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约会后的一声叹息


作者:王晓君  日期:2021-12-26 04:15:25




  记忆中最早把这个信息带给我的,是一个男人。
  从一段对话开始的。
  中年男人说,来,好孩子,给爸爸挠挠后背,女孩儿嗔怪道,天天晚上挠,左边十下,右边十下,中间十下,还有啊,我不挠。说完,女孩儿把从后面伸到前面环绕着中年男人脖子的手抽出来,轻轻掐了一下中年男人肩头,嘻嘻笑起来,中年男人说,不挠就是不孝心,你不想做一个孝心的女儿。女孩儿认真起来,一本正经,给你挠后背就是有孝心。中年男人说,我的小女儿最有孝心了。来。来。女孩儿把头钻进被子里,撩起爸爸的背心,一边数着数一边用心地挠了起来。
  这个男人。如果他还在的话,我应该叫他爸爸。我一直都是这么叫的,直到十六岁。
  记忆中最早的孝心的声音是以给爸爸挠痒痒做为标准从爸爸的嘴里送出来的。
  时间一下子就被送到了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七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母亲吩咐我去给父亲送药,说七点钟大夫就要用它。父亲得的是恶性肿瘤,已经到了晚期,住在医院里。我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六点五十分。我抓过药,奔下楼,骑着自行车,上了路。从我家到医院,全是上坡,正常骑自行车的话,需要二十分钟的路程。这段路,哥哥最高的纪录是五分钟,他比我大七岁。我不止一次地走过这条路,每一次都看到无数的人推着车子爬坡。
  在那个夏天的早晨,我用五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这段路,那是我第一次骑着自行车蹬上了与我家相连了五年的路。
  为了我父亲。
  十六岁没受过任何专业体育训练的身体单薄的女孩子。不知道应该自豪还是悲伤的女孩子。
  这是我在回忆我对父亲的孝心的一个片断,最重要的是他用上了。
  同样还是在那年秋天,仲秋节的晚上,我从家里跑出来,跑一段走一段,走一段再跑一段,沿着洒满月光的大路,边走边想,就是在这条路上。回家的路上。有父亲相伴的路上。曾经是我亲手书写的最不愉快的路上。现在,我想念它————
  十二岁那一年,我在商店里看中了一个吉它,我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他说去看看再说吧。第二天,我和父亲一起去那个商店看那个吉它。父亲在犹豫。没说买也没说不买。但是他要走,不带吉它。一跺脚,去哪儿,当然是回家。怎么走,当然是我骑车载着你,等候。佯装没看见。走一段,又等候,时间比第一次稍长了一点。瞄准一个小石头,一脚踢出去,继续走。再走一段,又等候,时间比第二次又长了一些。这一次没有动作,狠狠地看他一眼,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最后一段,等候,快要到家了,上来吧。回头看看,不。坚决地。
  就是这条路。
  就是在这条路上,我为了一把吉它,一时的心血来潮。让自己的任性在父亲那里,在他陪我走过的这条路上,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那一天,我用脚上穿着的,他去上海出差为我买的新皮鞋,主动去找寻,路边的小石头,目的是为了引起他的重视.为了能够报复他对我喜欢的东西表现出来的在我看来不该有的平淡,即使这样,也没能让我有一点自责、羞愧,反而,更加怨恨他了。这里面包括,踢坏的新皮鞋,包括不坐他的车。也包括他推着车,不停地停下来,不停地回头看我。
  我竟然就这样把这条路走完了。
  我忽略了父亲的年龄,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他走的是下坡的路。
  到了医院父亲病房的门口,我的脸已经湿透了,并且不断地有新鲜的液体从眼角流淌出来,我用一只手翻开另一只衣袖,用最柔软的部分把脸擦干。
  以前父亲总是这样为我擦眼泪,他说这样不会弄伤皮肤。
  过了一会儿,我推开门,走到父亲床边。父亲没有责怪我,尽管他疲惫的目光中装满了心疼。
  P8-10
  这是一部虚构和非虚构作品的合集。作者无论是描述非虚构的事实还是讲述虚构的故事,给人的感受都特别真切动人,就好像站在高处俯视人世的神,预先就知道每个人一生所要经历的全部内容,没有慌张、紧张、激动和冲动。这是一部女人对自己内心世界勇敢展示的书,很值得一读!
  ————周大新
  晓君是一个如歌的女子————浪漫、感性、时尚,文亦是。读她的文,首先的感觉是浓浓的、纯纯的情,仿佛每个字都被情浸泡透了,那么真挚感人,又那么细腻、敏锐……
