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想亲亲


作者:元生  日期:2021-12-26 04:27:27




  元生编著的《想亲亲(上下卷合订本)》这部长卷,是引用了晋西北的民间小调作为书名,歌曲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呼唤。在这部书里,其深远意义已经超出了“想亲亲”这段歌曲狭小爱情的范畴。“想”是对亲人的想念、是对心中美好的憧憬寄予的无限希望。“亲亲”更是对家人、对朋友以及恋人相爱的一种渴望!
  《想亲亲(上下卷合订本)》由元生编著。
  《想亲亲(上下卷合订本)》讲述了:
  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古朴、恬静的小屯儿,自从早些年上山下乡的知青来这里插队落户,才开始有了跟外界的接触。
  小屯古朴典雅,白墙灰瓦,老树参天,乡亲们又有种植花卉的传统。所以,每家的门楼前都摆放着不同的鲜花,与窗纸上的窗花交相辉映。那一座座古屋翘起的屋檐和门口儿的石礅儿又说明了历史的厚重。
  乡亲们的善良、友好,淳朴的民风,更让知青们感到亲切,并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知青们陶醉在爱情里,沉醉在美丽田园般的秀美中,还有乡亲们那天籁般的民歌民谣让他们久久难以忘怀。
  知青和乡亲们用了十年的时间,在小屯儿南边筑起了一道绵延十余里的雄伟大堤,保护了由沙滩开垦出的千亩良田,从此,这里便吃上了雪白的大米。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青们大返城开始了,因为指标有限,永生把自己回城的指标让给了相爱几年的姑娘茹霞,但没有想到的是她回城后,因种种原因却与别人匆匆结了婚。
  永生有些茫然,又有许多知青来找他要替他打抱不平。永生在艰苦的岁月中,磨炼了坚强的性格和意志,他渐渐地沉默下来,既然木已成舟不如沉下心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他努力地工作,发狠地干活,时间不长,就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不久,当上了小屯儿党支部书记,他决心要改变这里的面貌。
  早年知青建起了阅览室,现在变成了具有相当藏书规模的图书馆,是小屯儿里乡亲们最爱去的地方,在经过一系列典型而又有趣的事件后,更让乡亲们深刻认识到,文化知识对一个现代农民有多么的重要。小屯儿年轻一代,在永生呵护关怀下茁壮成长,因此小屯儿有了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农民大学生。这名大学生还利用暑假时间返回故乡,给学校带来了一场教学革命,让孩子们和老师们都获得新的灵感。
  大兰是当年的知青,早年与知青少华相爱,尝到了爱情的甜蜜后,她有了身孕,时隔不久,少华在一次抢救集体木料中被无情的洪水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小屯儿还很艰苦,永生决定先把大兰送到北京自己父母家,大兰生下和少华的女儿“小兰”。
  。小兰的出生虽然见不到亲生父亲,可在永生父母家长大,却比别人得到了更多的关怀和精心的哺育。永生的父亲是一位身经百战赫赫有名的将军,小兰的到来又给老人带来了天伦之乐。他和孙子辈的小兰一同走在上学的路上,共同探讨他们关心的话题。是爷爷博大的胸怀,把她培养成了一名有作为的年轻的军官。小兰参军入伍,更让在小屯儿的大兰感到无法报答永生一家。在漫长的日子里,大兰与永生同居,过着夫妻般恩爱的生活,每当永生问起办理结婚手续的时候,大兰总是巧妙搪塞过去。她虽然失去了少华,但永生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她心中有一个秘密,早晚让永生也像千百万知青一样,实现回城的梦想。她心里一直做着准备和努力,最终她完成了深藏已久的心愿,让永生回到京城,回到父母的身边。
  青儿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在永生的培养下,挑起小屯儿主任的重担,她痴痴地爱着经常和她在一起工作的党支部书记永生,因为她知道永生并没有领取结婚证,所以这就给了她无限的等待时间。
