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步同 日期:2018-11-18 10:11:41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为了众生的悲心。”《为了众生的悲心》选取李叔同、梁启超、季羡林、胡适、梁漱溟、冯友兰、丰子恺、许地山、朱自清等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大家、文学大家谈佛散文几十篇,从佛理、佛心、修心、觉悟四方面,全景展现大师的佛缘与佛学体悟,阐释了佛学思想的境界,即是慈悲。我们可以从季羡林《释迦牟尼》和梁启超的《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领悟佛教的缘起和佛理,可以从弘一大师李叔同的《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南闽十年之梦影》以及圆瑛大师的《念佛即是修行》感受到大师的佛学修为与悲心,可以从丰子恺的《佛无灵》《我的烧香癖》徐志摩的《天目山中的笔记》体悟到修行的力量,一念起万物生,拈花一笑万山横。
“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为了众生的悲心。”《为了众生的悲心》选取李叔同、梁启超、季羡林、胡适、梁漱溟、冯友兰、丰子恺、许地山、朱自清等中国现代著名佛学大家、文学大家谈佛散文几十篇,全景展现大师的佛缘与佛学体悟,阐释了佛学思想的境界,佛即是慈悲。我从二十岁至二十六岁间的五六年,是平生*幸福的时候,此后就是不断的悲哀与忧愁,一直到出家。——李叔同(弘一)我们中国人只要把心头上、口头上本来有的阿弥陀佛时时提醒着,自然不愁不一日日地好起来!——太虚禅宗有个和尚曾说:“达摩东来,只是要寻求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说:“哲学教授的目的也只是要造就几个不受人惑的人。”——胡适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鲁迅无常之恸,大概是宗教启信的出发点吧,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的,宗教的行为,皆建筑在这一点心上。——丰子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