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虎因 日期:2021-12-26 03:48:13
第一章 初露灵秀
1937年5月4日,是金陵孤儿院创建1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一届院生的毕业典礼日,院董事会决定于当天下午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前几天,院里收到了教育部的一份函件,由世界教育组织成员和各国记者组成的20人左右的考察团将慕名来参加院庆活动,特请院方给予隆重接待。
消息灵通的中外记者们捕捉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紧张地活动起来。他们都想有机会随考察团到孤儿院采访,因为平时这个孤儿院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对外开放、不接待参观、不欢迎考察。因而金陵孤儿院对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尤其对该院院长更是有一种神秘教育家的传闻,大家都想一睹这位当代著名孤儿教育家的风采。
经过院董事会郑重研究,教育部的请求得到了同意,让院方热情接待。
4日上午8时,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开到了南京小红山山脚下。几个中外记者早已等候在那里,准备抢镜头了。
第一辆黑色轿车的车门打开了,下来两个男人,眼尖的记者立即认出,那穿灰色中山装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新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先生,大约30岁的样子,一身灰色中山装、中山发型,显得很有精神。而那个身材高大穿西服的、大约40岁的、蓝眼睛的外国人,就是考察团团长————美国当代著名孤儿教育家麦克先生。
陈立夫指着前面的汉白玉石坊笑道:“您看,这上面写着什么?”麦克抬头望去,只见白石坊上刻着“金陵孤儿院”几个蓝色大字,麦克对陈立夫笑道:“好气派的石坊,好潇洒的题字。”说着举起照相机咔咔照了两张相。
他们跨过古朴典雅的石拱桥————安乐桥,来到了孤儿院的红漆大门,参观的记者们也都跟在他们后面。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在红漆大门门口只站着四位少年,两位是身穿白色学生装、头戴白色镶红边大盖帽的英俊少年,另两位是身穿白色连衣裙、短发齐耳、手捧鲜花的美丽少女。当贵宾来到大门时,两位少女笑盈盈地走上前去,把鲜花献给他们,两位少年则举手行礼,以示欢迎。其中一位少年用响亮清脆的声音说道:“我是院生自治会主席钟华,我代表院长和全院师生,欢迎考察团、部长先生和记者们的光临指导。”
麦克握着少年的手说道:“谢谢。”
陈立夫见来欢迎他们的仅是四位学生,不免大为诧异,对身边那位献花的少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们每次欢迎来宾都只有四个人吗?”少女嫣然一笑道:“我叫秋桂,平时只有一男一女在门口值班。”陈立夫愕然地点了点头。
麦克这时回过头来说道:“别开生面,名不虚传,很有特色。”陈立夫苦笑迎合道:“是的,是的。”记者们忙着记录和照相。
代表团进了大门,麦克发现院内非常安静,没人走动,他走近钟华悄悄问道:“怎么看不到一个人?”钟华笑道:“现在正是上课时间。”麦克理解地点点头。
团队一行人来到了一座中国古典大屋顶式的牌坊前时,抬头看到横梁上面写着“安乐窝”三个古朴、怪拙、苍劲的大字,不由停住脚步,拿起照相机对看横匾照下来。
麦克放下照相机对陈立夫说:“这三个字真是妙不可言,颇具板桥神韵,真是好字!是郑板桥的手笔吗?”
站在麦克旁边的秋桂回答道:“这是我们达院长亲笔写的。”
麦克连连点头称赞道:“妙不可言!”
秋桂笑道:“麦克先生的中国话说得这么好,对中国的书法一定也很有研究。”
“我汉语讲得还可以,但对中国的书法可就谈不上研究了,我只是很喜欢中国的书法。”麦克微笑着对秋桂说。
秋桂突然用英语说:“麦克先生,您太谦虚了!”
麦克没有想到在他身边的少女竟能讲出如此标准的英语,很是吃惊,不由地仔细打量起这位少女来,只见她颇具东方少女的典雅秀气,又具有西方少女的活泼美丽,不免对她十分喜爱,拍着她的肩问道:“几年级了?”
“高中二年级。”少女又嫣然一笑,指着楼梯说道:“女士们,先生们,请上楼到接待室。”另一位献花少女则站在楼梯口目送贵宾上楼去。
古色古香的接待室里窗明几净,北面墙上挂着一幅紫红色天鹅绒拉幕,东西两面墙上依次挂着中国名画:松、竹、梅、兰。大家人座方定,秋桂为来宾倒茶,“请品尝我们自种自采自制的红山茶。”来宾们一边饶有兴趣地品茶,一边小声地议论着刚才的见闻。
P6-8
我是一名历史老师,却为什么不顾自己在文学艺术手法上的拙劣,非要花费数年的业余时间来撰写一部小说?
其一,本书是想让后人知道,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有一群流浪的孩子,他们因种种原因失去了亲人,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一群人,其中还有辛亥革命先烈的遗孤。这群失去天伦之乐的孩子们,痛苦而艰难地挣扎在生死线上。
其二,当时有一批进步、开明的慈善人士,伸出了援救之手,以仁爱之心,集资创办了一座先进的孤儿院————金陵孤儿院,宋庆龄女士为之取名“安乐窝”。这体现了创办者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让这些可怜的孤儿们有一个幸福快乐生活的家。而“安乐窝”的可爱和伟大,不仅仅在于普通意义的慈善,更体现在那种具有普洛米修斯精神的爱,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来献出一切的爱!以及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爱满天下”的大爱!
其三,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不仅要给孩子们天伦之爱,更要教他们怎样去爱别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爱世界!给孩子们以爱的思想灌输,让孩子们的思想中、血脉中都充满着爱的精神。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仁爱精神、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的培养和训练。在这种精神下,大敌当前时,自然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义不容辞地献青春、洒热血,永葆民族生存与尊严的峥铮骨气,不屈不挠地进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慈善教育的真谛必将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当日本鬼子侵犯南京时,“安乐窝”里的这群青少年自发地组成了义勇军,义无反顾地抗击侵略!在金钱、美女的利诱下,在严刑拷打下,在刑场上,都表现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可歌可泣地洒尽了他们的最后一滴血!这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是仁爱精神的最高表现,也是慈善教育的硕果。“安乐窝”里的教育历程,长达十年之久,书中只是略有描写。宣传画《孔子讲学图》《屈子行吟图》《苏武牧羊图》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一次文艺演出所唱所演表现的是一种情怀……它们无处不反映“安乐窝”的教育环境和理念的精神。这能给当代教育以什么样的启迪?什么样的反思?
其四,“安乐窝”里的幸福和快乐,却在一夜间化为乌有,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这是触目惊心的史实。“安乐窝”变成了一片废墟,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痛苦,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将永远无法抹去。而恰恰是“多难兴邦”的思想激励着人们去思考,书中一再指出的“居安思危”的警示,告诫了人们:只有富国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兵,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真理。我们要振兴中华,要为祖国的强大,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要为加强国防建设作出贡献。“安乐窝”里的青少年们正是这样的,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和敌人战斗,这是本书要表现的一种爱国情怀,它是何等的崇高和伟大!读者将从这些英雄们身上发现真实的爱国精神!
其五,我不愿把“金陵抗日义勇军”之类作为主书名,是不希望引导读者把此书看成是一本单纯的抗战书籍,也不愿为提高商业性,而一味追求战争描写的刺激性,更不想掀起中日民族的旧仇新恨。通过此书,我希望让读者们,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们了解到当今和平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保护我们的和平生活,不要把残酷的战争当为儿戏。我们希望中日人民友好往来,中日永不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