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玲玲 日期:2021-12-27 04:55:18
既然孔子所讲的人道,是可以让生命不朽的,那么人道的内涵包含什么呢?就是所谓的仁与义。
仁是什么?整部《论语》里只有一句话:“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夫仁者”这样的说法,通常是在给概念定义时用的,孔子尽管在《论语》中讲了一百多个仁字,但是就只有这一句是这样的说法,所以我们可以把它视为孔子自己对“仁”所下的定义。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明确指出:行人道分为两个境界:第一,“己立”、“己达”;第二,“达人”、“立人”。
第一个境界是自己的,第二个境界才是“仁”。孔子所谓的“仁”,不只是你自己立了、自己达了,你还要达人、还要立人。单单己立、己达是不行的,己立而且还要立人,己达而且还要达人。
我们先谈什么叫做立。立就是自己能站住,就是要靠自身的学有所成、德有所用,让自己立足于社会之上,而不必倚靠、依赖别人。
“达”是什么呢?达就是做事情很通达,没有滞碍。而这样的品行,不论是在家、在邦还是在国,通常都是行得通的。所以“得”字,就是道德的德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行得通,得到通达的效果,因此就叫做有德的人。有德的人,是一定能够通达于人世的。
子张问孔子,什么样的人能称为“达”?是不是一个有名的人就叫做“达”呢?孔子说,不是,你所说的只能算“闻”,跟“达”是不一样的。“闻”是被人知晓,在家族中出名的、在整个社会很有名的、在国家间非常出名的人,不一定就是达人。因为他往往表里不一。他自我标榜是个有仁心仁行、替别人着想的人,而实际上,他的行为和动机却并不是如此,可能是私心自用。闻人只是有名,看起来好像替别人着想了,但那只是一个假象。所以名人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名实不符,一旦被别人发现了之后,马上就变得臭名昭著,所有的人都不容于他,那是比不被别人所知更惨的。
达人是什么样的人呢?第一,必须很正直;第二,做事很正义;第三,遇到事情的时候要讲理;第四,善于去体会、观察别人的言语跟心声。人最要命的是别人讲话你不听。我们看到很多地位高的或者有一点儿成就的人,别人讲话的时候,他说“我知道了”,其实他压根儿没听进去。这种人绝对不会是达人。达人会很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讲的话,你要听懂,并且能听进去。不要用你自己的意思去曲解别人的意思,这会造成误会和彼此的隔阂。
要善于体察别人的言语和心声。现在连亲子之间都沟通不良了,为什么?儿女常说你不懂我的心,因为有代沟。这个代沟就成了大问题了,为什么会有代沟?是因为你没有去体察儿女的心情。
第五,还要能够洞悉别人的内心感受。所以《菜根谭》里说,当你要去教导别人的时候,要“思其堪受”,也就是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你如果疾言厉色地骂人,不管你说的是否正确,别人都是不能接受的。教育之道,是要处处考虑,了解受教者的感受,了解他的需要和心声的。
第六个重要的德行是,教人者或居上位者,在面对任何人时,都要有忍耐之心,懂得对人退让的道理,处处考虑对人退让,绝不贡高我慢、骄傲凌人,能奉行此道的人,才能成为达人。
具备了以上所讲的这六种德行的人,他岂能不处处通达、事事通达,到处都行得通?自己立了、自己达了,还不算是人道的最高境界,人道的最高境界,是要达人、要立人。
所以达人跟立人,基本上就是“仁”。
孔子说,人要做成“仁”道的时候,那就做成人了。处处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的,绝对不是孔子所讲的仁人。
做君子而不做圣人
孔子的“仁”会不会太高了,我们做不到怎么办?孔子的弟子们也有过这样的误解,在《论语》中,孔子亲自解释说,他所讲的“仁”必须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换言之,孔子的教育是强调“人人都能实行”的时教,而不是立意很高却做不到的空想,所以他鼓励大家学做君子,而不是圣人。通过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说明。
第一个例子出自《论语·宪问》。宪问去问孔子:“如果有一个人对不起我,我心里很抱怨他,我以德报怨好不好?”孔子说:“不必,以正直报怨就可以了。如果以德报怨,那以什么来报德呢?”他对我那么坏,我还要以德报怨,这是违反人性,只有有人无己的圣人才做得到,普通人是做不到的。所以,孔子说,以直报怨就可以了,就是仁了。
第二个例子出自《论语·雍也》。子贡有一次问孔子:“如果有一个人能够为别人完全付出,使得别人能够完全获得,你觉得这样的人能不能够算是仁呢?”孔子说,有人无己的德行,境界太高。仁道是要让大家都能做到才行,换句话说,人道是每个人都能走的道,这才是真正的人道。
每个人都能走得通,每个人都走得过去,每个人都能到达目的地。这就是既不损人又不损己,这种人己两立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当前全世界最好的价值观。P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