玻璃上不会留下指纹。框可能是在世界各地的相馆或文具店买来的,根本无迹可循。包裹最常从斯德哥尔摩寄出,但也有三次从伦敦、两次从巴黎、两次从哥本哈根、一次从马德里、一次从波恩,甚至有一次从佛罗里达的彭萨科拉,警探还得去查地图才知道。挂断电话后,八十二岁的寿星盯着那美丽却毫无意义的花呆坐许久,他连花名都还不知道。接着他抬头望向书桌上方的墙面,那里已挂着四十三幅裱框的压花,每排十幅,共有四排,而最后第五排只有四幅。最上方一排第九个位置有个缺口。“沙漠雪”是第四十四号。
  他忽然毫无预兆地哭了起来。在将近四十年后忽然情绪溃堤,连他自己也感到讶异。
  第一部
  动机十二月二十日至一月三日
  瑞典有百分之十八的女性曾遭男性威胁第一章十二月二十日星期五审判终结,已无扭转的可能,一切能说的都说了,但他始终相信自己会输。判决已于星期五上午十点宣布,现在就看等在地方法院外面走廊的记者们如何分析。
  卡尔?麦可?布隆维斯特从门口看见他们,于是放慢脚步。他不想讨论判决结果,但问题是避免不了的,而且他比谁都清楚他们一定会被提问并且必须回答。身为罪犯便是如此,他心想。站在麦克风对面,他挺起胸膛,勉强一笑。记者们友善且近乎尴尬地向他打招呼。
  “咱们瞧瞧……《瑞典晚报》、《瑞典快报》、TT通讯社、TV4和……你是哪儿的?……喔,《每日新闻》。看来我挺出名的。”布隆维斯特说。
  “说几句话吧,小侦探。”出声的是某晚报的记者。
  布隆维斯特听到这个绰号,一如往常地按捺住不翻白眼。当他二十三岁,刚开始记者工作的第一个夏天,碰巧撞上一帮在过去两年内成功抢劫了五家银行的劫匪。毫无疑问,每宗案子都是同一伙人干的,他们的特点就是以军事化的精准行动一次同时抢两家银行。劫匪戴着迪斯尼卡通人物的面具,依警方的逻辑难免会给他们冠上“唐老鸭党”的称号。报章则为他们另起封号为“熊党”,听起来较邪恶也较贴近事实,因为其中两次作案时,他们都不顾一切地开枪警告并威胁好奇的路人。
  他们第六次出动是在假期旺季,目标是东约特兰的一家银行,当时刚好有个当地广播电台的记者在现场。劫匪一离开,他立刻找公共电话以直播方式口述事发经过。
  那时布隆维斯特正与女友在她父母位于卡特琳娜霍尔姆的避暑小屋度假。他究竟如何产生联想,就连对警方他也无从解释,只不过当他听到新闻报道,便想起在同一条路上几百米外的避暑小屋里那四名男子。他看过他们在院子里打羽毛球:四名健壮灵活的金发男子穿着短裤、光着上身。他们显然都锻炼过肌肉,而且散发出某种特质让他多看了一眼——也许是因为他们在炽热的阳光下,以一种他认为火力十足的劲道打球吧!
  其实没有合理的原因怀疑他们是银行劫匪,但他还是爬到小丘上观察他们的小屋。屋里似乎没人。约莫四十分钟后,一辆沃尔沃开进院子停下,那些年轻人匆匆下车,每个人各拿着一个运动提袋,很可能只是刚游泳回来。但其中一人又回到车旁,从后备箱拿出一样东西并很快用夹克遮住。尽管布隆维斯特距离颇远,仍看得出那是一把旧式AK4步枪——他当兵那年这曾是他寸步不离的伙伴。
  他打电话报警,随即对小屋展开为期三天的包围,一面有媒体作地毯式的报道,而布隆维斯特就坐在第一排,还从一家晚报拿到令人满意的丰厚报酬。警方则将一截活动房屋拖进布隆维斯特住的小屋院子里,当作总部。
  “熊党”的落网使他一炮而红,也开启了他的记者生涯。但成名的负面效应是,另一家晚报忍不住下了这样的标题:“小侦探卡莱?布隆维斯特破案记”。写这篇讽刺报道的是一个年纪较长的专栏女作家,文中提到阿斯特丽德?林格伦书中那个小侦探。更糟的是,报上还刊登了他嘴巴微张、伸出食指指着方向的模糊照片。
  尽管布隆维斯特一辈子没用过卡莱这个名字,却惊愕地发现从那时起,同僚们都昵称他为“小侦探”——一个带着嘲弄与挑衅的绰号,虽无恶意却也不全然友善。尽管他很敬重林格伦,也爱看她的书,却很讨厌这个外号。他花了几年时间,在新闻界有了许多更重要的成就后,这个绰号才逐渐被人淡忘,但每当再次听见仍不免生厌。
  此时,他勉强保持镇静,微笑着对那名晚报记者说:
  “算了吧,自己想点东西写。这对你是家常便饭。”
  他口气中并无不快。他们多少认识,那天上午布隆维斯特还没说出最恶毒的批评呢!现场有个记者曾与他共事过。而几年前在某个宴会上,他还差点钓上TV4电视台“SHE”节目的那名女记者。
  “你今天在里头真是言词激烈,”《每日新闻》的记者说道,显然是个兼职的年轻人。“感觉如何?”
  虽然气氛严肃,布隆维斯特和较年长的记者们却都忍俊不禁。他和TV4的记者互瞄几眼。感觉如何?笨头笨脑的体育记者就这么将麦克风推到刚跑过终点线、气喘吁吁的运动员面前。
  “我只能说很遗憾法院没有作出不同的判决。”他略显愠怒地说。
  “坐三个月的牢加上十五万克朗的损害赔偿,判得可不轻。”TV4的女记者说。
  “我会熬过来的。”
  “你会向温纳斯壮道歉吗?会跟他握手言和吗?”
  “我想不会。”
  “那么你还是会说他是个骗子啰?”《每日新闻》的记者说。
  法院刚刚才判定布隆维斯特诽谤及毁损资本家汉斯-艾瑞克?温纳斯壮的名誉。审理已终结,他并不打算上诉。那么假如他在法院阶梯上重申自己的主张,会有何结果?布隆维斯特决定不去找出答案。
  “我以为我有理由公布我手上的资料,但法院的判决否定了我的想法,我也必须接受司法有其依循的过程。我们编辑部的同仁将先讨论判决结果,再决定该怎么做。我言尽于此。”
  “但你应该知道作为记者应该坚持不懈?”TV4的女记者问道。她面无表情,但布隆维斯特却似乎隐约在她眼中看到一丝失望的否定。
  现场记者除了《每日新闻》那个小伙子之外,全都是新闻界老将。对他们而言,他的回答实在不可思议。“我言尽于此。”他又说一遍,但是当其他人都接受了这个说法,TV4的女记者却仍让他站在法院门口,然后在摄影机前继续提出她的问题。她对他的态度特别和善,而他的回答也清楚得足以满足此刻仍站在她身后的记者们。这篇报道将会成为头条,不过他提醒自己,这毕竟不是媒体界的年度大新闻。记者们一取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便各回各的编辑室去了。他想走一走,但今天是个风势猛烈的十二月天,何况接受采访后他已经觉得冷了。走下法院阶梯时,他看见威廉?博格下了车,一定是记者采访时他就已经坐在那里。他们俩四目交接,接着博格微微一笑。
  “光是看你手里拿着那张判决书,就值得来一趟。”
  布隆维斯特一语不发。他和博格已经相识十五年,曾一起在某日报担任财经版的菜鸟记者。也许是磁场不合,从那时起便已奠定一辈子的敌意。在布隆维斯特看来,博格是个三流记者,也是个喜欢说无聊笑话并狂妄地批评资深前辈而惹人厌的家伙,而且他似乎特别不喜欢较年长的女记者。他们吵过一次架,后来又吵了几次,不久对彼此的敌视便转变成个人因素。
  多年来他们经常遭遇对方,但真正为敌却是九十年代后期的事。起因是布隆维斯特写了一本有关财经报道的书,并大量引用出自博格之手的谬误论述,让博格变成言词浮夸、对许多数据不明就里,却将濒临破产的网络公司吹捧上天的笨蛋。事后两人在索德一家酒吧巧遇,还差点为此动手。后来博格离开报界,进某家公司担任公关,薪水比以前高得多,但更糟的是,这家公司也在企业家温纳斯壮的影响范围内。
  他们对视许久后,布隆维斯特才转身走开。专程开车过来,只为了坐在那里嘲笑他,这的确是博格的作风。
  这时,四十号公交车在博格的车前煞住,布隆维斯特连忙跳上车逃离现场。他在和平之家广场下车后,一时间无所适从。判决书还握在手上。最后他走向警察局地下停车场入口旁的安娜咖啡馆。
  他刚刚点好一杯拿铁咖啡和一块三明治,收音机便传出午间新闻报道。前两则是关于耶路撒冷一起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以及政府组成委员会调查建筑业界是否有非法牟利的事情。第三则便是有关他的新闻。
