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文金 日期:2018-11-16 11:15:17
《长城随想》(二胡协奏曲)创作于1980年至l982年。l982年5月,由闵惠芬担任二胡独奏、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在“上海之春”首演。1984年,该作品荣获“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评奖”一等奖。
作品分四个乐章,结构上均采取了带有综合性的自由曲式,强调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展开手法和结构特征,利用主题音调的内在因素和动力,连绵不断地进行自由衍展,不断更新和不断派生,在流动中形成音乐所需要的情绪高潮和结构布局。为了整体结构的平衡和必要的统一,还运用了典型音调(即序曲中的音乐主题)以不同形态在全曲贯穿的方法。作品犹如一幅充满了感情色彩的画卷,讴歌着民族悠远的历史,赞叹着长城内外的气象万千,描绘着神州大地光辉的未来。
《序曲》。在旷远的钟磬声和朦胧而低沉的三连音渐强的背景中,乐队奏出雄伟壮丽的长城主题和抒情赞美的音调。这两种不同性格的“特性音调”,经常在全曲的结构中贯穿。
diyi乐章《关山行》。由庄重的慢板,流动的广板,如歌的行板等组成。二胡深沉而庄重的旋律,带着古琴的潇洒风韵缓缓而入。犹如诗人漫步关山,心潮涌动,思绪万千。表达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荣辱与兴衰的沉思,对长城内外沧桑变革和无限风光的咏叹。
第二乐章《烽火操》。由急促的快板,行板,铿锵有力的小快板,悲壮的尾声等组成。音乐强劲而变化多端,生动地描绘了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古代战争场景。二胡刚柔相济的旋律,借鉴了京胡和京剧音乐铿锵有力的节奏和神韵,同乐队悲壮而富有召唤力的音调交响呼应,讴歌了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民族而战的英勇斗争精神。
第三乐章《忠魂祭》。由慢板,广板,散板(华彩乐段),乐队高潮段落等组成。沉静而悲切的音乐和肃穆的钟声,引出了虔诚含蓄、如泣如诉的二胡主题,逐渐发展为心潮澎湃,激越豪放的动情段落。乐队则以多种配器方法为之烘托,时而形成古钟回荡的音响,时而模仿男声合唱的哼鸣,犹如山呼海应,增强了肃穆悲壮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对千百年来为保卫中华民族而牺牲的无名将士英魂的悼念和崇敬心情。二胡的华彩乐段和壮烈而宽广的乐队高潮段落,具有感情升华的综合性质和承前启后的作用。乐队不问断地过渡到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遥望篇》。由旋律悠长、节奏健美的行板,坚定的垛板到小快板,宽广的行板,如歌的慢板,辉煌的尾声等组成。在稳健的节奏背景上,二胡变化再现了diyi乐章的主题,音乐明亮且富有幻想色彩。随之展开为一段具有舞蹈性的旋律,令人豁然开朗。由铿锵的垛板发展为小快板的段落,具有勇往直前和无坚不摧的动力。辉煌而壮丽的尾声,变化再现并扩展了序曲的音乐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光辉未来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