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爱伦.哈里森 日期:2018-11-16 09:34:14
本书从尼罗河流域说到两河流域,从腓尼基和塞利努斯说到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就像作者在本书前言所说的那样,她并不尝试提供一本希腊艺术史的入门手册,甚至也不是要介绍其发展梗概,而只是要形成一个思想,要解答两个问题,即为什么埃及、亚述和腓尼基都已经消亡,而希腊却能永葆青春,鲜活依旧?通过对希腊艺术的思考,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感官的印象,还有一种恒久的满足感,以及在道德和心智上继续成长的冲动,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认为可以从希腊艺术的某种特殊品质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一品质可以适应各个时代的意识,其中并不包含可能造成其死亡的种子,这一品质就是某种广博和普适性,个体的民族可以消亡,但是这种品质永存不朽。作者称这一品质为“理想主义”(Ideality),这也是这本小书所要阐述的*对象。*早写作的是关于菲狄亚斯和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雕塑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主义,其中包括了本书的主旨,而前后的其他章节只是必要的前奏和续曲。
阅读本书犹如一场对古代文明艺术——埃及、亚述、腓尼基、希腊——的一次远眺,领略其波澜壮阔与盛衰起伏;又如同跟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导游,带领读者沿着地理的变换、历史的更迭逆流而上,走进古老文明艺术、文学与宗教的深处,追溯希腊艺术独特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