  今天上午,《千禧年》杂志记者麦可?布隆维斯特因严重诽谤企业家汉斯-艾瑞克?温纳斯壮,被判处入狱服刑九十天。今年初,布隆维斯特写了一篇报道,引发各界对所谓迈诺斯事件的关注。文中指称温纳斯壮挪用政府预定投资波兰产业的基金进行武器买卖。此外,布隆维斯特也被判支付十五万瑞典克朗的损害赔偿。温纳斯壮的律师柏提?卡纳马克在声明中表示,他的当事人对判决结果十分满意。他还说,这起诽谤案实在令人忍无可忍。
  判决书共二十六页,将布隆维斯特严重诽谤商人温纳斯壮的十五条罪名成立的原因一一列出,换算下来他得为每条罪名付出一万克朗、服刑六天,另外还有诉讼费与他自己的律师费。他实在不敢去想这一大笔费用,但也不免想到情况原可能更惨,幸好有另外七项罪名被判无罪。
  他读着判决书,胃里竟逐渐感到沉重不适,令他颇感惊讶。一开始打官司他就知道除非奇迹产生,否则他难逃被判刑的命运,因此早已接受这样的结果。他出奇镇定地经历两天庭讯,接下来十一天便等着法院郑重拟出此时握在他手中的判决书,内心没有丝毫起伏。直到现在他才感觉全身不对劲。
  他咬了一口三明治,面包似乎在嘴里膨胀,让他几乎难以下咽,便将盘子推到一旁。
  这是布隆维斯特第一次成为被告。相对而言,这样的判决只是小事,是轻量级罪行,毕竟不是持枪抢劫、谋杀或强奸;但就财务观点看来却很严重。《千禧年》既非媒体业界的佼佼者,也没有享用不尽的资源,连收支平衡都很难维持,不过这判决倒也没有导致重大灾难。问题是布隆维斯特是《千禧年》的所有人之一,更蠢的是他还是撰稿人兼发行人。十五万克朗的损失赔偿他会自行负担,只是他的积蓄也将一扫而空,而诉讼费则由杂志社负责。只要编预算时多加小心,应该没有问题。
  他考虑到也许应该卖掉公寓,但这想法令他心碎。想当初在经济蓬勃的八十年代末期,他坐拥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便开始到处寻找一个安定的窝。他一间间看,最后看中贝尔曼路的尽头一间六十五平方米的顶楼公寓。当时前任屋主正在装潢,却忽然获得国外某家网络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便低价卖给了布隆维斯特。
  他没有采用原本的设计图,而是自己完成后续工作。他花钱整修了浴室与厨房,但却没有铺拼花地板、立隔间墙、改装成两房公寓,而是将木质地板进行砂磨处理,粗糙墙面作了粉刷,并以伊曼纽尔?伯恩史东的两幅水彩画遮住最丑的补丁墙面。最后呈现的结果是一个开放式的起居空间,卧房区在书架背后,用餐区与客厅则邻接着吧台后侧的小厨房。这间公寓有两个屋顶窗和一个山墙窗,可以越过一大片屋顶眺望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旧城区和骑士湾水域,也能隐约瞥见斯鲁森水闸边的湖水与市政厅一隅。如今他再也负担不起这样的公寓,但他却极度渴望能保留住。
  尽管如此,相比于在职场上遭受迎头痛击的事实,公寓不保的问题着实微不足道。这样的损伤得花很长一段时间来弥补——如果弥补得来的话。
  这关系到信任问题。在可见的未来,各家编辑对于发表由他署名的报道都会心存疑虑。虽然业界仍有许多朋友愿意相信他只是时运不济,遭遇特殊情况,但他可不能再犯一丁点错误。
  其实最令他受伤的还是羞辱感。所有王牌都在他手上,但他还是输给一个穿阿玛尼西装的匪徒之辈,一个卑鄙的股市投机客,一个雅痞,连对方聘用的名律师在整个审判过程也都面带轻蔑笑容。
  到底为什么事情会失控到如此地步?一年半前的仲夏节前夕,温纳斯壮案在一艘三十七英尺长的马拉-30游艇驾驶座中开启端倪时,确实显得大有希望。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只因为一位目前在郡议会担任公关工作的昔日报社同事想要讨好新女友,鲁莽地租了一艘“大龙虾”游艇,想在斯德哥尔摩群岛间作数日浪漫之旅。那位女友刚从赫斯塔哈玛来到斯德哥尔摩求学,对于出游的邀请先是客气推辞,后来因为男友答应让她姐姐和姐姐的男友同行便接受了。这三个赫斯塔哈玛人都没有航行经验,不幸的是,布隆维斯特的老同事也是热情胜于经验,于是就在出发前三天,他十万火急地打电话来,说服他加入成为第五名、也是唯一懂得航行的成员。
  布隆维斯特起初并未将此提议当回事,但他同事保证能让他在群岛间享受几天有美食与良伴的轻松日子,所以他就答应了。只可惜这些承诺不仅没有兑现,这趟出游更是一场出乎他意外的噩梦。他们从布兰多循佛鲁松海峡上行,沿途风景秀丽,但称不上令人惊艳。船行速度大约只有九节,那位新女友却立刻晕船,她姐姐也开始和男友吵架,没有人对学习航行知识流露丝毫兴趣。布隆维斯特很快便明显感受到自己被赋予驾驶之责,其他人只负责提供友善但基本上毫无用处的意见。因此在安索某处海湾度过第一晚之后,他便准备将船停进佛鲁松的码头,然后搭巴士回家,但终究耐不住他们一再哀求又留下来。
  第二天中午由于时间够早,还有几个空位,他们便停靠在风景如画的阿鲁尔马岛的游客码头。他们一块准备了点午餐,正要开始吃时,布隆维斯特看见有艘黄色的马拉-30玻璃纤维游艇只靠着主帆滑行进入海湾,船一面优雅地前进,舵手则一面在码头上寻找停靠点。布隆维斯特也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唯一剩下的空位就在他们的“龙虾”和右侧一艘H型游艇之间,马拉-30船身狭窄,刚好塞得进来。他站上船尾挥动手臂指着空位,马拉-30上的人高举一手致谢后便驶向码头。布隆维斯特注意到那船上只有一人,他甚至懒得重新启动引擎,只听见锚链一阵卡嗒响,数秒后主帆下滑,船上那人则像只被烫伤的猫似的跳来跳去,一面将舵打直掌稳,一面在船头准备绳索。
  布隆维斯特爬上游艇扶栏,伸出一手去接船绳。那人最后一次修正路线,非常缓慢地朝“龙虾”船尾滑行而来。一直到他将船绳抛给布隆维斯特时,他们才认出彼此并露出喜悦的笑容。
  “嗨,罗伯。怎么不开引擎?不怕把港里所有的船都刮花了?”
  “嗨,麦可,我就觉得你有点面熟。这部烂引擎要是动得了,我也想开啊。两天前在罗德洛加附近就不动了。”
  他们隔着扶栏与对方握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七十年代国王岛中学时期,布隆维斯特和罗伯?林柏曾经是好友,甚至是挚友。但就像许多学生时代的好友一样,各分东西后友情也逐渐变淡。过去二十年间,他们或许碰过六七次面,最后一次大约在七八年前。这回他二人都带着兴味端详彼此。林柏满头乱发、皮肤晒得黝黑,还留了两星期没刮的胡子。
  布隆维斯特立刻感觉心情好转许多。当公关友人陪蠢女友到岛的另一头,围着杂货店前的仲夏柱跳舞时,他则带着鲱鱼和烈酒躲在马拉-30的驾驶座上和老同学话家常。当天稍晚,他们决定不再与阿鲁尔马那些恶名昭彰的蚊子对抗,便转移到船舱,一杯接着一杯烈酒下肚后,他们开始揶揄起企业界的道德伦理。林柏中学毕业后就读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接着进入银行业。布隆维斯特则毕业于斯德哥尔摩新闻学院,工作上投注不少心力揭发银行与商界的贪腐现象。接着他们开始探讨九十年代某些“黄金降落伞”协议中,有哪些部分符合道德伦理,最后林柏不得不承认商业界确实有一两个不道德的混蛋。这时他忽然正色注视布隆维斯特。
  “你为什么不写汉斯艾瑞克?温纳斯壮?”
  “我不知道他有什么好写的。”
  “挖呀,挖呀,拜托。你对AIA计划了解多少?”