  金霞是茹霞的女儿,她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电视台选中,成为一名农村栏目的记者,在母亲的影响下,她第一次外出采访就选择了遥远的小屯儿,因为那里有一个妈妈惦记的人,于是,两代人的感情发生在那片故土上。
  郑小燕是金霞单位里选中的搭档,也是她的师姐,也一同来到小屯儿采访,她深感这么遥远的地方,有这么美丽的小山村,包括这里的人和事,特别是永生,既是农民,又不像农民的这位支书,给了她深刻的印象。郑小燕的热情、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和她那无私的性格,使她们很快融入了小屯儿乡亲们生活之中,她们穿和乡亲们一样的布衣、裤褂、布鞋,吃农家饭菜,睡那铺着柔软蒲席的土炕。几次在小屯儿采访,给两位京城女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她们的汽车装满了乡亲们送来的各种礼物,她们的汽车也被小屯儿的花朵打扮得像个大花篮似的。望着依依不合的乡亲们,郑小燕流着泪伏在方向盘上,她们怎么也带不走乡亲们的盛情。永生说得好:“走吧,没有不散的筵席,这里已经是你们的第二故乡了,想来的时候,就到这里住上几天!”他送给两位记者的是两盆叫“死不了”的花儿,郑小燕和金霞知道,这死不了的花儿不就象征着永生那坚毅顽强的生命吗……
  郑小燕在央视农民栏目是有名的大才女,由金霞和她采访回来的报道,自然受到栏目领导的重视。结果,名为《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报道一经播出,电话、短信便像雪片一样飞来,十余部外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很快,栏目组又派了温主任作为领导,与两位女记者同行,第二次来到小屯儿,做更深入的采访。
  茹霞早年用永生的指标回了城,与不择手段追求她的人草草结婚,受到大批返城知青的冷眼和批判。人言可畏,她刚刚生下女儿便离了婚,她受不了丈夫曾用暴力手段对待她,并且同样受不了他的挖苦。在平常的日子里她几乎没有朋友,因为在知青这个圈子里她这种人是最受人憎恨的。她无奈地一边含辛茹苦地抚养女儿长大,一边全身心投入到她热爱的事业中。终于,拼搏了二十年后,成为了北京某百货集团公司董事长,并有了回报小屯儿和永生的机会。为此,她默默准备了二十年。
  小屯儿妇女们心灵手巧,做出的布鞋、绣出的鞋垫儿和那用纯手工棉布做成的衣裤,让人感到亲切和回归自然。早在战争年代,小屯儿的布鞋就闻名于子弟兵之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茹霞也抓住这个契机,派出了她得力的助手,签订了生产布鞋等一系列产品合同,双方都得到了实惠。
  随着“央视”报道的播出,引来大批观光、旅游的人们,这更给了永生及乡亲们大展宏图的机会。大拴和花儿独创了鲜花美食盛宴,也引来北京茹霞公司的合作。
  城市与乡村的互补,共同打造了京城餐饮业的一艘巨大的航母。健康、时尚、原生态的各种菜肴让京城的食客大饱口福,同时从酒店里也能买到无污染的粮食食材。永生又一次为小屯儿创造了卖粮的奇迹。乡亲们夸赞道,如今种下的粮食好像变成了金子,卖到京城的酒楼里竟高出了几倍的价格,他当之无愧地是我们的好支书啊!
  永生在小屯儿的日子里,潜心研究人们对农民的偏见,创造了适合农民学习的典型活动“小屯儿大课堂”,成为深受乡亲们欢迎的文化生活活动之一。在“课堂”上,既有民俗民风的歌咏对唱,又有欢快古朴的乐器演奏,把小屯儿搞得像个比武的大擂台。你家做的饭好、我家做的饭香,你有干活的诀窍、我有省力的办法,你有飞针走线、我有细腻针脚。绣娘们把手里的活绣得如花儿般灿烂。你有二龙戏珠,我有龙凤呈祥;你有大红牡丹,我有素雅兰草……每到这时候,乡亲们耳朵、眼睛好像不够使了,不敢相信这些东西都是出自小屯儿妇女之手。
  永生有童趣,还让半大的孩子走上“小屯儿大课堂”,妙趣横生地给他们讲述怎样在田野里捉蝈蝈、怎样逗蛐蛐、怎样才能培养出“蛐蛐大王”、怎样做柳笛、怎样学鸟叫。谁家的鸡下蛋多了,谁家的小猪喂肥了,都是乡亲们爱听的话题。更有趣的是,劳动时打夯的号子也进入了“课堂”,打夯的汉子们都是干活的能手,都有着健壮的身躯和喊号子的经验。几个汉子聚到课堂的时候,随着号令喊起,惊天动地的喊号声和逼真的表演差点把屯儿委会的屋顶掀翻了。
