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小莲 日期:2017-02-21 14:05:57
从耳熟能详的好莱坞大片,到清新隽永的欧洲文艺片,从日本的国宝级导演,到捷克名不见经传的小制作,曾执导《上海伦巴》、《美丽上海》、《假装没感觉》的彭小莲,用身为资深电影从业人员的视角评点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她心中留下印迹的电影作品,又以女性特有的感性和细腻,抒发这些影片带给她的感悟,带领我们走进那迷人的光影世界。
全书收录了彭小莲所写的33篇影评文章,评论对象为美、英、法、德、意、西、日、波兰、捷克、南斯拉夫和中国的多部剧情片和纪录片,主流商业电影、独立电影和艺术电影均有所涉及。文章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在介绍影片内容的同时抒发作者的感悟,由于作者本身的导演身份,其感悟并未停留在情感表述的层面,而是采用一种专业人士的内行视角对影片的效果进行解读,并对我国的电影工业现状有所反思。
作者简介
彭小莲,电影导演。文革中插队九年,1978年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从此致力于电影创作。拍摄之余,几乎将全部的时间用于阅读、写作和观看影片。在美国纽约大学电影研究院获得MFA学位后回国。2001年帮助完成了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满山红柿》,该片被评为当年日本十佳纪录片。自编自导的七部故事片,都在国内外获得多项嘉奖。其中“上海系列”包括《上海纪事》、《假装没感觉》、《美丽上海》、《上海伦巴》和《我坚强的小船》等,通过影片,展现出上海空间的变化,以及这个地域的文化和人文精神。
目录:
自序
辑一:美国人的选择
《决不让步》在寻找什么
“铁娘子”的魅力
雷蒙德?卡佛的《短镜头》
另类的《大玩家》
战争片的里程碑——《陆军野战医院》
无法向奥特曼作“漫长的告别”
最后的告别——《牧场之家好伙伴》
谁是“坐在椅子里的人”
辑二:欧洲的幽灵
沉重的《赤裸裸》
永远生活在“秘密与谎言”中
卡洛斯?绍拉——西班牙的精灵
情感的绍拉和他的“Fado”
深刻的《灿烂人生》
《浪潮》的现实意义
“爸爸出差时”的恐惧
跟随他唱一段“流浪者之歌”
《地下》——沉痛的狂欢
《女乘客》留下的遗憾
反复翻看《追火车日记》
再一次聆听“失翼的灵雀”歌唱
我所体验的“幸福这玩意”
生活中没有“魔术师”
辑三:亚洲思考
为什么《一次别离》获奖
今村昌平的大手笔——《猪与军舰》
被《日本昆虫记》劈碎
《红色杀机》的狠劲
《乱世浮生》的诗意
日本的骄傲——导演山田洋次
难忘的《钢的琴》
“让子弹飞”向哪里?
《武训传》留下的记忆
辑四:纪录精神
漫步在“阿涅斯的海滩”
“延安的女儿”在哪里
小川绅介逝世二十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