  “那是九十年代的一种援助计划,目的是帮助前东欧集团国家振兴产业。几年前就结束了。我从来没仔细研究过。”
  “AIA(产业辅导小组)的计划有政府作后盾,由瑞典十几家大公司派出代表负责执行。AIA在政府的担保下,与波兰及波罗的海诸国政府签订了许多计划协议。瑞典工会联盟也加入其中,保证东欧国家只要参考瑞典模式,劳工运动便会更加蓬勃发展。理论上,这项援助计划是以提供协助使其自立为原则,理应能为东欧政权提供经济重建的机会。然而实际上却是这些瑞典公司获得政府补助,成为东欧各国公司的共有人。那个该死的基督教民主党部长力挺AIA,让他们在波兰的克拉考设立一座造纸厂,为拉脱维亚的里加的某家金属工厂提供新设备,在爱沙尼亚的塔林建水泥厂等等。资金由AIA委员会分配,其成员包括来自银行与商界的重量级人物。”
  “这么说那些是人民的税金啰?”
  “大约有一半来自政府,另一半由银行与企业负责,但绝非无私的运作,银行与企业都打算从中赚取甜头,否则他们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这里头到底有多少钱?”
  “等等,你先听我说。AIA接洽的主要都是有意打进东欧市场的瑞典大企业,例如艾波比股份有限公司和斯堪雅建筑集团等重工业集团,也就是说不是什么投机公司。”
  “你的意思是斯堪雅不做投机买卖?他们的总经理不就是因为放任手下炒股票损失了五亿,才被炒鱿鱼吗?还有他们在伦敦和奥斯陆狂炒房地产,你又怎么说?”
  “当然,全世界每家公司都会有几个白痴,但你知道我的意思。至少那些公司确实在生产某些东西,称得上是瑞典产业的主力。”
  “说了这么多,关温纳斯壮什么事?”
  “温纳斯壮是这副牌中的鬼牌,意思是他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他毫无重工业背景,实在与这些计划八竿子也打不着,但他在股市大赚了一笔又投资一些可靠的公司,可以说是走后门进来的。”
  当时布隆维斯特坐在船内,往杯里斟满赖默斯霍尔默白兰地之后向后一靠,试图回忆自己对温纳斯壮极有限的认识。他在诺兰出生长大,并于七十年代在当地开了一家投资公司,赚钱之后便搬到斯德哥尔摩,到了八十年代事业开始飞黄腾达,在伦敦与纽约设立办公室后,公司规模扩大成了温纳斯壮企业集团,并开始与倍意尔电子集团相提并论。他喜欢快速地买卖股票与期权,也藉此跻身于各大报的瑞典亿万富豪排行榜之列,不仅在海滨大道上有一栋市区住宅、在瓦姆多岛上有一栋豪华的避暑别墅,还拥有一艘从一位破产的前网球明星手上买来的二十五米游艇。不错,他是个精明鬼,但八十年代正是属于精明鬼和房地产投机商的时代,而温纳斯壮并无惊天动地之举,反而在同侪间始终保持低调。他不像传媒电讯大亨杨?史坦贝克那般浮夸耀眼,也不像艾波比前总裁派西?巴纳维克一天到晚上八卦小报的版面。他告别房地产业,转而大举投资昔日东欧联盟。当九十年代泡沫经济破灭、总经理一个接着一个被迫领取优厚的离职补偿金之际,温纳斯壮的公司却安然渡过难关。“瑞典的一则成功故事!”《金融时报》的标题写道。
  “那是一九九二年的事。”林柏说:“温纳斯壮找上AIA,说他想提供资金。他提出一项企划案,似乎对投资波兰很有兴趣,标的是建立一座制造食品包装的工厂。”
  “你是说罐头工厂?”
  “不完全是,但相去不远。我不知道他在AIA里有哪些人脉,但他就这样拿走了六千万克朗。”
  “越来越有趣了。我来猜猜: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那些钱,对吧?”
  “错。”林柏露出诡诈的笑容,随即又喝了几口白兰地壮胆。
  “接下来便是典型的记账艺术了。温纳斯壮的确在波兰的洛次设立了一家包装工厂,公司名叫迈诺斯。一九九三年间,AIA收到过几份洋洋洒洒的报告,接着便毫无音讯。一九九四年,迈诺斯毫无预警地宣告破产。”林柏为了强调这句话,啪一声将空酒杯重重放下。
  “AIA的问题在于对该计划没有标准的报告程序。你还记得吧?当时柏林墙倒塌时,大伙儿是多么乐观。民主政治将得以实现,核战争的威胁解除了,共产党员一夕间成了普通的小资本家。政府希望在东欧努力实践民主,每个资本家也都想搭顺风车,协助打造新欧洲。”
  “我倒不知道资本家如此急公好义。”
  “相信我,资本家会为此梦遗。俄国与东欧可能是全世界仅次于中国的最大的未开发市场,产业界与政府联手并无问题,尤其是这些公司只需出点微薄资金意思意思。前前后后,AIA大概吞了纳税人三百亿克朗,这些钱以后应该都得赚回来。形式上,AIA由政府主导,但企业界的影响力太大,以至于AIA委员会实际上是独立运作。”
  “你说这么多,重点到底在哪里?”
  “耐心一点。计划一开始并没有资金的问题,因为瑞典尚未遭受利率冲击,政府很乐于为AIA大力宣传,说这是瑞典为促进东欧民主所尽的最大努力之一。”
  “这一切全是保守派政府的作为?”
  “别把政治给扯进来。这一切只和钱有关,不管委员会头脑是由社会民主党还是温和派人士指派,结果都一样。所以呢,全速前进就对了。后来外汇问题出现了,接着便有一些新民主党的疯子开始埋怨政府对AIA疏于监督——还记得他们吧?其中有个跳梁小丑还把AIA和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搞混,以为这不外乎又是一个该死的行善计划,和援助坦桑尼亚一样。一九九四年,政府派出调查小组。当时有几个计划受到关注,但首先受到调查的计划之一便是迈诺斯。”
  “结果温纳斯壮无法说明资金的用途。”
  “根本说不清楚。他作了一份漂亮的报告,显示投入迈诺斯的金额约为五千四百万克朗。但后来发现波兰先前遗留下太多庞大的管理问题,现代包装产业在当地实在无法运作。事实上他们的工厂因不敌德国提出的类似计划而一败涂地,德国人正铆足全力想买下整个东欧联盟。”
  “你刚才说他拿了六千万克朗。”
  “没错,这笔钱成了无息贷款。最初当然认为这些公司会在几年内分期偿还部分金额,但迈诺斯经营失败却怪不得温纳斯壮。因为有政府的保证,免除了温纳斯壮的责任,他只需归还迈诺斯破产时亏损的钱,而且他还可以证明自己也损失了一笔数目相当的钱。”
  “你听听看我理解得对不对。政府提供数十亿的人民纳税钱,外交官负责打通门路,企业家拿了钱加入合资,事后获得暴利。换句话说,就是生意嘛!”
  “你太愤世嫉俗了。贷款是得还给政府的。”
  “你说过是无息贷款,也就是说纳税人缴了钱却什么也得不到。温纳斯壮拿到六千万,投资了五千四百万,那另外的六百万呢?”
  “当政府表明将着手调查AIA计划时,温纳斯壮开了一张六百万的支票给AIA弥补差额。所以事情就解决了,至少法律问题解决了。”
  “听起来温纳斯壮似乎让AIA亏损了点钱,但比起斯堪雅凭空消失的五亿,或艾波比总裁领取超过十亿克朗的黄金降落伞补偿金之类实在很令人气愤的事,这好像不太值得报道。”布隆维斯特说道:“现在的读者已经十分厌倦关于能力不足的投机商的报道,即使牵涉到公款也一样。还有没有什么内幕?”
  “还多着呢!”
  “温纳斯壮在波兰的这些交易,你是怎么知道的?”
  “九十年代我在瑞典商业银行工作。你猜猜看,给AIA的银行报告是谁写的?”
  “原来如此。继续说。”
  “AIA拿到温纳斯壮的报告,拟了文件,钱的缺口补齐了。缴回那六百万是很聪明的做法。”
  “说重点。”
  “可是,亲爱的老兄,这就是重点。AIA对温纳斯壮的报告很满意。一项投资完蛋了,却没有人对管理方式提出批评。我们看过发票、转账单和一大堆单据,所有东西都整理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我相信,我老板相信,AIA相信,政府便无话可说。”
  “那有何不妥呢?”
  “这正是整个事情棘手之处。”林柏审慎认真的神情颇令人吃惊。“因为你是记者,这些全都不能公开。”
  “少来了,你总不能透露所有事情后又不许我用。”
  “我当然可以。我到目前所说的都是公开数据,你大可以自己去查报告。剩下我还没说的部分,你可以写,但我得是匿名消息来源。”
  “没问题,不过在现代语汇中,‘不能公开’代表我私下得知某事却不能写。”
  “去你的现代语汇。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不过我是你的匿名来源。同意吗?”
