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


作者:(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日期:2017-02-20 00:17:07




  该书是胡塞尔毕生哲学探索的晚年结晶,但与他前期思想(至少可追溯到1910年的手稿)是一脉相承的。这本书有力地证明,尽管胡塞尔后期对时间、主体间性、“生活世界”和历史哲学的重视使他显得有某种“转向”,但“胡塞尔从未放弃他的观念论及其作为一种‘严格科学’的哲学的独特观念”。

目录:

目录
  中译者前言
  第四版编者前言
  编者前言
  导言 本研究的意义和范围
  1.作为逻辑谱系学之中心课题的谓词判断
  2.对谓词判断的传统规定和先入之见及其困难
  3.逻辑学问题域的两面性。作为主观上针对的提
  问之出发点的明证性问题及传统对它的忽略
  4.明证性问题的诸层次 作为可能的明证判断之
  前提的对象明证性
  5.从判断明证性向对象明证性的回溯
  a)作为明证性判断之意向性变样的单纯判断
  b)间接明证性和直接明证性,以及回溯到素朴的直接
  知识的必要性
  c)涉及到个体,即涉及到最终的与此相关的对象(最终
  基底)的“最终的”直接判断
  6.作为个体对象之明证性的经验。作为判断发生
  论之第一部分的前谓词经验理论
  7.世界作为对任何单个对象的经验预先给定的普
  遍信念基础
  8.经验的视域结构;任何单个经验对象的类型上的
  预知性
  9.世界作为一切可能的判断基底之视域;以它为条
  件的作为世界逻辑的传统逻辑学的特征
  10.回溯到经验的明证性,即回溯到生活世界 消除
  遮蔽生活世界的理想化
  11.判断起源之澄清和处于先验的、现象学―建构
  性的提问之总体视域中的逻辑谱系学
  12.具体分析之开端。素朴的经验和有根基的经
  验之区分,以及回溯到最素朴的经验之必要性
  13.判断和对象的一般概念。作为固定作用的判断
  14.从外部知觉和知觉判断的分析出发的必要性
  以及这一研究的范围
  第一部分 前谓词的(接受性的)经验
  第一章 接受性的一般结构
  15.转向对外部知觉的分析
  16.被动的预先被给予性场境及其联想结构
  17.情绪和自我关注 作为自我主动性之最低阶段
  的接受性
  18.作为自我趋向的注意
  19.作为对被经验之物的“兴趣”的经验性自我趋向
  及其在自我“举动”中的影响
  20.狭义的和广义的兴趣概念
  21.对趋向的阻碍以及确定性模态之起源
  a)否定性的起源
  b)怀疑意识和可能性意识
  c)悬疑的可能性和开放的可能性
  d)关于模态化这一说法的双重意义
  第二章 素朴的把握和说明
  22.观察性知觉之诸阶段作为进一步分析的课题
  23.素朴的把握和观察
  a)作为内在时间统一性的知觉。作为主动把握中的被
  动性的“仍然保持在手”
  b)“保持在手”的不同方式及其与追忆的区别
  24.摆明性的观察和说明性的综合
  a)作为“基底”和“规定”这些范畴之发源地的说明性综合
  及对其作出分析的任务
  b)作为交叠的综合之特殊方式的说明性吻合
  c)与素朴把握中的保持在手相对立的说明性的保持在手
  d)说明性和对多数性的把握
  25.说明的习惯性积淀。铭记在心
  26.作为对视域上的预期进行的解释的说明及其与
  分析性解释的区别
  27.说明的原始的进行方式和非原始的进行方式。
  预期的说明和回忆的说明
  28.多层次的说明,以及基底和规定性之区别的相
  对化
  29.绝对的基底和绝对的规定性,以及这种区别的
  三重含义
  30.独立的规定性和非独立的规定性。整体的概念
  31.对诸细部和非独立的诸因素的把握
  32.作为联系的非独立因素和作为属性的非独立因素
  a)间接的属性和直接的属性
  b)属性的确切概念及其与联系的区别
  第三章 对关系的把握及其在被动性中的基础
  33.视域意识和关系性观察
  34.关系性观察的一般特征
  a)集合性的概括和关系性的观察
