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埃里克?威尔逊 日期:2017-02-21 13:35:17
看过《蓝丝绒》或体验过《橡皮头》中,那黑暗而富于颗粒感的影像世界的人都知道,大卫?林奇的电影将我们带入一个与现实颠倒错乱的奇异世界。他的电影将形式和内容置于一个恒久的自我对话中,因为他在好莱坞法则与先锋实验之间摇摆不定,让观众陷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不知道银幕形象什么时候是严肃的,什么时候在开玩笑,意图是否神志清楚,抑或已经迷失方向。
反讽存在于表象与现实之间。林奇通过频繁地使用反讽,搅乱了传统意识形态,并把观众带入一个残酷的认知困境。通过吸引观众进入这一领域,这些惊世之作诱发了一种“修复中的后现代”的思想,仿佛一幅接近传统自我、灵魂观念的合成图。在如此别具一格的气质笼罩下,可以说,他的影片是虔诚而有宗教色彩的。
作者简介
埃里克?威尔逊(Eric G. Wilson),美国威克弗里斯特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英语教授。另外,他还写过几本书,其中包括:《秘密电影:电影中的诺斯替幻象》(2006)、《忧郁的机器人:神圣机器的心理》(2006)和《冰的精神史:浪漫主义、科学和想象力》(2000)等。
目录:
前 言 /001
引 言 大卫·林奇的超验反讽 /005
第一章 《橡皮头》与讽刺的诺斯替派 /033
第二章 《蓝丝绒》与自相矛盾的贞操 /055
第三章 《我心狂野》中的神圣情欲 /083
第四章 《迷失的高速公路》中的积极否定 /107
第五章 《穆赫兰道》中的真实梦境 /133
结 论 /155
参考文献 /159
电影年表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