  “当然。”布隆维斯特说。
  事后回想起来,当时不该答应的。
  “那好。迈诺斯一事发生已超过十年,就在柏林墙倒塌之后。我是调查温纳斯壮的人之一,从头到尾都觉得事有蹊跷。”
  “你签他的报告时怎么不说呢?”
  “我和老板讨论过,问题是无法明确指出什么。文件单据都没问题,我只好签了。从那以后,每次在媒体上看到温纳斯壮的名字,我就会想到迈诺斯,尤其是因为几年后,在九十年代中期,我的银行和温纳斯壮有些来往,其实是大交易,但结果不太圆满。”
  “他骗了你们?”
  “不是,没那么明显。我们双方倒是都赚了钱。应该说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我现在说的是我自己的雇主,我并不想做这种事。可是我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般所谓的持续和整体印象——并不正面。温纳斯壮被媒体捧为伟大的财经巨擘,他也因此更加发达。这是他的‘信任资产’。”
  “我明白你的意思。”
  “我觉得这个人根本是外强中干,甚至也不特别擅长财经。老实说,我认为他对某些议题一窍不通,只不过请到几个聪明绝顶的年轻斗士当顾问罢了。总之,我个人对他实在没有好感。”
  “然后呢?”
  “几年前,我为其他的事情前往波兰。我们同行团员和几个洛次的投资者一块用餐,而我刚好与市长同桌。我们谈到振兴波兰经济的困境等等,不知怎的我提起了迈诺斯计划。有一瞬间,市长显得十分惊讶,好像从未听过迈诺斯似的。他跟我说那是个一文不值的小生意,一点收获也没有。接着他笑着说——这是原话,我一字未改——如果我们的投资者只有这份能耐,瑞典恐怕撑不久了。你明白我说的吗?”
  “那个洛次市长显然是个刻薄的家伙,你还是说下去吧。”
  “第二天早上我要开会,其他时间可以自由活动。我一时兴起,便开车到洛次郊外的一个小镇,去瞧瞧关闭的迈诺斯工厂。整个巨大的迈诺斯工厂建筑摇摇欲坠,那是五十年代苏联红军搭建的铁皮仓库。我在工厂一带找到一个略通德语的守卫,听说他有个表亲曾在迈诺斯工作,我们便前往他距离不远的住家找他,由守卫担任翻译。你有兴趣听听他怎么说吗?”
  “迫不及待。”
  “迈诺斯于一九九二年秋天开厂,员工顶多十五人,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女人,月薪大约一百五十克朗。起初没有机器,所以员工上班时间都在打扫。到了十月初,从葡萄牙运来三架纸箱制造机,全都非常老旧。这些破铜烂铁顶多价值几千克朗,当然也没有备用零件,所以迈诺斯动不动就得停工。”
  “现在有点内幕消息的味道出来了。”布隆维斯特说:“迈诺斯都制造些什么?”
  “一九九二年一整年加上一九九三上半年,他们生产了简单的洗衣粉纸箱和蛋盒之类的产品,接着开始做纸袋。不过工厂始终没有足够的原料,根本不可能大规模生产。”
  “听起来不像是巨额投资。”
  “我算给你听。两年的租金应该在一万五千克朗左右,薪资可能顶多只要十五万克朗——这还算慷慨的。机器费用和运费……一辆运送蛋盒的货车……我估计是二十五万。再加上执照费、几趟的往返旅费——好像有个人确实从瑞典来过工厂几次。看来整个营运所需不到两百万。一九九三年夏日某天,领班来到工厂宣布工厂倒闭,不久便来了一辆匈牙利货车把机器载走了。拜拜,迈诺斯。”审判过程中,布隆维斯特经常想起那个仲夏节前夕。当晚大部分谈话的口气都像是回到学生时代,和同学不伤感情地争执辩论。青少年时期,他们分担过彼此的烦恼,如今长大后几乎变成两类人,几乎已成陌路。闲谈之间,布隆维斯特曾试着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两人在学校里怎么会成为哥们儿。他记得林柏个性保守,面对女孩特别害羞,长大成人后呢……却是个在银行界力争上游的成功人士。
  布隆维斯特很少喝醉,但这番巧遇使一趟凄惨的航程变成一个愉快的夜晚,也因为他们的对话充满学生时期的调调。他起先并未认真看待林柏所说关于温纳斯壮的事,但渐渐地,他的专业直觉被唤醒了。他忽然专注地倾听起来,一些合理的怀疑也随之浮现。
  “等等。”他说:“温纳斯壮是顶尖的市场投机商。他给自己赚进了十亿,不是吗?”
  “粗略估计,温纳斯壮集团约有两千亿资产。你一定想问:一个亿万富翁何必大费周章去诈骗区区五千万,对吧?”
  “应该这么说:他何必以自己和公司的声誉做赌注,去进行如此拙劣的欺诈?”
  “欺诈的行为并不那么明显,因为AIA委员会、银行业、政府和国会稽核人员对温纳斯壮的账都毫无异议。”
  “这笔金额毕竟小得离谱,不值得冒此风险。”
  “当然。但你想想:温纳斯壮集团是个投资公司,凡是能短期获利的,如房地产、有价证券、期权、外汇等等,都属于它的业务范围。温纳斯壮在一九九二年找上AIA时,正是股市即将跌到谷底之际。你还记得一九九二年秋天吗?”
  “怎能不记得!十月份利率飙升五倍的时候,我还得缴机动利率的房贷,一整年都要付百分之十九的利息。”
  “你说得没错。”林柏说:“那年我自己也是赔惨了。而温纳斯壮也和每个股市玩家一样,面对同样的问题在苦撑。公司有数十亿各式各样被套牢的文件资产,现金却不多。忽然间他们再也不能想借多少就借多少。通常遇到这种情况,你会释出部分资产再想办法重整旗鼓,偏偏在一九九二年,没有人想买房地产。”
  “现金流的问题。”
  “对极了。而且不只温纳斯壮一人,每个商人……”
  “别说商人。你可以随你喜好称呼他们,可是叫他们商人是对这类正当行业的侮辱。”
  “好吧。每个投机商都有现金流的问题。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温纳斯壮拿到六千万克朗,虽然还了六百万,却已事隔三年。迈诺斯的实际开销不会超过两百万。光是六千万三年的利息,已经相当可观。其余的就看他怎么投资,可能让AIA的钱加倍,甚至赚了十倍以上,这可就不是什么芝麻绿豆的小事啰。干杯!”
