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科健编 日期:2021-12-27 05:15:01
第一章创新是人生的动力
创新是时下最流行的词语。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时代。创新要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没有创造性,没有新意,就不是创新。人们要发展,要前进,就必须创造新的。如果老是沉湎于城南旧事,对旧事物不思变革,则是难以发展的。要追求生活的品位,就必须选择创新。
创新首先是思想的冲动闪烁出的智慧火花,是认识的突破和飞跃。因此,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行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也唯有它蕴含丰富的思想,才成为人们不断发展的动力。个人的发展需要创新的思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需要创新的思想,人类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创新的思想。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思想创新史。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创新,冲破了中世纪的黑暗
文艺复兴前的欧洲中世纪是黑暗的。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没落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中世纪。这是一个基督教盛行和罗马天主教会主宰社会的时期,基督教的婚姻观念和性观念统治了当时欧洲与性有关的一切活动。宗教禁欲主义这一特点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因为否定性欲,否定对今世幸福和快乐的追求,民众就不会奋起反抗压迫和剥削,统治阶级的地位就稳固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会利用所掌握的权力,强制推行教士独身制和苦修制。教徒们禁绝性行为。基督教反对性甚至发展到反对婚姻。在教会的强大压力下,夫妻过性生活必须在夜深人静之时极短促地匆匆了事。夫妻性交无论如何还被生育后代这一“正当的”目的掩盖着,而那些与生育脱离的性活动如同性恋,则受到十分残酷的惩罚,甚至被施以火刑。有些女子只是因为美丽或具有性诱惑力,就被诬为女巫,任意加以摧残与折磨,被投河而死或被活活烧死。在有些地区,被烧死的“女巫”竞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从14世纪至15世纪,全欧洲被烧死的“女巫”在五万人以上。这就是黑暗、野蛮的中世纪所画下的一幅令人发指的图画。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是冲破中世纪黑暗的第一缕曙光。早在13世纪后半期,意大利中部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出现了新的美术动向,意味着中世纪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的过渡。
佛罗伦萨画派成为新美术最主要的流派。14世纪时产生了伟大艺术家乔托。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作品虽属宗教题材,却开始真实表现世俗生活情景,注重空间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杰出地体现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这个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从15世纪开始,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进人蓬勃发展阶段,佛罗伦萨仍然是最大中心。以博蒂切利(SandroBotticelli,约1445~1510)为代表人才辈出,从不同角度发扬了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风格雄伟秀丽各有所重,呈现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局面。注重空间透视表现和人物造型以及善用线条则成为佛罗伦萨画派代表人物共有的特色。博蒂切利创作了许多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作品,其中《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最能体现他个人风格的传世名作。在《维纳斯的诞生》中,他表现了某种在当时特别流行的半宗教、半幻想的希腊神话世界。这张画取材于古代神话,维纳斯从海中诞生了,她站在贝壳之中,被风神吹送而来,海洋女神把美丽的披风送给裸体的爱神。维纳斯的形象写实而完美,波光潋滟的海面上漂动着花朵,画面充满神奇、幻想的色彩。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400多年前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灵光的闪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名言更加显示出它的真理性和科学性。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一不显示出知识的力量。
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1月22日出生在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皇的掌玺大臣。培根从小就热爱看书学习,因成绩出众,12岁就考入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读书期间,他就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蔑视亚里士多德唯心主义哲学。照培根的话来说,“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大学毕业以后,培根当过律师,出任过国会议员,后被聘为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朝廷的首席检察官、掌玺大臣等。培根在从政的过程中不断从事学术理论著述,自1597年出版《培根论文集》之后,还相继出版了《学问的促进》《论古人的智慧》《伟大的复兴》《新大西岛》等。
P3-4
关于读书
读书是我的生活习惯。从少年时代爱看小说,到参加工作教书时喜欢唐诗宋词,到政府部门工作以后钻研经济理论,到中年以后阅读哲学和历史,以至到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人生品位纵横》这本书,就是我多年读书的积累。不是为了写书,而是为了学习。这就说明,读书是学习,写书也是学习。既然说到了读书,就专门谈一谈有关读书的事情。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这些符号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是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百度对读书的详细解释有:①阅读书籍;诵读书籍。《礼记·文王世子》曰:“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唐代韩愈《感二鸟赋》序中说:“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元史·良吏传》:“读书务明理以致用。”明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宪副》:“舞象采芹,弱冠璐振臂,当国家之巨艰,读书鄙腐儒之章句。”夏丐尊、叶圣陶《文心》:“正是王先生的声音,原来王先生在读书。”②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孔颖达疏:“书,谓凡送亡者贝冒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录之也。”③宣读盟辞。《谷梁传·僖公九年》:“葵丘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④上学;学习功课。《明熹宗实录》卷42:“天启三年十二月壬子,荫总督宣大王国桢子之仲、登莱巡抚袁可立子枢、通政使吴用先子、河南巡抚冯嘉会子映鸾、太常寺卿桂有根子高攀各人监读书。”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凋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浩然《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心灵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阅读人生经典,我们可以探索人生的意义、价值、归宿。如:《论语》《孟子》《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阅读专业经典,我们可以确立自己的专业志向。人生与追求因读书而有根据,专业书籍应该读熟,作为行为根据。同时,关注相邻学科知识,专业面要广,要明确往往不可能学什么就做什么,必须要有多方面的能力。读书是有纬度的。因为知识是交叉的,因此要关注本专业的历史与当代的发展。历史的视野非常重要。
