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梅 日期:2017-02-19 10:52:21
《使徒保罗和他的世界》的导言部分是对现代学术中保罗研究的回顾,讨论了过去30年保罗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范式“保罗新视角”,以及现代犹太思想保罗研究的一些趋势。第一章是对《使徒行传》的简单分析,讨论其基本写作目的,其与保罗书信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等问题,亦包含有对“皈依”叙事的讨论。第二章介绍使徒的早年岁月,亦即他的出生地、教育背景、民籍身份等,以及他早期在大马色、亚拉伯等地活动的情况。第三、第四章则是按时间线索对保罗使徒生涯的详细梳理和描述,主要依据他自己在书信中给出的信息,并参考了《使徒行传》的叙述。这两章内容是《使徒保罗和他的世界》的重点,保罗神学思想的相关讨论散布于对其使徒生涯的展现中。最后附录部分是对保罗年表的梳理,提供一个大致可行的时间线索,供我们阅读保罗书信、研究其思想发展轨迹时作为参考。
《使徒保罗和他的世界》认为保罗并非一个纯思想的灵性造物,他首先是一个有其具体生活境遇的人。他的神学不是某次“皈依”经验一次塑成的产品,而是他内心的思想世界与他身外的生活世界相遭遇而渐渐形成的。保罗不是一个思辨型的神学家,我们若欲理解其所思所言,必须了解他的生活经历,以及各篇文字的成文背景与意图。在一种较为夸张的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的宗教和神学等于他全部经历的总和。困难在于,我们基本上不能依赖《使徒行传》对保罗使徒生涯的记述,而他自己在书信中提供的信息又十分有限,且同样是可怀疑的。一个解释学的空间于是得以展开:保罗的文字有一个我们已渐陌生,但还有可能用同情的理解去接近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与我们生活的世界之间,有一个解释学必须去跨越、同时又必须保留的距离,它使我们对保罗,以及对圣经全本的阅读和理解的努力成为可能。本书的意义在于打开一个场域,让使徒的所思所言以一种更为自然的方式呈现。
《使徒保罗和他的世界》的章节安排如下:导言部分是对现代学术中保罗研究的回顾,讨论了过去30年保罗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范式“保罗新视角”,以及现代犹太思想保罗研究的一些趋势。第一章是对《使徒行传》的简单分析,讨论其基本写作目的,其与保罗书信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等问题,亦包含有对“皈依”叙事的讨论。第二章介绍使徒的早年岁月,亦即他的出生地、教育背景、民籍身份等,以及他早期在大马色、亚拉伯等地活动的情况。第三、第四章则是按时间线索对保罗使徒生涯的详细梳理和描述,主要依据他自己在书信中给出的信息,并参考了《使徒行传》的叙述。这两章内容是本书的重点,保罗神学思想的相关讨论散布于对其使徒生涯的展现中。最后附录部分是对保罗年表的梳理,提供一个大致可行的时间线索,供我们阅读保罗书信、研究其思想发展轨迹时作为参考。 作者简介
张晓梅,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哲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宗教教学研究。
目录:
导言 使徒保罗:一部新的阅读史
一 保罗研究的“新视角”
桑德斯的《保罗与巴勒斯坦犹太教》
“新视角”的拥护者:邓恩与赖特
关于“新视角”的巨大争议
二 保罗:犹太还是希腊
保罗的寓意释经
普世主义:复杂的价值判断
现当代犹太思想对保罗的态度
三 本书的出发点
第一章 路加与《使徒行传》
一 “皈依”叙事
二 关于“耶路撒冷会议”
三 《使徒行传》的可信度
第二章 早年岁月
一 基利家的大数
二 罗马民籍
三 耶路撒冷
四 大马色
五 亚拉伯
第三章 使徒生涯(上)
一 彼得与雅各
二 奥朗底河畔的安提阿
“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安提阿争端”与“耶路撒冷会议”
“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
《加拉太书》的成文背景
三 马其顿与亚该亚
腓立比
帖撒罗尼迦
《帖撒罗尼迦前书》
哥林多
第四章 使徒生涯(下)
一 以弗所
二 以弗所之囚
《腓立比书》与《腓利门书》
哥林多书信
三 罗马
“《罗马书》争论”
罗马教会的未来
四 未知的晚年结语
神学与生活世界
附录 保罗年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