  第二章十二月二十日星期五
  德拉根?阿曼斯基出生于克罗地亚,现年五十六岁。他父亲是来自白俄罗斯的亚美尼亚裔犹太人,母亲则是有着希腊血统的波斯尼亚回教徒。他由母亲教养成人,也就是说他长大后便被纳入那个媒体统称为回教徒的庞杂团体。奇怪的是,瑞典移民局却将他登记为塞尔维亚人。从护照可以证明他是瑞典公民,照片上的他一张国字脸,下腭方正,有些刚长出的胡茬儿,两鬓略微花白。他常被称为“阿拉伯人”,但其实一点阿拉伯血统也没有。
  他长得有点像美国帮派电影中典型的地头蛇,但事实上他是个能力很强的财务主管,七十年代初刚入社会,便进入米尔顿安保公司从小会计干起,三十年后,升任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
  进入公司后他渐渐对安保事业着了迷。这就像战争游戏一样,要确认威胁所在、构思反策略,还要随时抢先产业间谍、勒索歹徒与窃贼一步。他起步的契机是因为发现有人利用精心设计的记账方式诈骗公司某位客户,并从十几个人当中指证出幕后主使者。他因而受到拔擢,在公司业务的拓展上扮演关键角色,并成为金融诈欺领域的专家。十五年后他升任首席执行官,带领米尔顿成为瑞典最具竞争力也最受信赖的安保公司。
  这家公司有三百八十名全职员工和三百名短期约聘人员,相较于佛克安保公司或瑞典警卫服务公司仍属小规模。阿曼斯基刚进公司时,公司名叫约翰?弗雷德里克?米尔顿公共安保公司,主要客户包括需要巡查员与孔武有力警卫的购物中心。如今在他领导下,公司变成了国际知名的米尔顿安保,并投资添购最先进的科技设备。原本年迈力衰的夜间警卫、制服迷和兼差的大学生,一律由真正的专业人士取代。阿曼斯基请来资深离职警员担任业务主管,又聘请专精于国际恐怖主义的政治学家,以及精通人身保护与工业间谍活动的专家,最重要的则是雇用了一流的电讯技术人员与信息专家。后来公司更从索尔纳搬到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斯鲁森附近的现代化新大楼。
  到了九十年代初,米尔顿安保已有能力为一群特殊客户提供新的安保水准,其中主要包括中型企业和注重隐私的富人,如一夕致富的摇滚明星、股市投机商、网络新贵等。公司有一部分业务是为国外的瑞典公司提供贴身保镖与安保系统服务,其中又以中东地区为主,目前该地区业务量占全公司营业额的七成。阿曼斯基接手后,公司业绩也从每年四千万克朗增加到二十亿左右。提供安保服务的利润着实不小。
  米尔顿的业务可分为三大类:“安保咨询”,可协助确认想象或猜测到的威胁;“因应措施”,通常需要装设监视录像机、防盗与火灾警报器、电子锁装置和信息系统;“人身安全维护”,对象可以是个人或公司。过去十年来,最后这类业务整整成长了四十倍。最近又出现一群新客户:就是想寻求保护、不受前男友或前夫或跟踪狂骚扰的富有女子。此外,米尔顿安保也和一些性质相近、信誉良好的欧洲及美国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还会为许多来到瑞典的国际访客提供安保服务,其中包括一位预计在特罗尔海坦拍片两个月的美国女星。她的经纪人认为以她的身份地位,偶尔外出到饭店附近散步时,都应该有保镖陪同。
  另外还有第四类业务,范围小得多,只需几名员工负责。他们内部称之为“私调”,也就是私人调查。
  阿曼斯基对这块业务始终兴致不高,因为不但麻烦还无利可图。从事这类工作的员工需要的不是电讯技术或装设监视设备的知识,而是判断力与经验。如果调查事项是关于信用状况、聘请前的背景调查,或是调查某位员工是否泄漏公司机密或参与非法活动,是可以接受的。像这类案例,私调便算是营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客户却常常牵扯出私人问题,而且可能制造不必要的骚动。我想知道我女儿在和哪个混蛋交往……我觉得我老婆可能有外遇……这家伙是好人,却交了坏朋友……我被人勒索……遇上这种人,阿曼斯基经常是直接拒绝。如果女儿已经成年,就有权利和任何混蛋交往;至于外遇问题,他认为应该由夫妻自行解决。这些调查工作背后隐藏着陷阱,很可能会爆发丑闻,让米尔顿安保吃上官司,因此阿曼斯基对类似的委托始终格外谨慎,更何况实在难以从中获利。这天早上的主题偏偏就是一桩私人调查案。阿曼斯基拉平裤子的皱褶后,坐到舒适的坐椅上往后一靠,带着狐疑的目光瞥向小他三十二岁的女同事莉丝?莎兰德。他想过不下千次:好像再没有人比她更不适合待在一家名气响亮的安保公司。他的不信任可说明智也可说不理智。在阿曼斯基眼中,莎兰德无疑是他在业界多年所遇见最出色的调查员,她为他工作这四年来,从未搞砸过一件案子或交出一份不入流的报告。
  相反地,她的报告总是独树一格。阿曼斯基相信她天赋异禀。调查信用状况或警方记录,谁都办得到,但莎兰德很有想象力,总是能带回他意料之外的东西。她是怎么办到的,他从来也没弄懂,有时候甚至觉得她搜集资料的能力根本是魔术。官方档案她已背得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她能钻进被调查者的表皮底下,一旦发现任何值得挖掘的秘密,就会像巡弋飞弹一样朝目标前进。
  不知为何,她就是有此天分。
  凡是被她的雷达侦测到并写入报告的人可就惨了。阿曼斯基永远忘不了有一次在某企业收购案前,他派莎兰德对一名制药工厂的研究员进行例行性的查证。预定一个星期完成的工作,却拖延了好一阵子。四个星期了她毫无动静,提醒了她几次,她也置之不理。最后她提出的报告中附带证明那个被调查的人有恋童癖,曾两度在塔林向一名十三岁的雏妓买春,并且有迹象显示他对当时同居女友的女儿怀有歹念。
  有时候莎兰德的某些习性几乎让阿曼斯基感到绝望。就拿恋童癖的案子而言,她没有打电话给阿曼斯基,也没有进办公室找他谈。没有,甚至连报告中可能包含爆炸性数据的事也提都没提,就直接在某天傍晚,阿曼斯基正要下班前放到他桌上。直到当晚夜深之后,他终于能轻松地和妻子在利丁粤岛上的别墅中边看电视边喝酒时,才将报告拿出来看。
  这份报告一如平常,标示附注、引述与资料来源,精准到近乎完美。前几页交代了调查对象的背景、教育程度、职业与经济状况。直到第二十四页,莎兰德才丢出塔林之行的炸弹,用她一贯枯燥乏味的语气说出他住在绍伦吐纳,开的是一辆深蓝色的沃尔沃。她在附录中提出详尽的证据数据,其中包括调查对象和那名十三岁少女在一起的照片。照片是在塔林某家旅馆的走廊上拍的,那人的手伸进女孩的毛衣里头。后来莎兰德追踪到这名女孩,还将她的说词录音存证。
  这报告所引起的混乱正是阿曼斯基想要避免的。首先,他得吞下几颗医师开给他的溃疡药,然后请客户到公司来开一个不愉快的紧急会议。尽管客户强烈反对,最后他仍不得不将资料交给警方。这意味着米尔顿安保恐怕会被卷入一个纠结的网中,假如莎兰德的证据无法被证实或那个人被判无罪,公司恐怕就得打诽谤诉讼官司。真是一场噩梦。然而,莎兰德出奇的冷漠还不是最令他头痛的事。米尔顿的形象向来是保守稳定,莎兰德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仿佛船舶展览中出现了一头水牛。阿曼斯基的这名超级调查员是个脸色苍白、像得了厌食症的年轻女子,头发超短,还在鼻子和眉毛上穿洞。她的脖子上刺了一只约两公分长的黄蜂,左臂二头肌和左脚踝处也各有一圈刺青。有时候当她穿无袖背心时,阿曼斯基也会看见她右边肩胛骨上文着一条巨龙。她天生红发,却将头发染得乌黑,整个人看起来就像刚和一群重摇滚乐手狂欢了一个星期。
  其实她没有饮食失调的问题,阿曼斯基很确定。相反地,她好像什么垃圾食物都吃,只不过天生瘦削,骨架小,让她看起来像个手小腕细、胸部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女孩。她已经二十四岁,有时却像只有十四岁。
  她嘴巴大、鼻子小、颧骨高耸,外貌略似亚洲人。她动作迅速轻盈有如蜘蛛一般,用电脑打字
  时手指像在键盘上飞跃。由于她骨瘦如柴,想当模特儿应该不可能,但倘若上妆得宜,那张脸倒是上得了全世界任何广告牌。偶尔她会涂黑色口红,撇开刺青和鼻子眉毛穿洞不说,她其实……嗯……还算迷人。一种说不明白的魅力。
  莎兰德为阿曼斯基工作这件事实在不可思议,因为阿曼斯基平常不可能接触到她这种女人。
  她最初是被请来做杂工。专门为老约翰?弗雷德里克?米尔顿处理私人事务的半退休律师霍雷尔?潘格兰告诉阿曼斯基,说这个莎兰德虽然“态度大有问题”,却十分机灵。潘格兰恳请他给她一次机会,阿曼斯基勉强答应了。潘格兰是那种会把拒绝当成激励而再接再厉的人,所以干脆直接答应比较省事。阿曼斯基知道潘格兰致力于照顾问题孩童和其他社会边缘人,但他的判断力毕竟不错。
  不料一见到那女孩他便后悔答应雇用她了。她不只是看起来麻烦,在他眼中,她根本就是麻烦的化身。她辍学,没有受过任何高等教育。
  前几个月她做全职,算是吧。偶尔出现在办公室时,她会煮咖啡、跑邮局、帮忙影印,但对于传统的上班时间或例行工作却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她还有惹毛其他同事的本领,后来大伙都叫她“有两个脑细胞的女生”——一个用来呼吸,一个用来站立。她从不提自己的事,有同事想和她聊天,见她几乎毫无反应,很快便放弃了。她的态度让人既无法信任,也难以伸出友谊之手,不久她便成了幽灵,并像只流浪猫一样在米尔顿的走廊上游荡。大伙都认为她已无可救药。
  经过一个月的麻烦不断,阿曼斯基把她找来,铁了心要请她走人。她静静听着他细数自己的违规事项没有反驳,连眉毛也没抬一下。他下了她“态度不正确”的结论后,正打算告诉她若想进一步发挥才能,最好还是另谋高就,她却在此时打断了他。
  “其实如果你只想找个办事奴才,去人力派遣公司找就有了。我可以替你处理任何事、应付任何人,如果你只会叫我分发邮件,那你就是个笨蛋。”
  阿曼斯基坐在位子上,又惊又怒,她仍不慌不忙地接着说。
  “你有个手下花了三星期去调查一个某家网络公司有意招聘的雅痞,写了一份一文不值的报告,昨天晚上我替他抄的那份烂报告,现在就躺在你桌上。”
  阿曼斯基的目光落在报告上,为了改变一下气氛,他开口说道:
  “你是不能看机密报告的。”
  “好像是不行,但是你们公司的保密程序有漏洞。根据你的指示,这种报告他应该亲自抄写,可是他昨天上酒吧前把报告丢给我了。顺带一提,我在员工餐厅里发现他前一份报告。”
  “你说什么?”