  乡亲们都夸永生的办法好,把平时劳动情景再现于讲台上,使人耳目一新,感受劳动创造的美好,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生活。用永生的话讲,这是对劳动者的赞美,是对生活的艺术升华。
  有了永生,小屯儿的生活不再单调和枯燥,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最有趣的现象是乡亲们爱看书了,永生大张旗鼓地搞了几次读书比赛,整个农闲时节,小屯儿乡亲们一点没有闲歇下来。张家细谈水浒一百单八将,耿家熟读品三国,李家的姐妹重温((红楼梦》,堤上的关大叔兴趣盎然地为大家讲雪原奇遇擒匪的故事,青儿为伙伴们讲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 家家有书读,人人有书看。草筐背篓里放着一本好看的书。割草间隙里,躺在树下,含着一叶草,品看书的滋味。人们凑在一块纳凉,为书中的人物担忧。在灿烂的斜阳下,拜读火热的诗句,待到暮色朦胧时,恍惚自己置身于梦中。
  文化的魅力在深深地感染着小屯儿的每一位乡亲,连这几天来游玩的人们都深感小屯儿浓厚的文化气息。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也使人更多地了解不同世界和不同人物,永生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在小屯儿的日子如飞一般,凭借良好的发展势头,乡亲们一天比一天富裕,为了不让不文明的赌博之风卷土重来,他要用书和文化武装乡亲们的头脑,享受文化魅力的洗礼。
  小屯儿的图书馆似一座知识的宝库,有着挖掘不尽的财宝。去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多,这可忙坏了金霞和郑小燕,她们要把小屯儿的学习现象记录下来,大力宣传。郑小燕说:“小屯儿学习浪潮改写了人们对农民的偏见,给全国的农民兄弟带了一个好头。小屯儿的读书声,聚在一起评论书的窃窃评语,侵占了小屯儿美好的夏夜,到这个月末统计电费时,竟超出了平日的好几倍。为了鼓励人们爱书、看书的兴趣,永生宣布免了全屯儿各家的电费。这更让乡亲们轻松愉快起来,虽然这件事不大,却是深得民心,博得大家的赞赏。
  永生把小屯儿经营得像一个和谐大家庭,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亲们,小屯儿人民开始讲究卫生,乡亲们开始爱洗澡,习惯用上了城里人用的抽水马桶和太阳能热水器。每天傍晚,只要在小屯儿街心走走,就能隐隐地听到哗哗的水流声响,弥漫着浴液和香皂的扑鼻芳香。
  小屯儿的人们从里到外干净起来,男人们天天看见自己屋里的女人们千干净净的,搂着自己的女人香香地入睡。
  农民的女儿萍儿,是在永生的关怀下长大的,在她完成师范学院的学业后,便怀着感恩之心回到了小屯儿,担任了学校的校长。她喜欢孩子们,想法子改革教学质量,在她的建议下,学校里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让孩子们上学时干干净净地来,下午放学的时候香喷喷地走,孩子们的脸蛋儿像熟透了的苹果,娃娃们还齐声唱着萍儿编曲的歌谣:“七寸裤//讨衣/千层底的布鞋穿脚底/走得稳/跑得急/粘上泥巴也好洗/嫩黄瓜/李子梨/还有红红的果丹皮/坐蒲墩儿/睡蒲席/手中的蒲扇摇得急/喝米酒/看社戏/酒瓶长在田地里……”
  在永生的感召下,小屯儿年轻人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激情,敢想敢干的青年一代,完成了一系列非常适合农村发展的产品,并且申请了国家专利,这给小屯儿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他们不为金钱所动摇,回绝了客商出五百万元购买专利的诱惑,毫不犹豫地将专利献给了小屯儿的集体事业。
  大拴是小屯儿土生土长的农民,又是永生的好朋友,他有天籁般的歌声,是当之无愧的小屯儿歌唱家,优美的曲调、动听的唱词,使人们流连忘返。自从永生帮他从北京找回媳妇后,这位年轻汉子找到了生活的真谛,他把歌唱得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峰回路转,他给乡亲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和那特有的乡情民俗。
