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夫子 日期:2018-11-18 11:23:03
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超越传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相信规律,反对鬼神,人性本恶,道德改之。
《老夫子品评荀子》一书,撷取《荀子》原著中的理论精华,从现代生活的角度诠释了韩非子的智慧。书中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说理透彻。全书的每一篇文章,除有理论阐释外,还选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进行解说,并附有“老夫子点评”加以画龙点睛,同时辅以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
冯友兰说:“孟子以后,儒者无杰出之士,儒者无杰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
谭嗣同说:“两千来之学,荀子也。”
梁启起说:“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皆出于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人性本善,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哀公》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荀子(约前313年~前235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的zui后一位大师,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一生怀抱治国宏愿、文韬武略,周游列国,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曾游说齐、楚、赵、泰等国,然而事与愿违,终未能如愿。荀子晚年隐居楚国兰陵,著书立说,以毕生所学,著成《荀子》一书。
荀子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他继承了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且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在儒家中自成一派。
荀子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共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琬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入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对学习的见解,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盛,就必须注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为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