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雷 日期:2018-11-16 11:36:44
本书讨论两块在清代书法史中表现得**有意思的碑刻——《王居士砖塔铭》和《瘗琴铭》。前者出土于明代末年,出土后其书法即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由于拓本不易得,不久就出现了翻刻本。到了清代,它的书法愈加受到珍视,人们不仅热衷于将其作为范本临摹,而且评论蜂起,称赏不置。它的各种翻刻本亦因此纷纷出现,清人也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它从出土到被人们作为学习书法的临摹范本,乃至翻刻,是清代书法史中的一个颇值得探讨的现象;后者是清代嘉庆初年,文人学者和书法家“发现”的一块“新见唐人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它被刻在一方一尺来长的端砚石材之上。从此时开始,即被许多学者所关注,并著录于他们的金石学著作之中。并且规模宏大的有唐一代的文章总汇《全唐文》,也将其收录。同时,人们对它的书法价值也予以了很高的评价。然而,正是这块一直为人们赞赏的唐代书法石刻,在晚清时期却被学者以有力的证据指为赝本,至此消灭了它的光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