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房向东,房家安 日期:2021-12-26 04:03:59
儿子:
昨晚在飞机上睡得好吗?我估计你已经到了学校了吧。昨天是晚上出发,到了德国天还没亮,这是你出生以来最漫长的夜晚。你们从机场往亚琛的路上,天是渐渐地亮起来的吧?从法兰克福到学校走了多长时间?
福建的同学都认识了吗?一路上他们怎么样?特别是福州同行的那几个还好吧?
晕车了吗?晕车药没有派上用场吧?没有用上最好。
天冷吗?刚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不知会不会水土不服?我想应该不会的,年轻人很容易适应新环境。不过,还是要小心一点,穿适合的衣服,现在既是环境变化,又是季节变化,很容易生病。
这几天可能不容易吃到青菜,那边又开暖气,你经常流鼻血,毛细血管太细,因此,要吃一些维生素片。超市如果有蜜水,买来吃。过些日子习惯了,那边空气好,就没有问题了。
飞机上的吃食够吗?到学校有吃的东西吗?如果没有,赶快去超市买一些。在外面,该花的钱都要花,不要缩手缩脚的。
住几楼?住宿情况怎样?和谁一起住?
房间有柜子吧?带去的东西能放得下吗?东西一定要整理清楚,这样可以多放一些,取的时候也方便。药箱也要整理好,不要吃错了药。
缺什么东西,平时在电脑上记一下,到时我们一起寄出去。弄清楚详细的地址后,写好地址和邮编发回来,我们寄东西时好用。是用英文还是用德文写地址?
以上是接你电话前写的。
住在一楼也好,有地气,相对湿度也高一些。不过要小心,会不会有小偷呢?晚上门要关好。关好门后,放一张凳子顶住门,这样,如果有小偷进来,凳子倒了,你也就醒了。不过,这可能是国内的观念了。
好好睡一觉,把生物钟调过来。这几个月在家,迟睡晚起,到了那边,不要再这样了。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行事,要按德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事,德国人是早睡早起的,我们也要入乡随俗,这样对身体也有好处。
这几个月长胖了十来斤,应该找一两个你喜欢的体育项目锻炼锻炼,西方人都爱锻炼,让身体减少一些肥肉,思想会更活跃的。如果有必要,我们把溜冰鞋寄过去?
我和你妈妈都觉得,福州同行的四人,你最成熟,我们带的东西最少,但准备得最充分。刚才,福州那个同学的爸爸还打电话来问他孩子的情况,我告诉他你在国内就买好电话卡了,也把你们一路顺利的事对他说了。我和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办转机等,要把一路的事“过电影”,回顾一下有好处,为以后积累经验。除了读书,生活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
要记日记,坚持用英文记;和同学说话,能用英语的就用英语,要尽快过语言关。对了,如果碰到费博士和考你的那个德国老师,要主动和他们打招呼,试试看他们会不会还记得你。
妈妈说,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家里都好。先写这些。
爸妈
2008年11月2日下午5点半
P1-2
我想对本书的“编辑”,从作者的角度作一说明。
应该坦白,收入书中的书信并非原汁原味,一些属于家庭隐私和过于琐碎的内容,我将其删掉了。尽管如此,重读一遍,还是有不少的絮絮叨叨、婆婆妈妈,比如问孩子要往德国寄些什么东西,诸如此类的,一般说来是可有可无的,然于絮叨中,似也可见父母的牵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也是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我们过的是平常人的生活,事实上现实生活也就是如此油盐酱醋,这也是“私人化写作”的真实体现。
我们当初写这些信,就是为了写这些信,虽然也想过,将来孩子成家了,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夫妇,应是不错的纪念。我们真的没有想要拔高什么,没有像有的名人书信或日记一样,写作时,就想着可能要发表。如果把这些琐碎和絮叨都删除,然后再加上一些刻意拔高的内容,那么,也许就失去其固有的本真了。
本书只是房多出国头两年间的通信集。这像梁实秋的黄昏恋一样,初时,情书成“束”,成“捆”,渐渐地,特别是结婚以后,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了。孩子刚出国时,当孩子还处在对异域世界的惊喜中时,对父母而言,那是无边无际的牵挂啊,一天写两三封信也是有的,一年多后,孩子似乎融入了异域的生活,我们对他也感到放心了。总之,通信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话联系,或是QQ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和留言。
房多将来的情况怎样呢?是“海归”还是“海带”?是“天才”还是“地才”?我想,孩子长大了,他有他的生活,应该由他自己来续写人生了。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人生很短很短,我们只希望孩子靠自己的劳作而赢得快乐的人生。这部通信集,也可以说是没有结局的故事吧。
通信自然无标题,否则就是文章了。本人是一个编辑,深知方便读者的重要,现在要出书了,所以根据信的内容,取了篇名。每封信的前面,从文中择其要者提取出重点内容,作为阅读提示;有的信太短,但敝帚自珍,不收稍觉可惜,就不搞内容提示了。
书中没有任何伤害他人名誉的内容,但或许有朋友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他人的书中?为慎重起见,也与鲁迅的《两地书》一样,对提及的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另起别名。
书后有两辑附录。孩子小时候,特别是学龄前,我偶尔写一些关于孩子的文字,有几篇也曾发表过。现在重读,有点亲切的陌生,也还有些趣味,依稀可以听到孩子成长的足音,我把这些文章稍作修改,以《儿子小时候的故事》为题,作为“附录一”收在书中,也算纪念吧。
前些年,我走了几个国家,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写了几篇随笔一类的文字,这些文字与本书的主旨比较切近,也还有可读性,可以当作本书内容的补充,作为“附录二”收在书中。
客气话有时可能让人生分,但不说似乎也不够礼貌。真诚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接纳了这本书,感谢朱寒冬社长的肯定,感谢责任编辑张妍妍的辛苦劳作。谢谢!
房向东
2014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