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鲍里斯·格罗伊斯 日期:2023-04-13 01:32:17
20世纪初,有关“艺术作品是神圣的物品”这一观念遭到了强烈批评,随之而来的结果是艺术作品仅仅被当作“物品”来理解。这是对现实主义的攻击,也是对以博物馆长期以来的保藏任务的攻击。作者认为,这种情况导致了“直接现实主义”的发展:艺术不生产物品,它生产的是不会留存下来的实践(从表演艺术到关系美学)。在本书中,格罗伊斯探索了互联网时代的艺术。他关注的问题是,当艺术品的命运与其他寻常之物毫无区别的时候,我们如何谈论艺术。作者借用“流变学”的说法,在本书中试图讨论流动着的艺术,以及流动中的艺术产生出的它自己的传统。他认为,如果说机械复制技术给了我们没有“灵晕”的物品,那么数字化生产则给了我们没有物品的“灵晕”,它将所有的材料转化为了短暂存在之物消失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