  “别激动,我把它放进他的收件箱了。”
  “他把文件保险箱的密码给你了?”阿曼斯基大感愕然。
  “倒是没有,只不过他把它连同计算机密码写在一张纸上,放在记事本底下。重点是你们这个糊涂的私家侦探做的私人调查一点用也没有。他忽略了那个家伙背负赌债,而且吸起可卡因活像吸尘器。他也没查出他女友被他打个半死,还得向妇女庇护中心求助。”
  阿曼斯基花了几分钟翻阅那份报告。内容的陈述井然有序,表达清晰,也有不少数据来源和调查对象的亲友们的说辞。末了,他抬起双眼说了两个字:“提证。”
  “我有多少时间?”
  “三天。星期五下午以前,若不能证明你的指控就准备走人。”三天后,她交出一份资料同样详实的报告,但那个外表讨喜的年轻雅痞却变成一个不可靠的混蛋。阿曼斯基利用周末将报告反复看了几次,并在星期一花了点时间草草查证她的部分说辞。其实查证前,他就知道她的消息必然正确。
  阿曼斯基有点慌乱,也气自己竟如此明显地错看了她。他原以为她很笨,甚至有些智障,怎料一个翘了太多课而毕不了业的女孩,竟能写出文法如此准确的报告,而且还附上详细的观察评论与信息。他实在想不通她是如何获知这些事实。
  他想不出米尔顿安保有哪个员工能取得妇女庇护中心的医师的机密日志。他问她如何办到,她却回答说不想断了她的消息来源。莎兰德显然不想讨论自己的工作方法,不管是对他或其他人都一样。这点让他感到困扰,但他仍忍不住想测试她。
  他思考了几天,想起潘格兰送她过来的时候曾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次机会。”他想到从小到大接受的回教教义教导他帮助遭遗弃的人是神赋予他的责任。当然他并不相信神,而且从青少年时期便未再进过清真寺,但他认为莎兰德绝对是个需要帮助的人。过去几十年来,他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多。
  结果他没有炒她鱿鱼,反而找她前来谈话,试图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女孩别扭的个性。他证实自己想得没有错,她的确有严重的情绪问题,但他也同时发现在她阴沉的外表下有着过人的聪明才智。她暴躁易怒、令人厌烦,但出乎意外的是他已经开始喜欢她。
  接下来的几个月,阿曼斯基张开羽翼保护莎兰德。老实说,他把照顾她当成一个小小的社工计划。他交给她一些简单的研究工作,试着引导她依程序进行。她会耐心倾听,然后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任务。阿曼斯基请米尔顿的技术经理给她上一堂信息科技的入门课程。他们并肩坐了一下午之后,经理回报说她对计算机的认识似乎已超过大多数员工。
  不过尽管多次讨论未来的发展、提供公司内部训练,加上各式各样的利诱,莎兰德很明显就是不愿意顺应公司的惯例。这让阿曼斯基很为难。
  他不会容许其他任何员工来去自如,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也会要求她改不了就离职。但他有预感,若对莎兰德下最后通牒或威胁要炒她鱿鱼,她只会耸耸肩然后走人。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他弄不清自己对这名女子的感觉。她像个搔不着的痒处般令人痛恨,但也令人动心。这无关性欲,至少他觉得不是。通常吸引他的都是身材玲珑有致、嘴唇丰满、能激起他幻想的金发女郎,更何况和他结婚二十多年的芬兰女子蕾娃至今仍非常符合这些条件。他从未对妻子不忠,呃……应该说曾经有那么一件让妻子知道很可能会误会的事。不过他的婚姻很幸福,还有两个和莎兰德年纪相仿的女儿。总之,他对这种远远望去会被误认为瘦弱男生的平胸女孩没兴趣,这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即便如此,他还是发现自己曾对莎兰德产生不当幻想,也因此察觉自己对她并非无动于衷。不过阿曼斯基认为莎兰德之所以吸引他是因为她是异类,就像他也可能爱上画中仙子或希腊古瓶。对他而言,莎兰德象征着一种不真实的生活,虽不能分享却令他深深着迷。当然,她也绝不会容许他分享。
  有一回,阿曼斯基坐在旧城区大广场的一家咖啡馆里,莎兰德也刚好来此闲逛,并坐在离他不远处。她和另外三名女孩、一名男孩一起,穿着打扮十分类似。阿曼斯基兴味十足地看着她。她似乎和工作时一样内向,但听完其中一个紫发女孩说的事情后,她确实微微露出笑意。
  阿曼斯基好奇地想,倘若有一天,他把头发染绿,穿着破牛仔裤和布满涂鸦与铆钉的皮夹克去上班,不知她会作何反应?很可能只会不屑地撇撇嘴吧。
  她背对着他坐,一次也没转过身来,显然不知道他也在。她的出现让他感到莫名的心烦意乱。最后他起身正打算偷偷溜走,她忽然转身直盯着他看,就好像自始至终都知道他坐在那里,一直用她的雷达在侦测他。她的注视来得太突然,感觉像一种袭击。于是,他假装没看见便匆匆离开。她也没打招呼,只是用目光尾随他,这他能确定,直到在路口转弯后才终于摆脱那烙在颈背的炙烫目光。
  她几乎从来不笑。但一段时间下来,阿曼斯基感觉到她态度软化。说得委婉些,她属于冷面笑匠型,只会偶尔露出扭曲、讽刺的笑容。
  她的缺乏情绪反应让阿曼斯基深受刺激,有时候他真想抓住她把她摇醒,强行进入她的保护壳内,赢得她的友谊或至少她的尊敬。
  她为他工作九个月以来,他只尝试过一次要和她讨论这些感觉。那是在米尔顿安保的圣诞晚会上,而且那次他喝醉了。倒没有发生什么不该发生的事,他只是试着要让她知道他其实很喜欢她,尤其想向她解释自己觉得有责任保护她,只要她需要任何帮助都可以随时来找他。他甚至想拥抱她。当然,只是纯友谊的拥抱。
  她扭着身子挣脱他笨拙的拥抱,离开了晚会现场。之后她便不再出现在办公室也不接手机。她的缺席感觉像是折磨——近乎一种体罚。他找不到人抒发内心的感觉,这也是他头一次清清楚楚体会到她对他有多么强大的破坏力。三星期后的某天晚上,阿曼斯基为了年终登记账目在公司加班时,莎兰德再度出现。她像鬼魅般静悄悄地飘进他的办公室,他后来才发现她站在门内暗处看着他,也不知道已经站了多久。
  “想不想喝杯咖啡?”她问道。然后随手递给他一杯从员工餐厅咖啡机买来的咖啡。他默默地接过杯子,接着见她用脚一踢将门关上,心里既害怕又松了口气。她坐到他办公桌对面,直视他的双眼,然后用一种让人无法一笑置之或闪躲的方式问他:
  “德拉根,我吸引你吗?”
  阿曼斯基像瘫痪一般坐着,一面拼命想着该如何回答。第一时间他有股冲动想假装受辱。接着他看到她的表情,忽然想到这是她第一次提出这么私人的问题。她是认真的,假如他企图一笑置之,她会视为屈辱。她想和他谈话,而他好奇的是她花了多少时间才鼓起勇气提出这个问题。他慢慢地放下笔,往后靠到椅背上。他终于放轻松。
  “你怎么会这么想?”他说。
  “因为你看我的眼神,还有你不看我时的模样。还有,有时候你好像想伸手碰我又及时打住。”
  他微笑着说:“我想如果我碰你一下,可能会被你咬断指头。”
  她没有笑,只是等着。
  “莉丝,我是你老板,即使我被你吸引,也绝不会有所行动。”
  她还在等着。
  “我可以私下告诉你,是的,有时候你确实很吸引我。我说不出所以然,但事情就是这样。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很喜欢你,但这与肉体无关。”
  “那好。因为永远也不会发生。”
  阿曼斯基笑了起来。她第一次说出很私密的话,却可能是让男人最沮丧的消息。他努力地寻找适当字句。
  “莉丝,你对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头没兴趣,这我明白。”
  “我对一个五十几岁又是我老板的老头没兴趣。”她举起手制止他插嘴。“等等,让我说完。你有时候很笨而且官僚得让人抓狂,不过你其实很有魅力……我也可以感觉到……但你是我老板,我见过你老婆,我又想继续替你工作,如果和你搞婚外情真是最愚蠢的事了。”
  阿曼斯基一语不发,甚至几乎不敢呼吸。
  “我知道你为我做了什么,我并非不懂得感恩。我很感激你能确实摒除偏见,给我一个机会。可是我不想要你当情夫,而你也不是我父亲。”
  过了一会儿,阿曼斯基才无助地叹了口气。“那你到底要我怎么做?”
