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于尔根·哈贝马斯 日期:2017-02-20 00:18:49
《后形而上学思想》堪称哈贝马斯思想的浓缩。他以“形而上学之争”为切入点,集中阐明了他对英美语言哲学,特别是实用主义语义学(皮尔斯、塞尔、米德等)的批判与借鉴,以便在逻辑学与语义学之间辟一条语用学的路子,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为效行为理论提供有力的证明,破除传统理性的意识哲学前提。哈贝马斯主张,通过把主体间性的方法运用于意义与有效性、主体性间性的方法运用于意义与有效性、主体性与个体性等概念,真正的后形而上学思想既可以避免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陷阱”,又可以保有启蒙里性的批判锋芒。
作者简介:
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1929- ),德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1929年生于杜塞尔多夫,1950年代前期先后在哥廷根、苏黎世和波恩上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后期曾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担任阿多诺的助手。六十年代先后任海德堡大学哲学副教授和法兰克福大学哲学与社会学教授。1971年至1980年担任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技时代生存条件”研究所所长,1983年回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教授,至1994年退休。哈贝马斯知识渊博,学术兴趣广泛,并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其理论的核心可以说是通过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以交往行为理论来捍卫启蒙的现代性立场。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1962),《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1968),《认知与兴趣》(1968),《后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973),《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1976),《交往行为理论》(1981),《现代性的哲学话语》(1985),《话语的伦理学》(1991)。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回归形而上学?
第一章 移动的现代视界
第二章 康德之后的形而上学
第三章 后形而上学思想的主题
第二编 实用主义转型
第四章 论行为、言语行为、以语言为中介的互动以及生活世界
第五章 意义理论批判
第六章 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
第三编 形而上学与理性批判
第七章 多元声音中的理性同一性
第八章 个体化与社会化:论米德的主体性理论
第九章 论哲学、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附录
第十章 书评:回归形而上学?
作者后记
人名索引
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