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明审订 日期:2021-12-17 04:17:55
孔子
1988年1月,在召开于巴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了16条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结论,其中一条是:“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及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丰碑。
一、坎坷少年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前551——前479),出生在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附近),名丘。因其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伯尼,故排行第二,字仲尼。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传至滑公共。滑公共长子弗父何让位于其弟鲋祀,自己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之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考父生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孔父,字也;嘉,名也。按照周代礼制,“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其后遂以孔为氏。
孔子五代祖木金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而从宋国避祸奔鲁,定居陬邑(今曲阜东南),开始了孔氏家族在鲁国的生活。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是为孟皮(伯尼),病足,复娶颜徵在,而生孔子。因为孔子贵为圣人,所以关于他的出生也有很多传说。孔子父亲叔梁纥六十六岁与母亲颜徵在结婚,这在当时被认为不太合礼仪。结婚时叔梁纥已年近古稀,颜徵在则在妙龄,年龄相差甚大,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为“野合而生”。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由于遭到歧视,母亲颜徵在被迫带着孔子离开,在曲阜阙里过起了艰难的生活,并教导孔子知己达礼。孔子六七岁的时候,就在游戏中模仿礼仪,开始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最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巨人,都与孔母的抚养教诲分不开。
孔子不到二十岁时,母亲颜徵在也去世了,他开始了完全独立的生活。艰难的生存环境,磨炼了孔子的意志,他更加刻苦自励,努力进取。孔子为母亲守孝三年后,迎娶了母亲给订好婚的亓官氏,不到一年,就生下了儿子孔鲤,但家里的日子也更加拮据了。为了生存,孔子发挥了自己会乐器的特长,在人家婚丧时做吹鼓手,并自谦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就是说,小时候因家贫而学会了不少鄙俗的技艺。
二、飘摇仕途
孔子母亲去世的那年,适逢鲁国的贵族季氏宴请名流,十七岁的孔子正在居丧期间,于是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有才能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只好退出。经过这番挫折,孔子更加发愤读书。过了三四年,孔子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都大有长进,虽然年轻,却已经很出名了。因此,孔子儿子出生时,鲁国的国君昭公向他道喜,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孔子为了表示感谢,便给孩子起名为鲤,号伯鱼。伯是老大的意思。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儿子。
大约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孔子才做了一两回小吏。结婚生子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给鲁国权臣季孙氏当“乘田吏”,就是管理牛羊的官。孔子说:“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肥壮壮的。”果然,他养的牛羊都很肥壮。季孙氏想不到年轻的孔子竟有这等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又委派了他第二份工作,让他当“委吏”,类似于现在的会计。这些工作在当时官场上的地位都较低,但孔子并不在意,而是踏踏实实地尽到自己的职责。孔子真正做官的经历有过三次,做的分别是中都宰、小司空和大司寇。
中都(今山东汶上县西)宰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当时孔子已经五十一岁。司马迁对孔子任县长的政绩评价很高,但是究竟有哪些政绩,却没有说。《孔子家语》里讲得比较详细,说孔子任中都宰时,定了几条“养生送死”的制度,谓:“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推行这些制度不过一年功夫,中都周围各地都来效法了。
由于孔子当时的声望已经很高,做中都宰的政绩也不差,所以很快就由地方官被提升为中央政权的小司空(司空主管水利、营造等,小司空为大司空的副手)。孔子做小司空的时间很短,记载也很少。
五十二岁的时候,孔子做了鲁国主管司法的大司寇。孔子一生仕鲁仅四年左右,任大司寇的时间最长,约三年。孔子做大司寇后,听讼不专断而从众议,为了把事情办好,不惜屈己求人。其任上最著名的一次公务活动,是夹谷之会的胜利。孔子在夹谷之会中,随机应变,拿当时很重要的礼作武器,不卑不亢,以弱胜强,保全国格,充分显示了一个伟大政治家、外交家的才能和胆略。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