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谌虹颖 日期:2022-01-08 02:59:26
四方垂泪缅音容,千秋盛誉赞高风
他静静地走了,却曲未终,人不散。
悼念阎肃的文章、跟帖遍布各种信息平台。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这位耄耋老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他的离世,表达真诚悼念。上万名网友自发为老人送行,满屏都是“一身正气”“德艺双馨”“亲切风趣”等充满崇敬、赞叹的字眼。而阎肃生前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等也纷纷发文缅怀,千言万语,无不在为阎肃的艺术人生“点赞”。
那么多的人久久地沉浸在他的歌里,难以抗拒那份入心随性的共鸣,如同在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行走于阳光、月色渲染的岁月长河中。
在观点多元化的当下,这种舆论评价和大众情感的高度一致尤为可贵,也引发了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阎肃现象”?
一个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老艺术家阎肃穷其一生,创作了影响几代中国人的一大批经典作品。它们如珠玑般串起了种种关于文学、人生、艺术的感悟和激情,优美之外,还有圣洁,还有庄严,还有真诚的艺术家对生活、对生命最诚恳的奉献。
人们深情悼念阎肃,表达的既是对这位“时代楷模”“人民艺术家”的缅怀,也是对文艺创作提出的诉求和期望。
时代在变,人们对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的欣赏不会变,对“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向往不会变,对德艺双馨、虚怀若谷的艺术家的敬仰不会变……
这些,正是“阎肃现象”留给世人的启示。他用生前歌、身后名无声地标注了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和理想,这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引领。
斯人已杳,音犹在耳。
“每到这时,我们心里都会涌出这样一句话:老爷子真好!”
“他越活越精彩,越活越达观,越活越睿智,一步一个台阶始终往上走,难怪有人引用网络流行语来形容:他只是个传说!”
“他是一个稳稳地站在中国土地上的当代君子,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天真艺术家,他是一个直到晚年还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奇迹般老人。”
“他是我们心目中的不老男神。”
————他说,她说,他们说。
每个热爱他的人心中,都有一个阎肃。
猴年正月初五,李舫得知了阎肃离世的消息,她眼前浮现出那个即使在黑暗中都很醒目,似乎浮在人群之上的坚定的老者。
在李舫心目中,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是坚定;他的神情,有些疲倦,但更坚定。
李舫以《人民日报》记者的身份对阎肃进行过两次采访:第一次是1995年,阎肃65岁;第二次是2010年,阎肃岁逢80高龄,那时,阎肃身体矫健、啸傲风月。
李舫清晰地记得第二次采访,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以下简称“空政文工团”)大门外,一身空军蓝的士兵一路指点:“一直走,剧场里,很容易找到他!”
剧场里,阎肃在朗诵,中等身材,隐藏在一排蓝色制服中间。
然而,士兵说得对,很容易找到他。他的目光,扫过寂静的座椅,宛如晨曦。
在李舫眼中,80岁的阎老与65岁时相比,还是明显老了许多。李舫说明来意,这个坚称自己是“80后”的老头儿悄悄地在桌子下面摇手,又近乎顽皮地问:“真的要写我吗?可不可以不写?或者————就问两个问题?”在李舫心中,阎肃还是压在书桌玻璃板下的那张褪色的黑白照片;是那个佩戴大红花,站在领奖台上,英姿飒爽的小伙子。她知道阎肃十分珍惜这张照片,因为这是阎肃参加工作后获得的第一个荣誉。那时阎肃的工作是拉幕、打杂、跑龙套。阎肃说:“我这一生没有别的窍门,只懂得四个字:苦干,实干。”
李舫记得那次阎肃请大家吃饭,席间热情地布菜,细数每一款菜式的奥妙,可自己不吃,只对一道红烧肉用力,每一次相遇,绝不错过,活脱一个快乐老头儿。服务员在外面忙碌,阎肃瞅了个空,遥敬一杯,自己干掉。“可别把自己当回事,当个什么人物。真的!”阎肃乐呵呵地说。服务员过来要求合影,他谦虚地让在一侧,身着工装的女孩们站在中间。闪光灯一闪,他得意地大笑:“美女都喜欢我!”
后来李舫写下了诗一般深情的文字:“岁月一定在他心里留下了沧桑,可我看不到。……红尘一定在他身上留下过印记,可我也看不到。……坎坷一定犁平人的斗志吗?我不敢肯定。……成熟一定在风华的年代雕刻过世故吗?我看未必。……白云苍狗,流年似水,一个甲子弹指而过,60年的时光很短也很长。可是,一个人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永远是沧海一粟吗?我不相信。”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