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建群 日期:2021-12-26 03:57:02
陈建群,山东烟台人。学者,国学家。旧学根植,博洽该识无荒馁。精擅辞章古文国故,邃于文博书画、杂项等鉴定、擘析一应。工诗弈长铁笔。敷畅岐黄,早年悬壶执业。
非三教中人,然终不免濡染。狃于传习,侔古人注释、阐解要籍数种;有小说散文等各式文学作品,散见于海内外报刊。研考著作称通擅。
撰著《袁枚散文选精注绎》《庄子所以》《围棋常用术语·格言图解》《陈建群医案》等十余部。
现为云南省收藏家协会顾问、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此拙《策藜笔丛》所收文章,循古例,主要为散文形制。2014年年底结集。大约少小自1961年起,即自拟题作文,搦管断续迄已五十余年。“少作”自不敢示人,得有自知:因年龄限制,少阅历,乏知缺识,“省得甚么”。无晋代王弼般天才;就古文论,有未忍弃,视不为慊然硶陋者,为忆念计,酌录数则。
余退休前,执报刊文艺编辑业(早年曾做过中医),写作为业余。今百病缠身,有亲朋师友建议,就不才日素所思所学所蓄部分文字结一集“沉淀”,或有裨益于时及后代,不然太可惜。拙文编定,因我甘自淘汰,仍手工写作,不懂电脑微机,为便出版,那手稿得请专业人员输入“幽盘”——幽富之盘。出纸样校改,编稿时未觉,忽对自己所搞文有了“发见”。
余一向认为,人自一出世,其今后之体魄、性格、禀赋、智力(包括所谓“情商”),都已先天既定;后天之成长,只是一个增损裒益,或日见其进而臻成熟,或日趋委顿而步退婴之过程。不才十分幸运,出生于战争年代末梢,——也曾由小姨母抱了藏于桌下躲避白天而降的炸弹;很快天下“太平”,再未经对自身——他人未敢论——之惨烈、流血、死亡(“文革”另论)。可能缘于与生俱来,善良、敏感、悲天悯人(?),不自觉中,自幼于那一草一木、一啄一饮,喻合万物,视之似皆具生命。数十年来,文章表述竟几乎一以贯之: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品度艺术。粗略言之,即为“主题”。
蒿日对限,黄钟毁弃之后,“辞不足不可以成文”(韩愈:《答尉迟生书》),知人知文知品度,今人大多不能。而于社会金字塔中自身定位,多有不由自己、不自知处。却也有明察明知明智人。譬如清代,有人厌恶地捏了鼻子去考得“秀才”功名,即“绝意仕途”,为的是秀才见县官再不必下跪。人生确有不得已处。
这里,谨向胡平社长、刘大伟社长、赵石定社长、张平慧总编辑致以诚挚的谢意!
作者
2018年3月干不争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