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 日期:2021-12-26 04:09:00
为谁
文/龙应台
我不懂得做菜,而且我把我之不懂得做菜归罪于我的出身,我是一个外省女孩;在台湾,外省其实就是难民的意思。外省难民家庭,在流离中失去了一切附着于土地的东西,包括农地、房舍、宗祠、庙宇,还有附着于土地的乡亲和对于生存其实很重要的社会网络。
因为失去了这一切,所以难民家庭那做父母的,就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投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头。所以我这个难民的女儿,从小就不被要求做家事。吃完晚饭,筷子一丢,只要赶快潜回书桌,正襟危坐,摆出读书的姿态,妈妈就去洗碗了,爸爸就把留声机转小声了。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油米柴盐的事,母亲一肩挑。
自己做了母亲,我却马上变成一个很能干的人。厨房特别大,餐桌可以围坐八个人,是每天晚上的沙龙。另外的空间里,我放上一张红色的小矮桌,配四只红色的矮椅子,任谁踏进来都会觉得:咦?这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客厅吗?
当我打鸡蛋、拌面粉奶油加砂糖发粉做蛋糕时,安德烈和菲利普就坐在那矮椅子上,围着矮桌上一团新鲜可爱的湿面团,他们要把面团捏成猪牛羊马各种动物。
蛋糕糊倒进模型,模型进入烤箱,拌面盆里留着一圈甜软黏腻的面糊,孩子们就抢着用小小的手指去挖,把巧克力糊绕满了手指,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吸,脸上也一片花糊。
我变得很会有效率地做菜。食谱的书,放在爬着常青藤的窗台上,长长一排。胡萝卜蛋糕的那一页,都快磨破了;奶酪通心粉、意大利千层面那几页,用得掉了下来。
我可以在十分钟内,给四个孩子端上颜色漂亮,而且维他命ABCDE加淀粉质全部到位的食物。
然后把孩子塞进车里,一个送去踢足球,一个带去上游泳课。中间折到图书馆借一袋儿童绘本,冲到药房买一只幼儿温度计,到水店买三大箱果汁,到邮局去取孩子的生日礼物包裹,同时寄出邀请卡,然后匆匆赶回足球场接老大,回游泳池接老二,回家,再做晚餐。
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孩子大了,我发现独自生活的自己又回头变成一个不会烧饭做菜的人,而长大了的孩子们却成了美食家。菲利普16岁就自己报名去上烹饪课,跟着大肚子、带着白色高筒帽的师傅学做意大利菜。17岁,就到三星米其林法国餐厅的厨房里去打工实习,从削马铃薯皮开始,跟着马赛来的大厨学做每一种蘸酱。
我呢,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吃也可以。一个鸡蛋多少钱,我说不上来,冰箱,多半是空的。有一次,为安德烈煮泡面,加上一点青菜叶子。汤面端上桌时,安德烈吃了两口,突然说青菜哪里来的呀?
我没说话,他直追问,是上星期你买的色拉对不对?
我点点头。是的。
他放下筷子,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那已经不新鲜了呀,妈妈你为什么还用呢?又是你们这一代人的习惯,对吧?
他不吃了。
过了几天,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做菜好吗?
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电话铃响了,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e。
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P2-4
如果,你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爱思考的人,那么你不妨读一下这本书。一则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着生命的真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最真实的想法,是的,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靠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意林》刘世佳
这本书,关乎青春;关乎成长;关乎一步一个脚印;关乎风雨后心灵的历练;关乎在经历人生坎坷时如何获得对自我的救赎。它告诉正在奋斗中的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了不起,你的优秀,不需要任何人来证明。
————《中学时代》陈琛
一个个激励、暖心的人生小故事,每一个都可能改变你的一生。它带给你勇气和智慧,带给你不一样的精神正能量,助你成为优秀的自己。
————《疯狂阅读》赵耕
这本书的每篇每页,都会让所有整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读者们惭愧得无地自容,继而咀嚼“生命”这个词的最终含义。在我们的读书界,这种能够扣问人的灵魂的文本,实在太少了。
————《中学生》高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