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煌 日期:2021-09-27 13:01:04
“无为而治”涉及“权力-知识”的压抑结构,需要沉入知识的“潜意识”加以解析。本书采用主、客体双重陌生化和“在解构中建构”的方式,对儒家的“无为”陈述做出了“考古学”式的研究,对《诗经》、《尚书》、《礼记》、《周易》、《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探讨了前规训时代的规训、政治的伦理结构和作为政治的日常生活,尝试从儒学角度回答“无为之主体是如何历史地构成的”和“无为之主体不必陷入相对主义的可能性”两个核心问题,并探索了后儒学写作的多元方式和其“作者-功能”。
本书运用后现代方法论,尤其是谱系学的方法,对《诗经》《尚书》《礼记》《周易》《论语》等儒家典籍中关于“无为”的陈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考察了影响儒家“无为”思想谱系的天命、巫觋、君权、礼乐等微观权力因素,并指出了被误认为儒家“无为”思想之本质的诸要素多出于偶然。全书在结构上体现了后儒学“在解构中建构”的特点,认为以《论语》为中心的儒家“无为”思想体系建构是传统经典解释思路的必然结果,但后儒学方法论可以在“作者-功能”的层面抵抗“无为”之主体的固有形态,形成新的儒学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