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建融/赵寒成 日期:2018-11-16 12:12:54
中国书画艺术品的真伪鉴定一直是个难题,上海大学美术系教授徐建融先生及其学生赵寒成,积多年鉴定书画之经验,编著成本书,就书画鉴定上的难点作了详尽的解说,图文并茂,于读者增长书画鉴定的知识颇有助益。
片断:
所谓“双胞胎”,是艺术市场和书画鉴定界的一个俗语,具体指两张基本上一模一样的书画作品。通常认为,其中必有一假,而不可能两张俱真,甚至两张俱假,真本另有所在。有时还有“三胞胎”、“四胞胎”等“多胞胎”现象,对其真伪的认定,基本上同“双胞胎”。但事实上,这一“常识”性的认识是有个偏颇的,在鉴别真伪时,它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为,书画创作的实际情况,并不排除“双胞胎”、“多胞胎”两张俱真、多张俱真的可能。diyi种情况,古代的宗教绘画,它的“创作”实质上是根据“造像量度标准”所规定的图样进行复制,这种图样,又称作“小样”、“副本”。于是出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画家的作品,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情况。例如,敦煌壁画中,不同年代、不同洞窟中的《西方净土变》等等,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传世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以及元代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朝元图》,大体上也是相似的。包括“文化革命”中,刘春华画了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紧接着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一模一样的《毛主席去安源》被复制画出。像这种情况,就不能简单化地去作孰真孰假的判断。第二种情况,当某一大师级的画家,创作了一幅经典的作品,成为绘画史上的典范,同时人、后世人便来模仿它,也会出现不同时代、不同画家的作品雷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