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蕙玲 日期:2017-01-01 10:07:41
序---
因为是张爱玲,因为张爱玲难说,因为张爱玲难说又不愿意硬加诠释,因为难说不能多说又不得不说得准确;因此这个剧本有其特殊风格。王蕙玲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不依时间轴进行情节,故事从张爱玲中年到了美国之后开始、再接回少女成长时期,而后成名、与胡兰成恋爱,离开中国,再跳接回一九六二年的美国婚姻,而至老死他乡。为什么传记故事,却不依惯例地从出生开始,顺着时间进行写起?王蓄玲说,选择这里开场,许多原因中的一个,便是因为这时候的张爱玲对国人是完全的陌生,因为不熟悉,才能让观众先摆脱掉对张爱玲许多先入为主的概念,有机会重新认识张爱玲。从几人里看出不凡之处,便是《她从海上来》的企图。
从美国部分开场,张爱玲三十六岁,是个来自上海的中国作家,除此之外,一片空白。这样的出场,张爱玲使纯粹只是个普通人,顶多,多了一个作家身分。由这里,从她一个平凡人的身分,我们看到她与瑞荷平凡几近无趣的恋爱、平淡的婚姻,再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一些记忆,从张爱玲的回忆、故事才倒叙回她的出身、童年及后来的一切。是的,想知道张爱玲的传奇,便应该先知道她只是一个“一般人”。
写传奇人物的平凡处,是先解脱她太多传奇色彩的烟雾;让人看清她的素面,素面相见才能得见本心;这样的企图,在剧本风格自然是极力地避免戏剧化的营造。本剧中的故事人物几乎都有所依据,情节对白有编排,但很少杜撰事件,为的便是还原这本来面目。因为这部戏的主体是写“人’、写“生命”,所以努力要呈现的是人的复 杂性、人生的多面貌。许多矛盾、不统一、无法说明的行为动机及转折心态,只能尽量保留事件发展的原样,不加主观地解释与整理;以免歪曲或狭隘限制。因此,这个戏里的张爱玲和其他许多人物,不以戏剧性格统一,却更接近真实的人生。
忠于事实,是传记篇的基础。然而,要写一个创作者。心灵世界的 思想和情感,却又不能只是一般人物传记的直铺事实情节,因此王蕙玲混杂更多的叙事手法,笔法时而贴近张爱玲的心灵,贸然地进入她的回忆;时而跳接张爱玲的作品,并企图展现她的作品与心灵情感的呼应;更有时索性直接的大量旁白出现,直接让张爱玲发声……这些复杂的技法,组织出《她从海上来》企图多彩多姿的风貌及灵动的叙述风格,使这部作品更具文学性,却也更难戏剧呈现。
王蕙玲认为,我们不能替传记人物说话,但我们可以让人更贴近她。是的,贴近张爱玲、感受张爱玲,也许便是这个戏的企图:带领观众走进张爱玲的人生旅途,走进张爱玲办心灵世界,走进张爱玲的作品世界,让你自己去知道她,感受她,自己去想,去知道或不知道,去懂得或不懂得。其他的,我们不能多说,因为是她的生命,是你的感受。
这样来写张爱玲,只能彻底地把戏剧还原回人生的繁复多样,如同王蕙玲自己说的:想写一个没有戏的戏,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她从海上来》剧本,没有戏剧性的情节,只有一场场的生命细节,生活纪实,比较像日记散文,更像绘画或音乐,丰实以生命的各种色彩,串联起来的是心灵的韵律起伏。对习惯于电视连续剧思路的观众似是种挑战,其实将是种解放:当情节不再牵着观众走的时候,观众便可以自己生出自己的观点及感受,用自己的感受去感受张爱玲;才不握住张爱玲及观众自己。
也因此,这个剧本也许更接近留在这世界的张爱玲,也更表现出了张爱玲的各个面貌;所谓:时人对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是真的吗?是真的吗?张爱玲是这样吗?她让人想之不尽、说之不完;感受深浅,是我们各人饮水,冷暖自得,却不能论断,更又与她自己无关;这是王慧玲对张爱玲及大众的尊重,也更是还原了传奇人物该有的传记态度。我喜欢这个剧本,是写了我们想知道的张爱玲,同时没写出不该替她说的话,没握住她自己的生命。
生命以她自己独特之姿舒展、绽放;人人可观,无人可代言。 作者简介
王蕙玲(又名: 王惠玲)
生日:1964年2月15日
星座:宝瓶座
血型:A型
籍贯:山东省汶上县
学历:省立台北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
职业 : 编剧
所属地区: 台湾
主要作品:
电影:
1995年电影《饮食男女》(李安导演)入围金马奖,奥斯卡影展
电影《卧虎藏龙》
电影《饮食男女》
电视剧:
1983年单元剧《伴你窗前共此生》;
1984年连续剧《四千金》入围金钟奖;
1985年连续剧《两代情》获省文艺奖;
1987年连续剧《追妻三人行》入围金钟奖;
1991年连续剧《京城四少》入围金钟奖;
1995年连续剧《第一世家》入围金钟奖;
1997年连续剧《女人三十》;
1998年连续剧《人间四月天》;
2007年连续剧《谢谢你曾经爱过我》。
目录
导论第一章 九十年代的社会政治词语第二章 九十年代的社会经济词语第三章 科技、文化领域新词语第四章 社会交往中人际称谓的变化第五章 “外来词热”和“外语词热”第六章 宗教词语的复兴与俚黑词语的泛起第七章 词汇语义的变化和发展第八章 词汇修辞色彩的变化第九章 构词领域的新现象和积极现象第十章 俄语语法
导论第一章 九十年代的社会政治词语第二章 九十年代的社会经济词语第三章 科技、文化领域新词语第四章 社会交往中人际称谓的变化第五章 “外来词热”和“外语词热”第六章 宗教词语的复兴与俚黑词语的泛起第七章 词汇语义的变化和发展第八章 词汇修辞色彩的变化第九章 构词领域的新现象和积极现象第十章 俄语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