  小屯儿产品除了布鞋、鞋垫儿之外,还有用天然葫芦当酒瓶的葫芦米酒,有蒲草编织而成的保健蒲墩儿,有将彩色丝绒绣得像艺术品一样的马桶垫儿,有用小屯儿南山上枯藤老树做成的“沧桑不老”的拐杖,缩小了的纺车、犁等模型,让人们爱不释手。
  永红是烈士的女儿,是永生的父母把她领养,使她比别人更多了娇惯和任性,她和哥哥永生在一起度过的童年和少年,给她留下美好的记忆,当她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决定要嫁给远在小屯儿的哥哥。
  随着几次到小屯儿采访,郑小燕这个才女竟也奇迹般地爱上了永生,她那无可推脱的理由,让永生夜不能眠。
  在一次几十年一遇的与洪水搏斗中,青儿挽救了永生的生命,可是永生还是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手术过后,永生只能坐在轮椅上。青儿留在了他身边,在漫长痛苦养病的日子里,是青儿给了他重新生活的勇气。
  老屯长和永生的父亲是早年同一战壕的战友,当年浴血奋战,用生命保卫了小屯儿整个古建筑群,古屋老院显示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才华,乡亲们也喜欢居住。永生还顶住了上面那不顾村民意愿推倒古屋,盖小洋楼之风波。老屯长将当年救他性命的大毛母亲认娘,为了孝敬娘,一生不娶。当年与老屯长并肩战斗的赵排长,是永生的父亲,在与小屯分别了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重返故里,带来了所剩无几的将军和老战士。当年保卫家乡奋勇杀敌,现在又有着第二代永生他们,拼搏努力把小屯儿变得天堂般美丽,第三代年轻人的崛起更给小屯儿带来了灿烂的曙光。
  有永生的关心和呵护,萍儿和庆儿的爱情既浪漫,又充满着激情和甜蜜。又有永生填写的歌词和大拴谱曲的爱的歌声,竟传唱到小屯的每一个角落:
  “对坝坝的圪梁上/花儿开的好艳/水灵灵的俊俏呦/像你那动人的眼/夏天天的南山上/你是花中的仙/山丹丹的美丽呦/开在我的心田。”
  原本是悄悄的甜蜜爱情,在永生和大拴谱写的歌曲中轰轰烈烈了。孩子们学会了,大人们也会唱了。在夏季农闲的篮球赛上,永生突发奇想,把这首爱情歌曲当成了队歌。街与街的比赛,组与组的激烈竞争也显示了小屯儿文化的一个侧影。永生被安排在了街与街的对垒中,又巧妙地安排在了组与组的较量里。大拴也是这样,一会儿代表厂子,一会儿代表街道,一会儿编在一个队里,一会儿又面面相觑争抢篮球。还有可笑之事,一会儿永生和大兰编在一个队里,一会儿又变成了双方对峙,观看比赛的乡亲们发出了会心的欢笑声。
  负责吹哨的自然是学校里的萍儿,省师范毕业的她吹这种比赛还不是小菜一碟儿。她在比赛场上有绝对的权威性,输赢也就掌握在她的哨音里了。
  她明白永生的用意,比赛只不过是一种方式,干部组当然不能赢,但也不能输得太多,因为赢家会得到很实惠的奖品,不是每人_袋雪白的大米,就是一袋白面。干部总是冠军把奖品拿走,可这一拿,就把干部在乡亲们心中的形象拿走了。
  萍儿自知这种比赛的分量。一会儿是乡亲们看萍儿的手势,一会儿是听不明白的哨响,那比城里交通警察还烦琐的手势动作,有时候又像舞蹈那样优美,有时又像哑语的手势。让赛场的人看不明白。这就是永生和小屯儿干部们融入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既有用心和活泼的方式,又有一定的心计和方法。
  小屯儿有一位酿酒的老人,叫什么名字人们似乎淡忘了,有意思的雅号“老酒仙”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叫习惯了。在战争年代,他挑着两大坛子的米酒,送到前线战场,结果子弟兵们喝红了眼,杀得敌人闻香而逃,他凭着自己的手艺不仅在小屯儿,十里八村都爱喝他酿的米酒,他就是花儿的爹爹,大拴的老丈人。
  花儿从小受到米酒的特殊熏陶,她很小的时候,爹爹就用筷子蘸着米酒让她品尝,大一点的时候改用小碗,等到十七八的时候,花儿可以用大碗喝酒而不醉。刚和大拴相亲的时候,大拴不知花儿的底细,非要比个高低,哪想到喝到第十碗的时候,大拴已东倒西歪,神志迷茫,但花儿却只是微微脸红,像擦了胭脂那样美丽。老酒仙摸着银白的胡须有趣儿地说:“傻小子,你怎能喝得过花儿呢,我是从小练就她喝酒的本领的。”大拴这才恍然大悟。
