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春 日期:2021-12-17 03:44:26
本书选取了毕淑敏的八篇中短篇小说,虽然这只是她小说创作的冰山一角,但也可以管中窥豹地了解毕淑敏小说创作的基本风格。毕淑敏的小说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不刻意塑造典型人物,但她很注意对特定环境下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尤其是对人性的表现,较之一般作家更见功力。毕淑敏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最本质的人性是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由于她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读者朋友细细品味。
入选这本小说集的8篇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藏北高原为背景的《昆仑殇》和《翻浆》。毕淑敏17岁赴西藏阿里当兵,在藏北高原度过了十一年,先是做卫生员,后来做军医。世界屋脊上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使生命变得异常脆弱,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足以夺去一条年轻而鲜活的生命。作为军医,她既目睹了革命军人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也目睹了很多战友的死亡.回到北京后,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生活经历成为她创作的原动力,她说:“那些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刻骨铭心的记忆总在骚扰我,于是在一个平平淡淡的晚上,在一间充满药味的屋子里,我提起了笔,开始了写作。”《昆仑殇》写的是20世纪70年代第一个冬天,在海拔5000米以上、气温40。c以下的高原永久冻土地带人为发动的一场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极其惨烈的野营拉练事件。这是极左路线盛行的年代,部队一号首长接到总部的野营拉练命令后,尽管本人并不赞成这个决定,但作为军人,他不仅执行了这个命令,甚至还把它发挥到极致,命令部队穿越号称死亡地带的无人区,使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苍茫的白雪高原上。不仅如此,那些死去的军人中,有人因为地方口音,把林彪的“枪杆子,笔杆子,干革命就靠两杆子”中的“两杆子”说成了“二杆子”而被打成敌我矛盾,死后连被埋进烈士陵园的资格都没有。一号首长还命令把一对相爱了很久的军人的遗体分别埋在烈士陵园的两角,拉开能够拉开的最大距离,原因是“战士不准谈恋爱”。小说在歌颂边防战士为国捐躯精神的同时,也大胆地揭露了在极左路线时期人性的扭曲。
与《昆仑殇》的悲壮相比,《翻浆》则轻松了许多。一个急于赶路的搭车人,被误会成小偷,在事实面前,疑人者终于在搭车人善良的人性面前惭愧地低下了头。
第二类是从医生的角度创作的作品《预约死亡》和《紫色人形》。毕淑敏从西藏转业回北京以后,又做了20年内科医生,加上在部队当11年军医的经历,构成了她生命中另一段宝贵的记忆。作为医生,对生命的关怀要超过普通人,即使成为作家以后,她仍然把对生命的关怀当作一种责任,这也是她后来到美国访问时,不去拜访作家,而是要求到美国的临终关怀医院参观的原因。《预约死亡》在l994年度的文坛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用第一人称手法写成的小说,在作品中,毕淑敏为我们展现了“临终关怀”医院的真实图景,尽管濒死前的癌症患者体貌是丑陋的,脾气是变态的,但是每一位即将去世的病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临终关怀医院的责任是让这些身患绝症的人能平静地、体面的走完自己的一生。在这所特殊 的医院里,从院长、医生到护理人员身上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蕴含了至高无上的人性之美。
《紫色人形》写一对多年的恋人在新婚之夜被恶人放火烧成了焦炭模样,但他们在病房中却不肯呻吟一声,只是用歌声安慰对方,他们死后,在铺过的油布上留下了一对紧紧偎依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小说篇幅虽短,但蕴含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感情,令人荡气回肠。第三类是取材于家庭教育的《一厘米》和《不会变形的金刚》。毕淑敏作为母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定有很深的思考,于是便有了这样两篇小说。两篇小说写的均是普通家庭的教育问题,尽管家长们都是小人物,却都把教育子女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当然,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读了作品后,一定会引起读者的思索。美好的愿望在事实面前难免遇到阻力,甚至是受到嘲讽和挖苦,但坚持给孩子树立人性美的典范,这正是两篇小说的共同之处。
第四类是关注弱势群体的《女人之约》和《源头朗》。两部作品都提出了“弱势群体有没有资格要求最基本的做人的尊严”这样一个问题。在《女人之约》中,给厂里催欠款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郁容秋,临终前要求女厂长兑现当初的承诺:只要出色地完成规定的清欠指标,请厂长向她鞠一个躬。但厂长为了自己的面子,却执意躲开了这个将死的女人,不肯履约。尽管厂长本人气质很高贵,但她的人性是萎缩的。郁容秋的气质虽然俗气,但从人性的角度讲,她应该是女中豪杰。在两个女人的对比中,人性的丑与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源头朗》取材于坝上草原。肺癌患者夏导要赶在自己去世前拍一部以贫困儿童生活为背景的广播特写剧《塞北的风》,于是坝上最穷困的孩子火石成了被猎奇来的玩偶,夏导连哄带骗地逼着火石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脚本完成了作品。被当成猴耍的火石在离开北京时留下了一句话:“城里人,我恨你们!”这句话代表了穷困孩子的怒吼,穷人也有穷人的尊严,拿这种尊严做戏,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