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伟民 日期:2017-02-20 00:25:22
本书只是讲解了福柯思想宝库的一个个侧面,但还是力求捕捉其哲学和史学等方面主要的侧面,避免给人以挂一漏万的感觉。同时,正因为这本书只选取了福柯多重思想的某些点、线和面,因而未曾涉猎之处和尚可完善之处也就会在作者面前敞开着,这就为作者以后进一步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尽管福柯倡导的“关切自身”的伦理学不禁让人联想中国儒家的修养性学说,尽管福柯思想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广,但无可否认福柯还是会有其知识盲点和无暇顾之处。正是由于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一样会有局限,福柯才否认有什么普遍适用的真理,否认普遍知识分子具有普遍代言的作用。于是,福柯研究者和评论者无论是采取故意贬低还是刻意拔高的手法应该都是福柯所不愿看到的。既作为与真理相关的知识主体,又作为与权力场相关的权力主体,作为与苦行实践相关的伦理主体,真实的福柯就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作者简介
莫伟民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两次在巴黎高师哲学系从事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及上海市社科规划等五个项目。主要著作《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1998年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著作二等奖”,此外,还获有3项上海市级优秀著作和优秀论文奖,翻译有福柯的《词与物》和利奥塔的《后现代道德》(合译)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哲学》等杂志上发表50余篇论文、译文。1997年评为“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2年评为“上海曙光学者”,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目录:
第一讲 福柯思想的形成、演进和定位/1
第二讲 福柯拒绝启蒙的敲诈/55
第三讲 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学/85
第四讲 福柯的反人类学主体主义和哲学的出路/100
第五讲 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福柯的“人之死”/119
第六讲 为什么福柯不是结构主义者/137
第七讲 福柯非历史主义的历史观/155
第八讲 福柯的话语历史观及其与萨特历史观的歧异/188
第九讲 福柯的话:“权力是力量关系”/214
第十讲 福柯“关切他人”的伦理学/238
主要阅读书目/255
后 记/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