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牟宜之 日期:2016-12-29 16:55:05
《牟宜之诗》收录了作者从20岁的《少年行》到66岁去世前的《论作诗》,时间跨度46年,共179首诗。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57年以前28首,1957年以后151首。这就说明,他的作品绝大部分是身处逆境时哼吟的。尤其1966年“文革”伊始,他被发配到东北齐齐哈尔郊区昂昂溪劳动改造,抄家游街,牛棚大狱,田间劳改,忍饥挨饿,皮肉之苦等自不待言。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对这位同国民党上层有交往并在抗战初期曾以好几万大洋解决了一二九师棉衣过冬的有功之人,没予忘怀,在信件上批示让他从北大荒回山东老家过日子。但当时山东方面拒不收留,致使牟老悲愤成疾,客死济南。从1966至1975年,在这九年里他写的诗词最多,共122首。自古以来的好诗,如司马迁所言,大都是处于逆境的人“发愤之所为也”,屈原不被放逐,何来《离骚》!牟老的诗再次证实了太史公的高论。
作者简介:
牟宜之,又名乃是,字去非。1909年生于山东日照一个书香士绅之家。早岁既有“救国图存”之大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日照暴动”。暴动失败后东渡日本读书。1935年秋回国,任山东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1938年任乐陵县长,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挺进纵队泰山支队司令员。同年奉调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协助周恩来进行国民党上层人士统战工作。1939年赴延安见毛泽东并与之长谈。同年与邓小平一起由延安赴八路军太行总部,并把在乐陵县长任内没收的汉奸资产数万大洋全部交给刘邓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解决了该师当年的冬衣困难。1935年后分别担任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八路军挺进纵队秘书长、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沂蒙区行政公署专员、八路军一一五师参议室主任、山东军区独立一旅政委等职,坚持抗战斗争。1946年奉调中共东北野战军辽东军区司令部秘书长。1949年春奉调担任北平和平解放后的人民政府建设局局长,1953年调任中央政府林业部经营局长,1956年调任中央政府城市建设部市政公用局长。1957年被打为“右派”,1966年被发配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远效昂昂溪“劳动改造”。1974年邓小平指示,肯定牟宜之的历史贡献并指示有关方面照顾他的生活。1975年4月29日,牟宜之因当时的山东省领导人拒绝接受他回家乡度晚年,在济南忧愤致死。197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为牟宜之平反昭雪。
牟宜之与妻共育有八子三女,孙辈蔚然矣。
牟宜之终身与诗为伴,但由于战争岁月的辗转迁徙、和平年代的颠沛流离,大量诗作散失。现存诗作两百余首。
目录:
一九二九年一首
少年行
一九三0年六首
题画之一(万里长飞)
题画之二(冥飞云外)
题画之三(萧萧爽气)
题画之四(曾向潇湘)
题百劳
旅雁
一九三一年一首
惊闻“九一八”
一九三三年七首
客居东京
赠枝子小姐之一(岛国)
赠枝子小姐之二(窈窕)
婵娟(目如秋水面如花)
樱花临雨
樱花(樱花得意)
旅夜
一九三六年三首
潼关之夜
旅中晚起
北风
一九三九年四首
咏怀古迹(蜀相)
从重庆到延安(驿亭萧索)
题赠延安招待所(金风送爽)
由延安到冀鲁边(月明)
一九四一年二首
反扫荡之一(战罢黄昏)
反扫荡之二(鏖战终天)
一九四二年二首
反扫荡之三(弹雨纷飞)
反扫荡之四(炮火连天)
一九五五年一首
读《长恨歌》
一九五六年一首
读《琵琶行》
一九五七年二首
汉高帝三尺剑
题板桥
一九五八年三首
一九五九年三首
一九六0年十首
一九六一年三首
一九六三年三首
一九六四年二首
一九六五年三首
一九六六年一首
一九六七年二首
一九六八年十六首
一九六九年十七首
一九七0年三十一首
一九七一年十首
一九七二年十六首
一九七三年二十首
一九七四年三首
一九七五年六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