  “我希望继续为你工作。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他点点头,并尽可能诚实地回答她。“我真的希望你替我工作。但我也希望你对我抱有一点友情和信任。”
  她也点点头。
  “你不是个会让人想交往的朋友。”她听了似乎脸色略沉,但他又接着说:“我可以理解你不想让任何人打扰你的生活,我也会尽量做到。但我可以继续喜欢你吗?”
  莎兰德思考许久后,起身绕过办公桌给他一个拥抱作为回答。他完全惊呆了。直到她放开他以后,他才拉起她的手。
  “我们可以当朋友吗?”
  她点了一下头。
  那是她唯一一次在他面前显露温柔,也是她唯一一次碰他。阿曼斯基一直记得那柔情的一刻。
  又经过了四年,她仍未对阿曼斯基透露过任何私生活或背景细节。有一次他将自己学到的“私调”艺术运用在她身上,他也去找潘格兰长谈——他见到他来访似乎并不惊讶,而最终的发现并未增进他对她的信任。对此他始终只字未提,也没有让她知道自己在打探她的生活,反而隐藏起内心的不安并更加提高警觉。在那怪异的一晚结束前,阿曼斯基和莎兰德达成了协议。未来她将以自由工作者的身份为他做调查计划,无论有没有接案子都能领取一笔微薄的月薪,而每接一件案子还会再按件计酬。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相对地,她也得保证绝不做出可能令他尴尬或让米尔顿安保卷入丑闻的事。
  在阿曼斯基看来,这么做对他、对公司、对莎兰德本身都好。他将麻烦的私调部门缩减到只剩一名全职员工,那是个较年长的同事,除了例行公事游刃有余之外,还能处理征信事务。至于复杂或棘手的任务则全交给莎兰德和其他约聘者,后者是独立承接案件,万一出状况,米尔顿安保其实可以不必负责。由于他经常有案子交给她办,因此她收入还不错,原本还可以更好,但莎兰德总是得看心情工作。
  阿曼斯基也不勉强她改变,只是不许她见客户。今天的任务却是例外。这天,莎兰德穿了一件黑T恤,上面印着露出獠牙的外星人和“我也是外星人”等字样。下半身的黑裙边缘已经磨损,外头罩上破旧的黑色中长皮外套,再加上铆钉腰带、厚重的马汀大夫靴和红绿相间的横条长筒袜。她脸上的妆色调怪异,显示她可能有色盲。总之,她是特地装扮了一番。
  阿曼斯基叹了口气,将目光移到穿着保守、戴着厚眼镜的客人身上。迪奇?弗洛德是个律师,他坚持要见见写报告的员工,并当面问问题。阿曼斯基已经尽可能地以莎兰德感冒、出远门或忙于其他工作等借口推脱,以避免他们碰面,但律师却淡淡地回答说没关系,事情不急,他大可以等个几天。到头来终于避无可避,只得安排这次会面。此刻,看上去已年近七十的弗洛德很明显地看着莎兰德看得出神,而莎兰德也以不带丝毫热情的表情怒目回瞪。
  阿曼斯基叹口气后,再次看着她放在他桌上、标示着“卡尔?麦可?布隆维斯特”的讲义夹。这个名字工整地印在封面上,后面还有社会安全号码。他大声念出名字,弗洛德先生这才从着魔的状态中惊醒,转向阿曼斯基。
  “好啦,关于布隆维斯特,你能告诉我哪些事?”他问道。
  “这位是负责写报告的莎兰德小姐。”阿曼斯基顿了一下才又接着说,他脸上带着微笑,试图增加对方的信心,但口气中却有些心慌道歉的意味。“别看她这么年轻,她可是我们最顶尖的调查员。”
  “我绝对相信。”弗洛德的冷淡语调透露出他言不由衷。“说说看她有何发现。”
  弗洛德显然不知该如何与莎兰德应对,因此决定对她视而不见,转向阿曼斯基提问。莎兰德嚼着口香糖,吹了个大泡泡,然后没等阿曼斯基回答便说道:“请你问问客户想听长的还是短的版本。”
  尴尬地沉默片刻后,弗洛德终于转向莎兰德,为了弥补对她的伤害,便改用长辈的慈祥口吻对她说:
  “如果这位小姐能口头总结一下,我将十分感谢。”
  有一度她露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仇视神情,弗洛德不禁感到脊背发凉。但就在一瞬间,她的眼神立刻变得柔和,弗洛德又怀疑是否自己眼花了。她开口时,简直恭敬得有如公仆。
  “请容我先声明一点,这次的任务并不特别复杂,只不过工作内容本身的描述有点模糊。你想知道‘所有能挖得出来’有关于他的事,却未明说特别想查哪些事,所以这份报告有点像是他一生的杂录,虽然共有一百九十三页,但有一百二十页都是他写的文章或剪报拷贝。布隆维斯特是公众人物,几乎没有秘密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但他毕竟还是有秘密吧?”弗洛德说。
  “每个人都有秘密。”她平淡地回答。“只是要去发掘出来罢了。”
  “说来听听。”
  “布隆维斯特生于一九六年一月十八日,现年四十三岁。他生在博尔兰格,但从未住过那里。他出生时,父母库尔特和阿妮塔都在三十五岁左右,现在两人都死了。他父亲是装机器的工人,经常跑来跑去,而母亲呢,据我所知,一直都是家庭主妇。麦可上学以后,全家搬到斯德哥尔摩。他有个小他三岁的妹妹叫安妮卡,是个律师。另外还有一些表兄弟姐妹。你准备替我们倒咖啡吗?”
  最后这句话是对阿曼斯基说的。开会前他命人用热水瓶备妥咖啡,此时正仓促地压出三杯咖啡来,一面以手示意莎兰德继续说。
  “所以一九六六年,他们住在小埃辛根。布隆维斯特先是在布罗玛上学,后来到国王岛上预备学校。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讲义夹里有成绩单拷贝。在预备学校期间,他选修音乐课,还在一个名叫拔靴带的摇滚乐团担任贝司手,而且乐团曾经推出单曲,一九七九年夏天在广播电台上播过。预备学校毕业后,他到地铁站当收票员,存了点钱之后出国。他离开了一年,多半都在亚洲游荡——印度、泰国,然后又跑到澳大利亚。二十一岁的时候,他开始在斯德哥尔摩上新闻课程,但只上一年便休学入伍,在拉普兰的基律纳当步枪兵。那算是个很糙的单位,但他表现得很不错。退伍后,他完成了新闻学位,之后一直在新闻界工作。你要我说得多详细?”
  “说你认为重要的事就好。”
  “他有点像是《三只小猪》里那只勤劳猪。到目前为止他都是个杰出的记者。八十年代,他接很多临时工作,先是在外地报社,后来才到斯德哥尔摩。我列了清单。关于‘熊党’的新闻是他的转折点,就是他认出那群银行劫匪。”
  “小侦探布隆维斯特。”
  “他恨死这个绰号,这倒不难理解。如果有人敢在报纸版面上叫我‘长袜皮皮’,我就把他们打到鼻青脸肿。”
  她阴阴地瞥向阿曼斯基,他则心虚地咽了一下口水。他已经不只一次把莎兰德想成长袜皮皮。只见他挥挥手让她继续。
  “一项消息来源显示,在那之前他一直想当刑事新闻记者,还曾经在某晚报实习过,后来却是以政治财经报道成名。他起初是签约记者,到八十年代末才在一家晚报找到全职工作。一九九年,他离开那家报社,协助创办《千禧年》月刊。那份杂志背后没有任何大出版社撑腰,一开始完全不在状态,如今销售量已经达到每个月卖出两万一千份。他们的办公室在约特路上,离这里只有几条街。”
  “左派杂志。”
  “这得看你的‘左派’怎么定义。一般大众把《千禧年》视为社会评论杂志,但我猜无政府主义者会觉得它跟《竞技场》、《前沿》一样,属于小中产阶级的烂杂志,而温和的学生团体则很可能认为该杂志的编辑全都是共产党员。没有证据显示布隆维斯特曾经活跃于政治圈,即使在他上预备学校、左倾风潮盛行年间也一样。他在新闻学院埋头苦读时,和一位当时在工会组织中十分活跃的女孩同居,那女孩如今是左翼党的国会代表。他之所以被贴上左派标签,主要应该是因为他当财经记者时,专门调查报道企业界的贪腐情形与可疑交易。他曾经做过一些对大企业家和政客极具破坏性的个人特写——那些人大多是罪有应得——导致许多人辞职,也引发连串的官司诉讼。其中最著名的阿波加案,最后有个保守派政治人物被迫下台,某位前议员也因为盗用公款被判刑一年。揭发罪行实在不能拿来当做判定一个人左倾的标准。”
  “我懂你的意思。还有什么吗?”
