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柒 日期:2021-12-27 05:07:31
见利思害 临财勿苟得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当遇到别人无缘无故送给自己东西时,就要考虑到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毕竟天上没有掉馅饼的美事,贪小便宜往往吃大亏。
春秋时期,自从晋国失去霸主地位,国势愈加衰落,到了晋定公时,晋国六卿势力强大,渐渐互相争权,根本不把国君放在心目中。自范、中行二氏被灭后,尚存智、赵、魏、韩四卿。四卿听说齐国发生了田氏弑君专国的内乱,而诸侯各国无人过问,于是私自立议,各自拓展土地,作为自己的封邑。
到晋出公即位时,国君所属的土地,反而少于四卿的封邑,却也无可奈何。后来,晋出公秘密派出使者向齐、鲁两国求助,请派大军讨伐四卿,以正国君之名。不料齐、鲁反以其谋告于智伯。智伯大怒,联合韩、魏、赵三家,索性把一个有职无权的国君赶出晋国。自此后,晋之大权,尽归于智伯。
智伯以结好卫国的名义,派使者赠送给卫侯四匹良马和一枚白璧。卫侯看着膘肥体健,四蹄生风的良马喜不自胜;捧着价值千金,通体透明白如凝脂的宝璧爱不释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见到国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祝贺。
上大夫南文子也来了,他看过良马,又看了宝璧,不仅没有向卫侯致贺,脸上反倒蒙上了一层忧虑之色。卫侯奇怪地问:“智伯派人送给寡人良马宝璧,举国上下无不欢喜庆贺,而您面带忧虑是怎么回事?”南文子说:“没有功劳受到赏赐,没有力量收到重礼,不可不考虑一下。良马宝璧,这是小国贡奉大国的礼物,而现在大国却把礼物送给我们弱小的卫国,国君您不觉得奇怪吗?智伯眼下独揽晋国大权,早有吞并赵、魏、韩三家的野心,怎么会向卫国结好呢?”“上大夫的意思是……”卫侯有些明白了。“臣以为,智伯定有吞并卫国,壮大自己势力的企图,国君不可不严防。”于是,卫侯命令大将屯兵边境,严加戒备。
智伯果然发兵前来偷袭,他带着大队人马刚至边境,见卫国边防戒备森严,只好叹了口气说:“卫国有贤人,已料到我的计谋了。,,智伯无机可乘,回晋后又生一计。他与长公子颜密谋,假装父子失和,让颜装作被他驱逐并带着部分军队投奔卫国,以便里应外合。
南文子再次识破这一阴谋,他说:“公子颜贤名远近皆知,智伯又很宠爱他,无缘无故逃亡卫国,其中必然有诈。”他对晋国来的密使说:“卫国可以收留公子颜,但他的车乘若超过五辆,就不许入境。”智伯听说了此事,赞叹道:“南文子真是料兵如神啊。”于是,他打消了偷袭的念头。
南文子识破了智伯的阴谋诡计,不仅靠的是自己的智慧,还有自己高尚的品格,最终使卫国免除了灭顶之灾。任何贪图小便宜的做法都将吃大亏,只有依靠高尚的品质才能真正地帮助人们获取胜利。
宽厚大皮 方成大器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人前人后议论别人就是别人谈嫌自己,于是议论的人和被议论的人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弄不好这种矛盾会影响到大局。做人要大度,尤其是能容忍别人的错误,容忍他人的过失,而刻意追究他人的过错是愚蠢的。
吕端年纪很轻就被宋太宗任为副宰相。当他列席朝议时,群臣中有人嘲讽道:“这么年轻就当副宰相……”
吕端装作充耳未闻,从容地自队列中走过。同僚中有人为他抱不平,退朝以后,他们为没有探听出那些嘲讽者的姓名而深感懊恼。吕端却说:“不,还是不打听的好。如果知道是谁,心中难免怀恨,不知道的话,也没有什么损失。”听到这话的人,都觉得吕端肚量宽宏,大为敬佩。
看完这则故事,不知你有什么感慨呢?你是否也赞同吕端的处理方法呢?
大事不糊涂
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而在紧急之时坚持自己的立场是很难的,这既需要自己的人格魅力,还需要聪明的智慧。
宋太宗任用官吏非常用心,所以很少有官吏玩弄权势、欺上瞒下的情形。尤其是丞相的人选,大多能发挥政治才能,尽职尽责,不负他的期望。宋太宗任用的最后一位丞相吕端,也是一位极为优秀的政治人才。吕端上任不久,就有人说:“吕端处理事务的能力不值得信赖。”可了解吕端的宋太宗听到这句话时说:“吕端处理小事的确不怎么样,但是大事却难不倒他。”
日后宋太宗病危,朝中势力强大的宦官继高,想废英明的太子,改立能为自己所操纵的宋太宗长子元佐为新帝。朝中有许多大臣都表示赞同,事态十分严峻。一等宋太宗驾崩,皇后立即命继高召见吕端。吕端用计把继高骗到书库反锁起来,径自到宫里晋见皇后。皇后和吕端商量嗣位之事,吕端回答:“先帝事先决定太子,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皇后听后无话可说。
接着,吕端马上召集群臣,举行太子的登基大典。皇帝座前有垂帘,吕端要求揭帘,确认是太子以后,才和百官一起跪拜新任太子。等到继高从书库被放出来时,太子已经登基,他已无计可施了。
正如宋太宗所言,吕端处理朝政大事,立场坚定,一点都不含糊,处理得人情人理,令人佩服。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