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世雄 日期:2017-02-21 22:39:18
本书的目的,是在20世纪文明对话的大背景下,回顾中国戏剧界与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三者之间的对话,总结我国在吸收外国戏剧文化、开展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而探索若干理论课题。
本书图文并茂,以中俄两种文字撰写,分成上下两部分。书中考察了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和以中国剧作家为代表的梅兰芳、焦菊隐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们所代表的戏剧观念和美学体系的交汇震荡及其深广影响。内容涉及了〝文化大革命〞中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诋毁和对话剧艺术的摧残;戏剧观争鸣与中国话剧的转向、〝布莱希特热〞及其存在问题等12章。
目录:
绪论:对话与综合
第一章 斯坦尼体系及其渊源
第二章 “莫斯科对话”
第三章 布莱希特:最活跃的对话者
第四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斯坦尼体系的高潮和存在问题
第六章 焦菊隐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第七章 1950年代末到“文革”前夕关于斯坦尼体系的论争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中对斯坦尼体系的诋毁和对话剧艺术的摧残
第九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复归
第十章 戏剧观争鸣与中国话剧的转向
第十一章 “布莱希特热”及其存在问题
第十二章 从选择走向综合
结语:在新的高度上对话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俄文附录一 本书内容提要
俄文附录二 1980年代中国舞台上的苏联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