  “他写了两本书,一本关于阿波加案,另一本叫《圣殿骑士团》,三年前出版,是关于财经报道。我没看过这本书,不过从书评看来似乎颇有争议,在媒体引发不少讨论。”
  “钱呢?”弗洛德问。
  “他不是很有钱,但也饿不死。所得税申报书附在报告里。他银行里大约有二十五万克朗,包括一笔退休基金和一笔储蓄存款。他另外一个账户里约有十万克朗,专门用来支付工作、旅行等费用。他有一间合作公寓,在贝尔曼路,六十五平方米大,房贷已经付清,没有借贷或负债。他还有另一项资产,位于群岛间的沙港。那是一栋二十五平方米的小屋,装潢成夏日水边度假屋,就在全村最美的角落。很显然是他的一位叔伯在四十年代买的,当时一般普通人还有此能力,最后小屋就落到布隆维斯特手中了。他们将家产平分,所以他妹妹分得双亲在小埃辛根的公寓,布隆维斯特分到小屋。我不知道小屋的现值多少——肯定有几百万,但话说回来,他好像没有出售的打算,而且还常去沙港。”
  “收入呢?”
  “他是《千禧年》的所有人之一,但每个月只领一万二左右的薪水,其余收入则来自撰稿的工作,数目不固定。三年前他忙了一年,约莫赚了四十五万,去年撰稿却只赚进十二万。”
  “除了律师费等等,他还得缴十五万的税。”弗洛德说:“我们就假设总金额不低吧。而他入狱期间也会有损失。”
  “也就是说他将会变得一文不名。”莎兰德说。
  “他诚信如何?”
  “这可以说是他的信任资产。他的形象就是坚定捍卫道德、与商界对抗,他也屡次被邀请上电视作评论。”
  “现在被判了刑,这项资产恐怕所剩无几了。”弗洛德说。
  “我不敢说我百分之百知道一名记者必备的条件,但经过这次挫败,大侦探布隆维斯特要想得到新闻大奖恐怕遥遥无期。这回他笑话可闹大了,”莎兰德说:“我可以发表一点个人意见吧……”
  阿曼斯基听到这里睁大了双眼。莎兰德替他工作这么多年,从未针对任何私人调查发表过任何个人意见。她只在乎赤裸裸的事实。
  “检视温纳斯壮事件的真相并不在我的任务范围内,但我确实留意了整个审判过程,也不得不承认我真的大吃一惊。整件事都不太对劲,而且实在……以布隆维斯特的作风,根本不可能发表这么离谱的东西。”
  莎兰德挠挠脖子。弗洛德表现得很有耐心。阿曼斯基则不确定是自己看错了,或者莎兰德的确不知该如何继续。他所认识的莎兰德从来没有不确定或迟疑过。最后她似乎终于下定决心。
  “就当我们私下聊聊……我还没有认真研究过温纳斯壮的案子,但我真觉得布隆维斯特是被人陷害的。我想这件事里头一定有什么和法院判决书所写的截然不同的东西。”
  眼前的律师以锐利的眼神打量着莎兰德,阿曼斯基也注意到打从莎兰德开始报告,直到此刻客户才显露出真正感兴趣的神情。他暗暗记下弗洛德对温纳斯壮案有一定程度的兴趣。不对,阿曼斯基立刻转念,弗洛德感兴趣的不是温纳斯壮案,他是在听到莎兰德暗示布隆维斯特可能遭人陷害时才有了反应。
  “你这话怎么说呢?”
  “这是我个人的猜测,但我敢肯定他上了某人的当。”
  “为什么这么说?”
  “从布隆维斯特的背景看得出来他是个非常谨慎的记者,他从前揭发的每件丑闻全都有凭有据。有一天我去法院旁听,他好像连努力也不努力就放弃了。这根本与他的性格不符。如果法院说的是事实,就表示他毫无证据便捏造出关于温纳斯壮的报道,然后像个自杀式人体炸弹一样发表出去。这完全不像布隆维斯特的作风。”
  “那么你认为发生了什么事?”
  “我只能推测。布隆维斯特相信自己的报道,但过程中出了差错,结果发现他得到的消息是错的。也就是说,消息来源是他信任的人,也可能有人故意提供错误情报——这听起来复杂得不可思议。另外也有可能是他受到严重威胁,使得他宁可被当成无能的笨蛋也不想挣扎反击,干脆投降。但我要再强调一次,我纯粹只是推测。”
  莎兰德打算继续报告,弗洛德却举起手阻止了她。他静坐着,一面用手指敲打椅子的扶手,片刻后才略显迟疑地再次转向她。
  “如果我们决定雇用你去发掘温纳斯壮案的真相……你觉得有多大几率能有所发现?”
  “这我不敢说。也许不会有任何发现。”
  “但你愿意试试看吗?”
  她耸耸肩。“我无权决定。我替阿曼斯基先生工作,我该做什么由他决定。而且也得看你们想找什么样的信息。”
  “我这么说好了……这番话应该会保密吧?”阿曼斯基点点头。“我对这件事一无所知,但我能肯定温纳斯壮在其他情况下绝对有背信行为。温纳斯壮案严重地影响到布隆维斯特的人生,我想知道你的猜测有几分准确。”
  这番谈话起了意外的转折,阿曼斯基立刻有所警觉。弗洛德是在要求米尔顿安保去刺探一个已经了结的案子。此案也许对布隆维斯特个人造成某种威胁,但如果接受委托,米尔顿恐怕就和温纳斯壮的律师团杠上了。阿曼斯基一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让莎兰德像颗失控的巡弋飞弹一样乱窜,心里不安到了极点。
  他不只是为公司担忧。莎兰德曾明白表示不希望阿曼斯基像个爱操心的继父,自从那次协议后,他便一直避免有类似举动,但事实上他永远不可能不为她操心。有时候他发现自己会拿莎兰德和女儿比较。他自认为是个不会随便干涉女儿生活的好父亲,但假如女儿的行为和莎兰德一样或过着和她一样的生活,他知道自己会无法接受。
  他那克罗地亚人——又或许是波斯尼亚人或亚美尼亚人——的内心深处,始终坚信莎兰德的人生正一步步走向毁灭。若有人想对她不利,她正好是完美的受害者,而阿曼斯基就担心哪天早上会被她遇害的消息给惊醒。
  “这种调查可能不便宜。”阿曼斯基提醒道,同时想藉此衡量弗洛德的认真程度。
  “那么就设个上限。”弗洛德说:“我不会强人所难,但诚如你向我保证的,你的同事显然能力很强。”
  “莎兰德?”阿曼斯基转向她,扬起一边眉毛询问道。
  “我现在手边没工作。”
  “那好。不过我希望我们对工作上的限制有共识。你把剩下的报告说完吧。”
  “剩下的多半是他的私生活。一九八六年,他娶莫妮卡?阿布哈姆森为妻,同一年生下女儿佩妮拉。他们这段婚姻没有持续太久,一九九一年就离婚了。阿布哈姆森已经再婚,但他们似乎仍维持朋友关系。女儿跟母亲住,和布隆维斯特不常见面。”
  弗洛德又要了一点咖啡,随后转向莎兰德。
  “你说每个人都有秘密。你发现什么了吗?”
  “我是说每个人都有自认为私密、不会到处宣扬的事。布隆维斯特的女人缘显然很不错,他谈过几段感情,还有多次一夜情。但这许多年来,有个人不断出现在他生命中,两人关系并不寻常。”
  “怎么不寻常?”
  “爱莉卡?贝叶,《千禧年》总编辑,上流社会女子,母亲瑞典人,父亲是具有瑞典居留权的比利时人。爱莉卡和布隆维斯特在新闻学校认识后,便一直分分合合。”
  “这也许没什么不寻常。”弗洛德说。
  “也许没有。不过爱莉卡的丈夫刚好就是那个小有名气、曾经在公开场合做一大堆恐怖作品的艺术家葛瑞格?贝克曼。”
  “这么说她对丈夫不忠啰?”
  “贝克曼知道他们的关系。显然是三个关系人都接受这样的情形。女方有时睡在布隆维斯特家,有时睡家里。细节我不知道,但很可能是因此导致布隆维斯特和阿布哈姆森的婚姻破裂。” 







阅读提示:千禧年三部曲的作者是拉森,颜湘如,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千禧年三部曲下载地址

上一本:东野圭吾:鸟人计划
下一本:燃眉追击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