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鲍里斯?格洛伊斯 日期:2017-02-20 19:50:26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被认为是美学经验的来源,那么艺术不再具有优势地位。相反,来源于主体和世界之间的艺术和曾经给艺术合法地位的任何美学话语必须也必定服务于削弱它。继鲍里斯?格洛伊斯近作《艺术力》和《共产主义后记》之后,本书试图避免使用具有牢固地位的美学和艺术的社会理解——它们总是承担观者和消费者的位置。让我们重新考虑艺术生产者的位置,不要问艺术像什么,或者从哪里来,以及它为什么存在第一位置。收录于《走向公众》之中的文章引发诸多思考,尤其是在当下存在的如何使个人和公众对艺术品的认知协调共处的两难问题上更是如此。为了理解公众表达形式对个人利益形式的影响,放宽视野,思考两者各自存在的局限极为必要。
作者简介
鲍里斯?格洛伊斯(Boris Groys),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Karlsruhe)艺术与媒体中心美学史、艺术史、媒体史教授,同时也是纽约大学的世界知名教授。
目录:
引言:诗学与美学
自我设计的责任
制造真实
装置的政治
项目的孤独性
时代的同志
弱普遍主义
杜尚之后的马克思:艺术家的两种身体
数字化复制时代的宗教
不朽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