  b)关系性观察的可逆性和“相关性基础”
  c)关系和摆明
  35.对为关系奠定基础的统一性之本质的探讨
  36.知觉之被动的(时间上的)统一性
  37.回忆的统一性及其与知觉的分离
  38.在作为感性形式的时间的基础之上一切知觉的意
  向性对象与对一个自我、一个自我共同体的
  定向性回想的必然关联
  39.向模拟定向性的过渡。想象之直观的无关联性
  40.时间的统一性和在想象中通过把诸想象联结成一
  个想象世界的统一体而来的关联 个体化只有
  在现实经验的世界内部才有可能
  41.在一个自我的知觉对象和想象对象之间的直观
  统一性的可能性问题
  42.通过联想在一个意识流中建构起来的一切对象
  之间产生某种直观关联的可能性
  a)一个自我的一切体验之时间统一性
  b)联想对于定向意识关联的双重功能
  c)知觉直观和想象直观基于联想之上的直观联合,以及直
  观统一性的最广义的概念
  43.联结关系和比较关系
  a)作为纯本质关系(“理念关系”)的比较关系
  b)最重要的联结关系(现实关系)的建构
  c)直观统一性的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
  d)作为形式关系之基础的形式统一性形态
  44.对比较性观察的分析。相同性和相似性
  45.完全相似性和部分相似性(在某方面相似)
  46 关系规定和对比规定(“绝对印象”)
  第二部分 谓词思维和知性对象性
  第一章 谓词表述的一般结构和最主要的范畴形式之
  起源
  47.认识兴趣及其在谓词作用中的影响
  48.认识行动与实践行动相应
  49.对客观化作用进行阶段划分的意义 向建构性
  分析的过渡
  50.谓词表述的基本结构
  a)谓词表述过程的二项性
  b)谓词表述中诸形式的双重构成
  c)作为谓词规定之主题化关联的原始细胞的判断,以及
  它的独立性的意义
  51.与简单递进的说明相适应的诸判断形式
  a)循序而进的规定活动
  b)以“等等”为形式的规定
  c)认同性联结的规定活动
  52.“是”判断和“具有”判断
  a)“具有”判断的形式是与根据各独立部分所作的说明
  相适应的
  b)非独立的规定之名词化以及“是”判断向“具有”判断
  的转变
  53.以关系性观察为基础的判断活动。绝对的形容
  词和相对的形容词
  54.规定性判断和关系性判断之区别的意义
  55.定语表述起源于兴趣在诸规定上的不均匀分配
  a)主句和从句之划分
  b)作为句子形式之变样的定语形式
  c)在规定性方面的定语联结
  56.逻辑意义的建构是对于基底对象发生谓词作用
  的结果
  57.同一性判断之起源
  第二章 知性对象性及其在谓词作用中的起源
  58.过渡到谓词作用的新阶段。对作为范畴对象性
  的事态的预先建构及通过名词化对它加以“提取
  59.作为实况之“源泉”的可素朴给予的对象 实况
  和事态
  60.对事态和完整判断句的区分
  61.知性对象性的另一个例子:集合体;它在生产性
  的自发性中的建构
  62.作为实况和事态之源泉的知性对象性;对句法
  的结合和关联与非句法的结合和关联的区分
  63.知性对象性之建构与接受性对象之建构的区别
  64.知性对象性的非实在性及其时间性
  a)作为一切对象性之一般被给予性形式的内在时间
  b)实在对象性的时间性。被给予性的时间和客观的(自
  然)时间
  c)非实在对象性的时间形式即随时性
  d)知性对象性的非实在性并不意味着类的普遍性
  65.在广义上对实在的和非实在的对象性所作的
  区分 知性对象性属于意义对象性(意指性)的区域
  第三章 判断的诸模态之起源
  66.导言。作为自我决断(主动表态)之诸模态的谓
  词判断的诸种模态性
  67.判断的空变样,作为模态化动机
  a)在经验预期之中建立起来的空变样和模态化
  b)产生于原始构成的判断之沉淀作用的空变样
  68.判断的表态在对空洞意指之批判中的起源
  针对证实(相符合)的批判
  69.判断意指物本身和真实的事态 事态在何种