  ————张亚丽
  好久没有写文章了,我指的是那种和自己心灵息息相通的文章,后记也算是,更是。憋了好久,我期待往日创作时那种冲动,那种忽然降临的灵感,但越是想,就越是什么都没有。但是必须要写了,就在这个冬日的周末,我乘坐二十分钟的高铁,把自己送到了一个没有人的房间。就那么呆呆拙坐着,没着没落地遛了有半个多小时,才打开了电脑。
  书中选取的这些文章都是二〇〇四年以前的旧作,最早的一篇是一九九三年,当时发表在《北京文学》上面,题目叫“结局和开始”。离现在时间最近的是二〇〇四年写的“和你在一起”,也是书中仅有的一篇和儿子有关的文章,里面记录着他出生后的点点滴滴,止于一百天。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写过书中发表的这样的文童了。
  整理翻看这些文章,眼前依次闪现出和这些文章相关的白天和黑夜,痛苦和欢乐,沉醉和清醒,迷茫和困惑。最强烈的感受是惭愧。我想我是那么喜欢文学,从小到现在。只说两件事情,还在念初中的时候,一次过年,爸爸给我钱叫我自己去买新衣服,结果我却一头扎进了商场旁边的书店。最后衣服没买成,却抱回了一大撂书。一九八七年父亲去世,留下几千块钱给我作为嫁妆,母亲当时的工资不足一百。而我要去文学院读书,母亲很为难,尽管父亲留给她的钱不多,但即使这样,她要靠她的收入再给我攒出这笔钱来依然有难度。我当时没有考虑地跟她说,我的嫁妆不要了,还是用这笔钱供我上学吧。那两年半在沈阳念书,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但是好的也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的。
  半生过去,我能够拿出来给大家展示的只有两本书。眼前这一本,另外一本是一个十二万字的小长篇。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时期的爱情》。一个完全虚构的爱情故事。再让我自豪一下,那本书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手写二十五万字。写完了改改完了再抄。
  有人说,文学是给痛苦的人铺设的一条逃走的路。在北京,更多的时间,我是不快乐的。我喝了很多杯子以外的酒。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把我热爱的这条路走得更坚实一些更光鲜一些。为什么没有给自己积累一些更多的文童。刚来的时候有,刚到北京的时候,我写了很多文章,即使是在上卫生间的时候,都有灵感进发出来。如“养花”“生目前后”“断歌”“走过世界杯”“致友人”等等。
  到了二〇〇三年,是偶尔有。到了二〇〇四年。就彻底地告别了。我开始分析痛苦,我想痛苦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质量的,一种是没有质量的。有质量的痛苦会让你产生优质的作品,而没有质量的痛苦就是毫无意义地在吞噬消磨你的精神和时间。这是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吗?看在我那么热爱它的份上,接受吧。时间并没有到此停止,只要心脏在跳动,血还在流动,我就依然可以追寻、追赶、追求。
  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我终于在人将要到中年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可以放置心灵的工作。我的所谓的精神在工作中找到了归属。不管个人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不愉快,只要一走进工作的地方,头脑和心灵立刻就净化了,就安然了,就超脱了。
  一路走来,坎坷艰辛自知。值得庆幸的是,在北京我结识了很多值得尊重和学习的师长。有的是用一生去感念的人。还有好朋友,我愿意好好地珍惜和守护,去祝福。
  特别感谢李滨声先生,给我的书绘图。周大新老师和张亚丽总编辑,给我的书写下了荐语。还有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图书最美封面奖的美编刘运来先生给这本书做的装帧设计。
  2018年元月后第一个周末于廊坊







阅读提示:约会后的一声叹息的作者是王晓君,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约会后的一声叹息下载地址

上一本:穿旗袍的女人
下一本:岁月的驿站--中华节气节日风情录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