  茹霞公司的大张经理,因亲身来到小屯儿,目睹了这里的一切,回城后力推让茹霞把公司不景气的酒楼让小屯儿人来经营,花儿大胆走马上任,又有小屯儿作为根基,酒楼经营得非常火暴。这激怒了对门酒楼的刁四,仗着早年在社会上的名气,称霸餐饮一条街,眼瞅着自己的酒楼门厅清冷,而对面车水马龙。他攒足了劲儿单独来到花儿的酒楼,要会会这个从农村来的酒楼经理,看看她究竟有何本事。
  花儿知道,她经营的酒楼红火,早晚会有闹事的人过来叫板,她让服务员把刁四让到二楼一个小包间里,忙活完了才单独赴会。酒楼里到处弥漫着米酒的芳香,小屯儿独创葫芦酒供应也及时,葫芦包装喷香的米酒更给食客们新的感觉。刁四也想尝鲜儿,也要了葫芦米酒,但没喝过的人不知道米酒的厉害,米酒甜润可口,但后劲儿特别大,就连永生在小屯儿留守了二十多年,也没喝服过。
  花儿让服务员搬来一箱子米酒,喝的时候,两人都用大碗,刁四自以为在江湖上闯荡过,不仅结交喝酒朋友多,而自己也能喝上二斤白酒的量,他怎能把花儿这个乡下来的女子放在眼里。他又说出一串刁钻的酒令,花儿巧妙地对答如流,刁四一看难不住花儿,可自己却喝下了几碗米酒,此时酒已攻心,他忙改了两人打杠子虫的玩法,结果还是花儿喝得少,刁四喝得多。
  这时他的夫人桃花红也来到花儿的酒楼助阵,哪知花儿又和桃花红喝几大碗,此时的刁四趴在桌子上已经起不来了。后来虽然刁四又有新的诡计,但都让花儿一一摆平。而后刁四也加入了小屯儿的连锁经营,他和夫人桃花红亲临了小屯儿,不禁感慨万千:“谁料想,酒楼的后面有这么好的地方和乡亲们做后盾,我彻底折服了。” 一个酒楼满足不了,茹霞和大兰商量让永生担任起了双方合建的金秋家园餐饮集团的总经理,新的事业在向永生挑战,虽然他还坐在轮椅上,但身边有青儿,还有茹霞专为他定做的宽大轮椅和一辆方便上下的商务车辆,永生又充满了创业的激情。
  茹霞决定,由集团出资,让永生、青儿、根儿、叶儿、大拴、花儿到北大研究生班进修,在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小屯儿娃子当了他们的向导,又在这里巧遇了永红和郑小燕,相互看了报名号竞也是同一个班级。他们漫步在未名湖畔,流连于美好的校园中,恍惚好像回到童年时代,耳边响起了少先队歌,他们踏进北大校园的那种感觉,难以表达。
  金秋十月,将军们来到小屯儿,为乡亲们唱起了豪迈有力的军歌,乡亲们也用原生态的歌喉唱起了乡情浓浓的歌曲,永红带领千人旅游团来到小屯儿。就在人们欢聚的时候,老屯长的母亲走完了她那九十有五的沧桑岁月。将军为她提写了碑文:“伟大的母亲,平凡而光辉的一生,你的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脊梁……”
  下葬的那天所有的乡亲们都来了,知青们来了,将军们和老战士也来了,人们为老人佩戴了白花,将军们老泪纵横,老屯长面无表情地跪在老人坟前,关大叔的猎枪发出了阵阵巨响,祭奠这位伟大的母亲。曾经到过小屯儿插队的知青们重又聚到了小屯儿,他们感叹故乡岁月的可惜变迁,他们与乡亲们一起给为了集体事业光荣献身的少华扫墓。
  小兰也随着爷爷第一次来到了小屯儿,第一次听说了自己的身世,她面对父亲少华的墓碑毫无表情。大兰并不责怪小兰此时没有眼泪,因为从她出生到现在,没有得到生父的一点感染。小兰知道是爷爷和奶奶哺育了她,父亲永生也那样爱着她,她思想完全依赖着自己当将军的爷爷。少华,她生父的名字,陌生又遥远,这不是她的过错。大兰和茹霞用棉布把耸立坟前的墓碑擦得一尘不染,叶儿带来了红漆用心描了凹进碑里的几个大字“知青少华之墓”。最后人们把一个巨大的花环摆在了墓碑前。
  白色的九月菊,在秋雨中默默绽放,所有的人们思如潮涌。此时,天空渐渐放晴,云开处泻下阳光,照亮了墓碑上那几个刚刚描红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秋阳照在花篮上,更加耀眼灿烂,每一片树叶闪着亮丽,每一滴水珠凝聚了秋天的斑斓。天空辽阔了,变得极为深远透明,湛蓝的晴空一排南飞的大雁组成“人’字形,在极高的天空向南飞去。一缕清风掠过,拂去了人们心头的尘埃,在他们努力创造的自由王国里,尝尽生活的酸甜苦辣,享尽生活的爱慕和情感,一代知青的终结者们及热爱农村事业的朋友们,愿你们的心灵得到幸福与慰藉。







阅读提示:想亲亲的作者是元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想亲亲下载地址

上一本:无限学园祭II
下一本:龙山往事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