  程度上是一种意义对象性
  70.事态的被给予性的明证性类似于奠基性的基
  底对象性之明证性
  71.作为承认或拒绝的判断表态。作为获取的承
  认及它对于追求自我保存的意义
  72.判断的“质”的问题;否定判断不是基本形式
  73.实存判断和真实性判断作为更高阶段上借助
  变样了的判断主词所作的判断表态
  74.实存的谓词表述和现实性的谓词表述的区分
  a)现实性谓词表述的起源
  b)实存的谓词表述指向意义,现实性的谓词表述指向
  作为主体的命题
  75.现实性的谓词表述和实存的谓词表述不是进行
  规定的谓词表述
  76.过渡到狭义的模态 作为主动表态的怀疑和
  猜测
  77.确定性的诸模态和确信的概念。纯粹的和不
  纯粹的、假定的与断定的确定性
  78.问题与回答。提问就是对判断决断的追求
  79.对素朴的提问和辩护性提问的区分
  第三部分 普遍对象 性之建构及一 般性
  判断之诸形 式
  80.考察的途径
  第一章 经验性的普遍性之建构
  81.共相的原始建构
  a)对相同的东西和相同的东西的联想性综合是将共相
  提升出来的基础
  b)共相在生产的自发性中的建构。个体性判断和总体
  性判断
  c)对共相之同一性的分有和单纯的相同性
  82.经验性的普遍性及其范围。概念的理想性
  83.经验性类型的普遍性及其被动的预先建构
  a)经验性的概念从自然的经验统觉的类型学中获得
  b)本质的类型和非本质的类型。科学经验导致本质类
  型的产生
  84.普遍性的诸阶段
  a)具体的普遍性作为完全相同的个体之重复的共相。
  独立的普遍性和抽象的普遍性、名词性的普遍性和
  形容词性的普遍性
  b)更高阶段的普遍性是基于单纯相似性之上的普遍性
  85.实质的普遍性和形式的普遍性
  第二章 通过本质直观方法获得纯粹普遍性
  86.经验性的普遍性之偶然性和先天的必然性
  87.本质直观的方法
  a)作为本质直观基础的自由变更
  b)变体形成过程的随意性形态
  c)把整个变更多样性作为本质直观的基础保持在手
  d)本质直观对个体经验的关系。抽象论的错误
  e)在对变更多样性的交叠性吻合中的全等和差异
  f)变更与变化
  88.对普遍性进行“直观”这一说法的意义
  89.为了获得纯粹普遍性而明确排除所有存在设定
  的必要性
  90.纯粹普遍性和先天必然性
  91.纯粹普遍性之范围
  a)纯粹概念范围的全体性并不提供个体的差别
  b)可能性差别和现实性差别
  92.纯粹普遍性的层次结构和通过理念的变更而获
  得最高具体的类(区域)
  93.获得最高类的困难,通过对“物”这一区域的获
  得来指明
  a)树立可变更的范例的方法
  b)获得完全具体化之困难。抽象的本质观和具体的本
  质观
  第三章 一般性模态中的诸判断
  94.过渡到考察判断的一般性变样这个自发性作用
  的最高阶段
  95.一般性变样起源于对诸个体的“这个性”之一
  视同仁
  96.特称判断
  a)作为内存性判断的特称判断。特称性和数概念
  b)作为定言判断之变样的特称判断
  c)作为先天实存性判断的特称的想象判断
  97.全称判断
  a)全称一般性在特称变样中的起源
  b)全体性判断
  c)在全称的想象判断中先天可能性之获得
  98 总结
  增补I.对作为“事实”的内容的把握和个体性的起
  源。――时间诸模态和判断诸模态
  增补Ⅱ.或然性断言的明证性。――对休谟观点的批判
  后记 现象学与语言哲学
  词语索引
  汉德词汇对照表
  人名索引
  附录 胡塞尔《经验与判断》一书的产生和原始资料
  德?洛玛







阅读提示: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的作者是(德)埃德蒙德﹒胡塞尔,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下载地址

上一本:意向
下一本: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