读书就要找书。那么,如何找书?就是多逛书店,在书店看书。这反映出你重视什么。重视读书,读书使人变强,给你带来乐趣,这样好读书成为伴随你一生的好习惯。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杂志,专业杂志坚持读一二种,如《读者》《读书文摘》《书法》等。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是最快捷、最方便的学习的阵地,也可培养专业的素养。养成查询习惯,随时在百度搜索。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读书肯定是有用的,这应该是我们对待读书的态度。人的修养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读书可以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是所有的读书行为都需要很明确的目的。观念的转变很重要,特别是当每个人已经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条件下,更要重视读书。有学术专业的人,读书过程中还要明确学术的态度。专业学习本来就应该有严肃的态度,必须更加努力一些,有自觉的意识,因为学术水平的高低主要靠积累,不强调客观,强调人自身的努力,这也是对个人学术品质的要求。
读书益处很多,可以使人更充实、更丰富、更有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训练,人生境界得到提升。鲁迅先生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一是阅读面越宽广越扩大,知识面就会越宽广越扩大,自己也就会越充实。二是坚持自主学习,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三是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人生境界无极限,只有读书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境界,人生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四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有关读书的名言很多,这里摘录一部分。宋真宗赵恒《励学篇》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唐代诗人杜甫诗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家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读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读。”还有很多有关读书求知的俗语,如:“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言过其实,终无大用。知识愈浅,自信愈深。”“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等等。
读书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十种:一是泛读。即广泛阅读,读书的面要广,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资料做准备。二是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阅读。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三是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四是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五是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取“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六是略读。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七是再读。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八是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做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九是序例读。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十是选读。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的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除了以上十种读书方法之外,不同的阅读者有不同的认识,可能还会有其他许多更好的方法。
《人生品位纵横》共十二章,三十余万字,总体上反映了我多年阅读的部分书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法律、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众多方面。其中,阅读和较多查阅的书籍是:《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淮南子》《论语》《大学》《容斋随笔》《中国通史》《二十一世纪浪潮》《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世界是平的》《海尔管理模式》《蒙牛内幕》《浙商是怎样炼成的》《宋词感悟》《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另一半中国史》《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等。多年来,我读书的情况大体为四种:一是读畅销书。经常关注书店和网络上每月每季每年的畅销书排行,如近几年国内排名靠前的《货币战争》《苦难辉煌》《论中国》《邓小平时代》《看见》等。二是读名人传记。如《毛泽东传》,先后读过三种版本。三是读自己喜欢的当代文化名人著作。如巴金、陈寅恪、季羡林、余秋雨、孑L庆东、于丹等的作品。四是读不同时期的小说。多年来爱渎小说的习惯仍未改变,阅读了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当代长篇小说也读了绝大部分,如《东方》《李自成》《荚蓉镇》《黄河东流去》《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抉择》《长恨歌》《秦腔》等。还有“甘肃八骏”的小说,如我的同学雪漠的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等。总之,在我看来,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最后,非常感谢兰州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们,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王科健
2015年12月13日